列车上水管网以及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271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列车上水,提供一种列车上水管网,包括上水管组,上水管组包括上水干管以及一端可伸至列车水箱进水口的上水支管,上水支管另一端与上水干管连通,还包括回水管组,回水管组包括回水干管以及一端连通至上水支管底部的回水支管,回水支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回水干管,且回水支管与上水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阀;还提供一种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包括上述上水管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源为车站生活用水,可有效控制上水管网的布置成本,可与生活用水干管共用,另外通过回水管组,一方面可以避免上水支管在外界温度较低情况下出现结冰的问题,还可以将回收的回用水另做它用,比如车站植物浇水以及车站清洗用,避免水资源浪费。

Water Pipeline Network on Train and Water Robot System on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上水管网以及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
本技术涉及列车上水,尤其涉及一种列车上水管网以及列车上水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旅客列车上水栓包括传统上水栓和自动回卷型上水栓,前者在上水结束后需要上水工人将上水管从列车上水口上拔出并收回原位,自动回卷型上水栓则能在上水结束后自动脱落并回卷。上述两种上水栓均要依靠上水工人将上水管插入每节车厢的上水口,对人工依赖程度较大,一方面,股道间来回穿梭的上水工自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上水工人自身劳动强度较大,且上水效率低下。由此采用上水机器人可以大大提高旅客列车的上水效率以及安全性,但是采用机器人对旅客列车进行全自动上水后,与机器人连接的上水软管中总会充满多余的水,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软管中的水易结冰从而影响上水机器人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上水管网,旨在用于解决现有上水过程中,上水管道内容易充满余水导致结冰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上水管网,包括上水管组,所述上水管组包括一端可连通至水源的上水干管以及一端可伸至列车水箱进水口的上水支管,所述上水支管另一端与所述上水干管连通,还包括回水管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上水管网,包括上水管组,所述上水管组包括一端可连通至水源的上水干管以及一端可伸至列车水箱进水口的上水支管,所述上水支管另一端与所述上水干管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水管组,所述回水管组包括一端可连通至回用水箱的回水干管以及一端连通至所述上水支管底部的回水支管,所述回水支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回水干管,且所述回水支管与所述上水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上水管网,包括上水管组,所述上水管组包括一端可连通至水源的上水干管以及一端可伸至列车水箱进水口的上水支管,所述上水支管另一端与所述上水干管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水管组,所述回水管组包括一端可连通至回用水箱的回水干管以及一端连通至所述上水支管底部的回水支管,所述回水支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回水干管,且所述回水支管与所述上水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上水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干管沿回水方向向下倾斜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上水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支管的底部与所述上水干管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连接管连通,且于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止回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上水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流量传感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上水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通过控制阀与所述上水支管连接。6.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斌徐剑乔杜永新王忠合蒋金辉王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