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发泡混凝土轻质隔墙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266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改进型发泡混凝土轻质隔墙施工方法,在原有的水泥板之间设置双层板,在双层板之间设置增强层,增强层的两侧由里到外设置有陶粒层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双层板间内层水泥板表面涂抹憎水砂浆,墙面对接缝采用错开铺设,且第一层与第二层板错缝搭接;相比原有的轻质隔墙,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性能更好,增强了隔墙板的抗压及抗弯荷载,不易断裂,防止出现结构性裂缝;在增强层的两侧设置陶粒层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可以提高隔墙板的防火、隔热性能,隔墙板主体上设置有轻集料,可增强隔墙板的抗压、隔声等物理性能,同时可以有效的避免墙体表面出现收缩性裂缝,还可以大大提高墙体抗渗性和墙体的隔音效果。

Construction method of improved foamed concrete light partitio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发泡混凝土轻质隔墙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改进型发泡混凝土轻质隔墙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建材逐步向轻质、高强、节约空间、保温隔热、隔声、施工效率高的方向发展,一些新型墙体材料也不断出现,然而目前大部分的隔墙板质量较差,材料密度、墙体厚度、外形尺寸、抗压、抗弯荷载、防火、隔声等物理力学性能均达不到要求,导致隔墙板在目前的建筑领域应用比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抗压、抗弯荷载、防火、隔声等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建筑要求的改进型发泡混凝土轻质隔墙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进型发泡混凝土轻质隔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固定沿顶、沿地龙骨:步骤101):与混凝土结构连接:首先在安装地龙骨处做一个用于防潮的100mm的地砼垫层;步骤102):在天地龙骨与建筑基体表面接触处,做防水密封处理;步骤103):采用射钉枪将沿顶、地龙骨沿弹线位置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固定点间距为≤600mm,端头为≤100mm;步骤2):竖龙骨的安装:步骤201):按照沿顶、地龙骨固定方式把边框龙骨固定在侧墙或柱上;步骤202):将竖龙骨卡入沿顶、沿地龙骨内,按设计间距400mm由墙的一端开始安装,开口方向保持一致,竖龙骨长度比实际墙高短10-15mm,保证隔墙适应主体结构的沉降和其他变形;步骤203):线管安装时,在竖龙骨切割下料的同时,与电气施工部门配合确定好电线经过的位置,穿过竖龙骨原有的切口,待龙骨安装完毕后,交于电气施工部门穿管放线及设置插座和开关预埋盒;步骤3):双层纤维水泥板错缝安装:步骤301):第一层纤维水泥板安装采用3.5×25高强自攻螺丝将板固定在竖龙骨上,周边及中间螺钉中心间距最大为500mm,相邻板之间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粘接,其表面用憎水剂涂抹,墙面对接缝采用错开铺设,两侧石膏板之间接缝,错开两至三个竖龙骨设置;步骤302):第二层石膏板安装采用固定件高强自攻螺丝为3.5x35mm,周边螺钉中心间距最大为200mm,中间螺钉中心间距最大为300mm,并在相邻板之间粘接玻璃纤维板,其中第二层板与第一层板之对接缝错开2-3个竖龙骨设置;步骤303):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安装另一侧的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步骤4):纤维水泥板嵌缝:步骤401):采用硅酮胶填堵纤维水泥板接缝,硅酮胶略低于板面;步骤402):待泡沫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在墙面清理干净后,用抗裂砂浆和801胶混合成糊状,在板缝表面抹上100mm宽,厚度为不见板材为准;再用100mm宽的纤维网格带沿缝隙处铺平、铺直,用抹子来回抹压;步骤403):再用抗裂砂浆和801胶进行混合成糊状进行覆盖,厚度为不见网格带为准,同时保持板面干净,接缝处平整;步骤5):发泡混凝土灌浆:开启搅拌机及进水开关→开启水泥上料机→当搅拌桶水泥浆达到70%时开启水泥挤压泵→同时注入泡沫→泡沫混凝土浆体进入墙体;步骤6):双层板间增加陶粒层:在双层纤维水泥板之间设置增强层,增强层的两侧由里到外依次设置陶粒层,陶粒层中陶粒的粒径1-3mm为宜,增强层由铁丝网构成,铁丝网的网孔为6×6mm。更进一步地,步骤1)中具体施工方法为:当沿顶、沿地龙骨两端与主体相接时,铺设20mm厚的高分子减震阻尼弹性材料,防止主体结构的沉降,预留收缩空间,在遇到主体顶部或地面凹凸不平时,在射钉部位的龙骨背面加垫龙骨铁片,以加强沿顶、沿地龙骨的固定;当沿顶、沿地龙骨长度不够时,应进行加长,加长采用两根龙骨搭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低于200mm,并在搭接的部位用射钉在主体结构上加固。更进一步地,步骤3)中纤维水泥板安装采用纵向铺板,即纸面包封边与竖龙骨平行,将平接边固定到竖龙骨上,并落在竖龙骨的翼板中央,纤维水泥板固定在沿顶沿地龙骨上,固定件的高强自攻螺丝与纤维水泥板的距离应控制在10mm-16mm以内,紧固时,纤维水泥板必须与骨架顶牢,板的固定,从一块板的中部向长边及短边固定,钉子就位后,钉头应略埋入板内,但不得损坏纸面。更进一步地,步骤4)中安装纤维水泥板前须保证龙骨的整体平整度,按要求严格进行中间验收,同时必须保证纤维水泥板与龙骨之间是无应力紧密固定,纤维水泥板之间接缝不应小于3mm。更进一步地,步骤5)中发泡混凝土灌浆:还包括提前准备好收尾所需要的辅助材料→机械掌控人员应注意料浆的密度及注浆压力→完成灌浆口封堵。更进一步地,施工完成后的整个改进型隔墙板,包括以下结构:在原有的水泥板之间设置双层纤维水泥板,双层纤维水泥板之间设置增强层,增强层的两侧由里到外设置陶粒层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双层纤维水泥板间内层水泥板表面涂抹憎水砂浆,墙面对接缝采用错开铺设,即两侧石膏板之间的接缝,错开两至三个竖龙骨设置,且第一层与第二层板错缝搭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进型发泡混凝土轻质隔墙施工方法,相比原有的轻质隔墙,本专利技术改进性能更好,增强了隔墙板的抗压及抗弯荷载,不易断裂,防止出现结构性裂缝;在增强层的两侧设置陶粒层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可以提高隔墙板的防火、隔热性能,隔墙板主体上设置有轻集料,可增强隔墙板的抗压、隔声等物理性能,同时可以有效的避免墙体表面出现收缩性裂缝,还可以大大提高墙体抗渗性和墙体的隔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施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施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接缝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改进型发泡混凝土轻质隔墙施工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验线→安装天地龙骨(单侧双轨)→安装竖龙骨单侧双轨→机电管线安装→安装一侧内侧纤维水泥板→板缝处理→安装一侧外层纤维水泥板→添加憎水性陶粒加强层→隐蔽工程验收→安装另一侧内侧纤维水泥板→板缝处理→安装另一侧外层纤维水泥板→添加憎水性陶粒加强层→隐蔽工程验收→板缝处理→浇筑泡沫混凝土→工序验收。具体施工方法如下:第一步:按土建施工部门提供的轴线及水平标高线,根据施工图尺寸进行复核后,分别在已抹光的水泥砂浆地面上及墙柱面上,弹出轻钢龙骨线位,提供安装依据。第二步:采用射钉枪将沿顶、地龙骨沿弹线位置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固定点间距为≤600mm,端头为≤100mm。第三步:当沿顶、沿地龙骨两端与主体相接时,铺设20mm厚的高分子减震阻尼弹性材料,防止主体结构的沉降,预留收缩空间,在遇到主体顶部或地面凹凸不平时,在射钉部位的龙骨背面加垫龙骨铁片,以加强沿顶、沿地龙骨的固定;当沿顶、沿地龙骨长度不够时,应进行加长,加长是采用两根龙骨搭接的方法,搭接长度应不低于200mm,并在搭接的部位用射钉在主体结构上加固。第四步:先按照沿顶、地龙骨固定方式把边框龙骨固定在侧墙或柱上,再将竖龙骨卡入沿顶、沿地龙骨内,按设计间距(400mm)由墙的一端开始安装,开口方向保持一致,竖龙骨长度应比实际墙高短10-15mm,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型发泡混凝土轻质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固定沿顶、沿地龙骨:步骤101):与混凝土结构连接:首先在安装地龙骨处做一个用于防潮的100mm的地砼垫层;步骤102):在天地龙骨与建筑基体表面接触处,做防水密封处理;步骤103):采用射钉枪将沿顶、地龙骨沿弹线位置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固定点间距为≤600mm,端头为≤100mm;步骤2):竖龙骨的安装:步骤201):按照沿顶、地龙骨固定方式把边框龙骨固定在侧墙或柱上;步骤202):将竖龙骨卡入沿顶、沿地龙骨内,按设计间距400mm由墙的一端开始安装,开口方向保持一致,竖龙骨长度比实际墙高短10‑15mm,保证隔墙适应主体结构的沉降和其他变形;步骤203):线管安装时,在竖龙骨切割下料的同时,与电气施工部门配合确定好电线经过的位置,穿过竖龙骨原有的切口,待龙骨安装完毕后,交于电气施工部门穿管放线及设置插座和开关预埋盒;步骤3):双层纤维水泥板错缝安装:步骤301):第一层纤维水泥板安装采用3.5×25高强自攻螺丝将板固定在竖龙骨上,周边及中间螺钉中心间距最大为500mm,相邻板之间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粘接,其表面用憎水剂涂抹,墙面对接缝采用错开铺设,两侧石膏板之间接缝,错开两至三个竖龙骨设置;步骤302):第二层石膏板安装采用固定件高强自攻螺丝为3.5x35mm,周边螺钉中心间距最大为200mm,中间螺钉中心间距最大为300mm,并在相邻板之间粘接玻璃纤维板,其中第二层板与第一层板之对接缝错开2‑3个竖龙骨设置;步骤303):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安装另一侧的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步骤4):纤维水泥板嵌缝:步骤401):采用硅酮胶填堵纤维水泥板接缝,硅酮胶略低于板面;步骤402):待泡沫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在墙面清理干净后,用抗裂砂浆和801胶混合成糊状,在板缝表面抹上100mm宽,厚度为不见板材为准;再用100mm宽的纤维网格带沿缝隙处铺平、铺直,用抹子来回抹压;步骤403):再用抗裂砂浆和801胶进行混合成糊状进行覆盖,厚度为不见网格带为准,同时保持板面干净,接缝处平整;步骤5):发泡混凝土灌浆:开启搅拌机及进水开关→开启水泥上料机→当搅拌桶水泥浆达到70%时开启水泥挤压泵→同时注入泡沫→泡沫混凝土浆体进入墙体;步骤6):双层板间增加陶粒层:在双层纤维水泥板之间设置增强层,增强层的两侧由里到外依次设置陶粒层,陶粒层中陶粒的粒径1‑3mm为宜,增强层由铁丝网构成,铁丝网的网孔为6×6mm。...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发泡混凝土轻质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固定沿顶、沿地龙骨:步骤101):与混凝土结构连接:首先在安装地龙骨处做一个用于防潮的100mm的地砼垫层;步骤102):在天地龙骨与建筑基体表面接触处,做防水密封处理;步骤103):采用射钉枪将沿顶、地龙骨沿弹线位置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固定点间距为≤600mm,端头为≤100mm;步骤2):竖龙骨的安装:步骤201):按照沿顶、地龙骨固定方式把边框龙骨固定在侧墙或柱上;步骤202):将竖龙骨卡入沿顶、沿地龙骨内,按设计间距400mm由墙的一端开始安装,开口方向保持一致,竖龙骨长度比实际墙高短10-15mm,保证隔墙适应主体结构的沉降和其他变形;步骤203):线管安装时,在竖龙骨切割下料的同时,与电气施工部门配合确定好电线经过的位置,穿过竖龙骨原有的切口,待龙骨安装完毕后,交于电气施工部门穿管放线及设置插座和开关预埋盒;步骤3):双层纤维水泥板错缝安装:步骤301):第一层纤维水泥板安装采用3.5×25高强自攻螺丝将板固定在竖龙骨上,周边及中间螺钉中心间距最大为500mm,相邻板之间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粘接,其表面用憎水剂涂抹,墙面对接缝采用错开铺设,两侧石膏板之间接缝,错开两至三个竖龙骨设置;步骤302):第二层石膏板安装采用固定件高强自攻螺丝为3.5x35mm,周边螺钉中心间距最大为200mm,中间螺钉中心间距最大为300mm,并在相邻板之间粘接玻璃纤维板,其中第二层板与第一层板之对接缝错开2-3个竖龙骨设置;步骤303):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安装另一侧的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步骤4):纤维水泥板嵌缝:步骤401):采用硅酮胶填堵纤维水泥板接缝,硅酮胶略低于板面;步骤402):待泡沫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在墙面清理干净后,用抗裂砂浆和801胶混合成糊状,在板缝表面抹上100mm宽,厚度为不见板材为准;再用100mm宽的纤维网格带沿缝隙处铺平、铺直,用抹子来回抹压;步骤403):再用抗裂砂浆和801胶进行混合成糊状进行覆盖,厚度为不见网格带为准,同时保持板面干净,接缝处平整;步骤5):发泡混凝土灌浆:开启搅拌机及进水开关→开启水泥上料机→当搅拌桶水泥浆达到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禧丁守明高伟刚杜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