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54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的插座包括中空的方盒和用以固设在整体式轻钢墙板上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固设在方盒的侧面,所述的方盒的一端内部四周均设置有弹片,四周的弹片围构成弹性卡口;所述的插头包括用以垂直固设在钢框架结构上的第二安装板、用以固设在第二安装板的背面与钢框架结构之间的加强板和固设在第二安装板的正面上的卡块;所述的卡块的端部为扩大段,所述的插头和插座之间通过卡块的扩大段通过弹性卡口后卡块被弹性卡口咬住的方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轻钢墙板的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施工成本,改善现场卫生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可批量生产。

A Plug-in Structure Connecting Integral Light Steel Wallboard with Steel Fram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
技术介绍
轻钢围护结构具有质量轻、造价低,且强度、保温、隔声等性能满足基本使用要求,市场应用比较广泛。目前轻钢结构多采用零部件式安装方法,即工厂根据设计要求生产轻钢杆件,统一运送至安装现场,由现场技术人员按照设计文件指导安装,包括轻钢杆件、管线、装饰面板等安装过程。这种安装方法有如下缺点:1、安装工序繁琐,工期长,效率低,人工需求量大,不利于降低造价;2、遇到高温或寒冷天气时,杆件变形较大,不利用安装控制;3、由于尺寸不同使得杆件种类众多,现场安装时找到对应编号的杆件比较困难,容易发生错误;4、安装现场杆件堆放一般比较混乱,增加安全风险因素,给现场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简化了轻钢墙板的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施工成本,改善现场卫生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可批量生产。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的插座包括中空的方盒和用以固设在整体式轻钢墙板上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固设在方盒的侧面,所述的方盒的一端内部四周均设置有弹片,四周的弹片围构成弹性卡口;所述的插头包括用以垂直固设在钢框架结构上的第二安装板、用以固设在第二安装板的背面与钢框架结构之间的加强板和固设在第二安装板的正面上的卡块;所述的卡块的端部为扩大段,所述的插头和插座之间通过卡块的扩大段通过弹性卡口后卡块被弹性卡口咬住的方式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卡口依次包括锥形扩口和柱形缩口,所述的卡块依次包括扩大段、锥形过渡段和收缩段,所述的弹性卡口与卡块相卡合后,扩大段及过渡段穿过弹性卡口位于方盒内,柱形缩口咬在收缩段上。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插头插入插座时卡块的扩大段施压在弹片上,弹片变形,弹性卡口被撑开,而当卡块的扩大段通过弹性卡口后,弹片恢复原形,弹性卡口咬在卡块上,实现插头与插座紧密牢靠相连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中插座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中插座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中插头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中插座设于轻钢骨架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中插座设于轻整体式轻钢墙板的正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中插座设于轻整体式轻钢墙板的背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应用时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应用时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中钢柱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应用时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中钢梁的侧边对齐装配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应用时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中钢梁的中心对齐装配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01、方盒;102、第一安装板;103、弹片;104、弹性卡口;201、第二安装板;202、加强板;203、卡块;3、轻钢骨架;4、内装饰板;401、孔洞;5、外装饰板;6、墙板安装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包括中空的方盒101和用以固设在整体式轻钢墙板上的第一安装板102,第一安装板102固设在方盒101的侧面,方盒101的一端内部四周均设置有弹片103,四周的弹片103围构成弹性卡口104;插头包括用以垂直固设在钢框架结构上的第二安装板201、用以固设在第二安装板201的背面与钢框架结构之间的加强板202和固设在第二安装板201的正面上的卡块203;卡块203的端部为扩大段,插头和插座之间通过卡块203的扩大段通过弹性卡口104后卡块203被弹性卡口104咬住的方式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插头插入插座时卡块的扩大段施压在弹片上,弹片变形,弹性卡口被撑开,而当卡块的扩大段通过弹性卡口后,弹片恢复原形,弹性卡口咬在卡块上,实现插头与插座紧密牢靠相连的目的;具体为弹性卡口104依次包括锥形扩口和柱形缩口,卡块203依次包括扩大段、锥形过渡段和收缩段,弹性卡口104与卡块203相卡合后,扩大段及过渡段穿过弹性卡口104位于方盒101内,柱形缩口咬在收缩段上,第二安装板201封住方盒101的开口。插座安装于整体式轻钢墙板的方法是1-1)制造轻钢骨架3;1-2)参见图5,在轻钢骨架3的四周均固设有插座,其中该插座包括中空的方盒101和用以固设在轻钢骨架3上的第一安装板102,第一安装板102固设在方盒101的侧面,方盒101的一端内部四周均设置有弹片103,四周的弹片103围构成弹性卡口104,弹性卡口104依次包括锥形扩口和柱形缩口;1-3)参见6和图7,在轻钢骨架3的内侧设置有内装饰板4,轻钢骨架3的外侧设置有外装饰板5,内装饰板4和外装饰板5均将所有方盒101外边缘包住,并内装饰板4中正对弹性卡口104进入端的位置处均预留有孔洞401;插头安装于钢框架结构的方法是2-1)制造钢框架结构,该钢框架结构上具有墙板安装口6;2-2)在墙板安装口6四周内壁上均固设插头,插头与插座呈一一对应设置,该插头包括第二安装板201和固设在第二安装板201的正面上的卡块203,卡块203依次包括扩大段、锥形过渡段和收缩段,卡块203的端部为扩大段,第二安装板201垂直固定在钢框架结构上,第二安装板201的背面与钢框架结构之间设置有加强板202;具体当整体式轻钢墙板作为外墙时,插头固设在墙板安装口6内壁上靠近外边沿的位置处,使得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钢柱之间可以采用外平齐的方式插接连接(参见图9),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钢梁之间可以采用侧边对齐的方式插接连接(参见图10);当整体式轻钢墙板作为内墙时,插头固设在墙板安装口6内壁上的中间位置处,使得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钢柱之间以及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钢梁之间均可以采用中心对齐的方式插接连接(参见图11和图9);其中拐角处的钢柱为箱型钢,其余位置处的钢柱为工字型钢,钢梁为工字型钢;参见图8,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插接连接方法是3-1)整体式轻钢墙板向着钢框架结构上的墙板安装口6移动,卡块203的扩大段穿过孔洞4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的插座包括中空的方盒(101)和用以固设在整体式轻钢墙板上的第一安装板(102),所述的第一安装板(102)固设在方盒(101)的侧面,所述的方盒(101)的一端内部四周均设置有弹片(103),四周的弹片(103)围构成弹性卡口(104);所述的插头包括用以垂直固设在钢框架结构上的第二安装板(201)、用以固设在第二安装板(201)的背面与钢框架结构之间的加强板(202)和固设在第二安装板(201)的正面上的卡块(203);所述的卡块(203)的端部为扩大段,所述的插头和插座之间通过卡块(203)的扩大段通过弹性卡口(104)后卡块(203)被弹性卡口(104)咬住的方式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整体式轻钢墙板与钢框架结构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的插座包括中空的方盒(101)和用以固设在整体式轻钢墙板上的第一安装板(102),所述的第一安装板(102)固设在方盒(101)的侧面,所述的方盒(101)的一端内部四周均设置有弹片(103),四周的弹片(103)围构成弹性卡口(104);所述的插头包括用以垂直固设在钢框架结构上的第二安装板(201)、用以固设在第二安装板(201)的背面与钢框架结构之间的加强板(202)和固设在第二安装板(201)的正面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苗苗李文文向禹铭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