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多巴胺同心环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260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多巴胺同心环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涉及聚多巴胺结构色膜技术领域,是以织物为基物,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为缓冲试剂,在有氧和弱碱性条件下,使多巴胺自聚成PDA微粒;PDA微粒在进行组装形成结构色膜时,由于震荡,促使PDA微粒沿着震荡的波纹进行组装,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颜色不一,具有同心圆环形貌的结构色膜,提升结构色膜的色彩性;同时在多巴胺聚合的过程中,添加一定浓度的P(GMA‑co‑PEGMA)粘合剂溶液,将结构色膜与织物纤维进行交联,提升结构色膜的色牢度。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lydopamine concentric ring structure color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多巴胺同心环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多巴胺结构色
,特别是指一种聚多巴胺同心环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行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快速发展,其产品已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纺织品的着色,基本都是通过印染来实现的。然而,印染废水对环境的影响,限制了纺织行业的发展。随着各国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纺织印染行业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绿色无污染的着色方法。结构色与染色不同,是物体通过对可见光进行散色、干涉和衍射等物理效应而产生的颜色。结构着色是一种无污染,环境友好的仿生着色途径。只要结构色层的微纳结构不被破坏,其结构色就不会褪色,且具有色彩艳丽、亮度高、饱和度高等特点。申请人研究发现:目前结构色在纺织产品的应用上,制备的结构色色彩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纺织产品色彩层次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聚多巴胺同心环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聚多巴胺制备的结构色膜色彩较为单一的不足。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多巴胺同心环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缓冲液配制:将多巴胺盐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多巴胺同心环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缓冲液配制:将多巴胺盐酸盐粉末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加入去离子水中,并用稀盐酸调节pH至8~8.7,得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2)结构色膜的制备:将织物平铺浸入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使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完全覆盖织物表面,然后将溶液在温度25~35℃,震动频率3~25Hz下反应2~5h,停止振荡,生成所需颜色时,向反应液中注入P(GMA‑co‑PEGMA)粘合剂溶液和乙醇溶液,继续反应2~5h,除去剩余液体,并对织物进行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多巴胺同心环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缓冲液配制:将多巴胺盐酸盐粉末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加入去离子水中,并用稀盐酸调节pH至8~8.7,得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2)结构色膜的制备:将织物平铺浸入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使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完全覆盖织物表面,然后将溶液在温度25~35℃,震动频率3~25Hz下反应2~5h,停止振荡,生成所需颜色时,向反应液中注入P(GMA-co-PEGMA)粘合剂溶液和乙醇溶液,继续反应2~5h,除去剩余液体,并对织物进行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同心环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色膜的形貌是“同心环”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同心环结构色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华郑宏亮方寅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