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虹彩结构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虹彩结构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人类文明发展以来,对美的需求与日俱增,在纺织品上从最初的动物皮毛和树叶发展为当代款式各异,色彩鲜艳的时装。颜色的产生包括色素着色与结构生色,其中色素着色源于各种染料及颜料对特定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反射其他波长的光;而结构生色则是利用特殊的物理结构通过对光的选择性反射产生颜色。结构色生色机理包括薄膜干涉、周期性结构的衍射效应、与选择性散射。其中,薄膜干涉包括单层膜干涉和多层膜干涉,周期性结构的衍射效应包括衍射光栅和光子晶体两大类,选择性散射则包括瑞利散射和共振米氏散射。传统的纺织品染色一般采用染料赋予织物一定的颜色,然而在传统的染整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对环境污染大和对身体健康具有一定伤害的印染助剂和染料,同时染整加工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与能源。结构色相较于传统染料着色具有易褪色不耐漂白,对环境污染大甚至含有毒性的特点,在物理结构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永不褪色、绿色环保、色彩饱和度高、亮度高。因此,结构生色有望在印刷和涂料等色彩显示领域逐步取代传统的具有污染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织物表面制备非虹彩结构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多酚溶液的制备:将多元酚类化合物和可变价金属离子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pH调节至8~9,再向其中加入氧化剂和硅烷偶联剂,混匀后得到所述多酚溶液;(2)在织物表面构建结构色:将织物浸泡于所述多酚溶液中,在20‑40℃下反应1~4h;(3)干燥固化: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织物在20‑40℃条件下干燥,即可得到表面具有非虹彩结构色的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织物表面制备非虹彩结构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多酚溶液的制备:将多元酚类化合物和可变价金属离子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pH调节至8~9,再向其中加入氧化剂和硅烷偶联剂,混匀后得到所述多酚溶液;(2)在织物表面构建结构色:将织物浸泡于所述多酚溶液中,在20-40℃下反应1~4h;(3)干燥固化: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织物在20-40℃条件下干燥,即可得到表面具有非虹彩结构色的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织物表面制备非虹彩结构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多元酚类化合物为茶多酚、阿魏酸、没食子酸、愈创木酚、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或3,4-二羟苯丙氨酸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织物表面制备非虹彩结构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可变价金属离子为铁离子、亚铁离子或铜离子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织物表面制备非虹彩结构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氧化剂为过硼酸钠、过硼酸钾、过氧化氢、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醋酸钠或过醋酸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铁玲,朱小威,闫彪彪,周青青,颜小洁,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