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36836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及其应用,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包括a)对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处理,b)对配体进行季铵化改性和c)在羧甲基化改性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上通过原位生长法负载含有季铵的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应用包括在有机染料吸附降解中的应用,制备时间较短,可有效地除去废水中的有机染料,在污水处理和环境修复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A Method of Modifying Polypropylene/Cellulose Spunlaced Nonwovens with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cellulose spunlaced nonwovens using metal organic frame materials. A method of functional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cellulose spunlaced nonwovens using metal organic frame materials includes a) carboxymethylation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cellulose spunlaced nonwovens, b) quaternary ammonium modification of ligands and c) carboxylation in carboxylic. Copper-based metal/cellulose spunlaced nonwovens containing quaternary ammonium were loaded on methylated polypropylene/cellulose spunlaced nonwovens by in-situ growth method. An applica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 functionalized modified polypropylene/cellulose spunlaced nonwovens included the application of adsorption and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The preparation time was shorter and organic dyes in wastewater could be effectively removed. Material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sewage treat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制备技术和无纺布改性的
,特别是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及其应用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有机染料被广泛的应用于纺织、印染、塑料和造纸等领域。在创造了许多经济效益的同时,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由于有机染料的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并且具有抗氧化、抗生物降解等性能,处理的难度高。同时,有机染料对生物具有毒性和致癌性,对环境和健康的威胁大。无纺布又称不织布(Non-wovenFabric),通过热粘和机械等方式将纤维加过成型,与传统的纺织工艺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医疗卫生、电子产业、空气净化和污水处理等领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Frameworks,简称MOF)具有多样性的结构,可调节的孔径,超高的比表面积等特点,在吸附和催化领域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将无纺布改性后应用于水处理的方法。如公开号CN108301201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对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处理;b)对配体进行季铵化改性;c)在羧甲基化改性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上通过原位生长法负载含有季铵的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对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处理;b)对配体进行季铵化改性;c)在羧甲基化改性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上通过原位生长法负载含有季铵的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对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处理具体为将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浸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5~10min,然后加入适量的氯乙酸,进行醚化,醚化温度为60~70℃,醚化时间为2.5~3h。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的浓度为8~20wt%,所述氯乙酸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对配体进行季铵化改性具体为称取适量的1,2-二溴乙烷和4,4'-联吡啶并溶于DMF中,充分搅拌均匀,在60~9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10~12h,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褐色的配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2-二溴乙烷和4,4'-联吡啶的质量比为0.8~1.2:0.6~1.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改性聚丙烯/纤维素水刺无纺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斌孙辉朱斐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