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壳体的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255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壳体的去毛刺装置,包括机构架、壳体夹持组件、去毛刺组件,壳体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构架的一侧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联动设置的第一夹持块、设置在机构架的另一侧上的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联动设置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的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断路器壳体的夹持空间,所述的去毛刺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构架的下端面上驱动气缸、设置在机构架内且与驱动气缸联动配合的推板、对应断路器壳体上的通孔处设置在推板的上端面上的顶杆,所述的顶杆随推板动作且可穿插在断路器壳体的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去毛刺效果好的优点。

A Deburring Device for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壳断路器壳体的去毛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壳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壳断路器壳体的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塑壳断路器壳体采用整体模压成型,使得工序大大减少,也节约了生产周期,且塑壳断路器壳体模压成型外观上更加美观,平整,重量也很大程度的减轻,同时基座的整体模压成型工艺提高了断路器壳体尺寸精度。采用模压成型工艺,会造成断路器壳体上有较多的毛刺,从而工厂就要对模压成型后的基座进行去毛刺处理工序,然而,现有的去毛刺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从而该去毛刺装置存在去毛刺效果差、结构复杂、性能不稳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去毛刺效果好的塑壳断路器壳体的去毛刺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塑壳断路器壳体的去毛刺装置,包括机构架、设置在机构架上的壳体夹持组件、设置在机构架上的去毛刺组件,所述的壳体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构架的一侧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联动设置的第一夹持块、设置在机构架的另一侧上的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联动设置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的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断路器壳体的夹持空间,所述的去毛刺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构架的下端面上驱动气缸、设置在机构架内且与驱动气缸联动配合的推板、对应断路器壳体上的通孔处设置在推板的上端面上的顶杆,所述的顶杆随推板动作且可穿插在断路器壳体的通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去毛刺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去毛刺效果好的优点,对断路器壳体去毛刺处理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分别驱动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动作,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可将断路器壳体夹紧,启动驱动气缸,驱动气缸驱动推板,推板带动顶杆动作,顶杆可对断路器壳体的通孔进行去毛刺处理。该去毛刺装置采用气缸驱动,有利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塑壳断路器的去毛刺效率。特别地,所述的第一夹持块朝向断路器壳体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顶板,所述的各第一顶板随第一夹持块动作且可穿插在断路器壳体一端的槽体内,所述的第二夹持块朝向断路器壳体的一侧上设置在多个第二顶板,所述的各第二顶板随第二夹持块动作且可穿插在断路器壳体另一端的槽体内。在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可在夹紧断路器壳体的同时,且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可对断路器壳体的槽体进行去毛刺处理,有利于提高该去毛刺装置的去毛刺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夹持有断路器壳体后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去毛刺组件与断路器壳体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是一种塑壳断路器壳体的去毛刺装置,包括机构架10、设置在机构架10上的壳体夹持组件20、设置在机构架10上的去毛刺组件30,所述的壳体夹持组件20包括设置在机构架10的一侧上的第一气缸21、与第一气缸21联动设置的第一夹持块22、设置在机构架10的另一侧上的第二气缸23、与第二气缸23联动设置的第二夹持块24,所述的第一夹持块22与第二夹持块24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断路器壳体40的夹持空间200,所述的去毛刺组件30包括设置在机构架10的下端面上驱动气缸31、设置在机构架10内且与驱动气缸31联动配合的推板32、对应断路器壳体40上的通孔41处设置在推板32的上端面上的顶杆33,所述的顶杆33随推板动32作且可穿插在断路器壳体40的通孔41内。如图3和4所示,所述的第一夹持块22朝向断路器壳体40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顶板221,所述的各第一顶板221随第一夹持块22动作且可穿插在断路器壳体40一端的槽体42内,所述的第二夹持块24朝向断路器壳体40的一侧上设置在多个第二顶板241,所述的各第二顶板241随第二夹持块24动作且可穿插在断路器壳体40另一端的槽体42内。在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可在夹紧断路器壳体的同时,且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可对断路器壳体的槽体进行去毛刺处理,有利于提高该去毛刺装置的去毛刺效率。该去毛刺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去毛刺效果好的优点,对断路器壳体去毛刺处理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分别驱动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动作,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可将断路器壳体夹紧,启动驱动气缸,驱动气缸驱动推板,推板带动顶杆动作,顶杆可对断路器壳体的通孔进行去毛刺处理。该去毛刺装置采用气缸驱动,有利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塑壳断路器的去毛刺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壳断路器壳体的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去毛刺装置包括机构架、设置在机构架上的壳体夹持组件、设置在机构架上的去毛刺组件,所述的壳体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构架的一侧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联动设置的第一夹持块、设置在机构架的另一侧上的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联动设置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的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断路器壳体的夹持空间,所述的去毛刺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构架的下端面上驱动气缸、设置在机构架内且与驱动气缸联动配合的推板、对应断路器壳体上的通孔处设置在推板的上端面上的顶杆,所述的顶杆随推板动作且可穿插在断路器壳体的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壳体的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去毛刺装置包括机构架、设置在机构架上的壳体夹持组件、设置在机构架上的去毛刺组件,所述的壳体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构架的一侧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联动设置的第一夹持块、设置在机构架的另一侧上的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联动设置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的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断路器壳体的夹持空间,所述的去毛刺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构架的下端面上驱动气缸、设置在机构架内且与驱动气缸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奔陈炳新赵垂兵徐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柏特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