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节桩钢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53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节桩钢模结构,包括由上模和下模对合而成的钢模本体,钢模本体由间隔设置的圆筒部和竹节部构成,圆筒部由整体结构的半环形钢板对合而成,竹节部由一体成型的半环形腔体对合而成,相邻半环形钢板与半环形腔体之间焊接固定,半环形腔体由腔底和腔底两侧的腔壁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仅在半环形钢板与半环形腔体之间采用焊接固定,大大减少了焊缝的数量,减少了焊接的工程量,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模具精度。

A Steel Mould Structure of Bamboo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节桩钢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混凝土异型桩模具制备
,尤其指一种竹节桩钢模结构。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由于其等间隔凸起的竹节状结构可与周围土体共同作用,大幅度提高了桩身整体承载力。在同等承载力条件下,与普通混凝土管桩相比,更加节省原材料,工程造价更低,现已在工民建、道路、桥梁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通过将混凝土浇筑到竹节桩钢模中经张拉、离心、蒸养及拆模等工艺而具有较高强度。目前竹节桩钢模结构制造大多采用多块钢板分片焊接拼装成型,该方式制造异型桩模具时整个模具的焊接量巨大,拼装后模具焊接应力集中,模具变形严重。同时,分片拼装结构焊接后的焊缝较多,并且其内部为凹凸起伏的圆弧面,依靠人工打磨,劳动强度大,产能低,打磨精度难以保证,外观质量差;因此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加工成本低,且能够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的一种竹节桩钢模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节桩钢模结构,包括由上模和下模对合而成的钢模本体,钢模本体由间隔设置的圆筒部和竹节部构成,圆筒部由整体结构的半环形钢板对合而成,竹节部由一体成型的半环形腔体对合而成,相邻半环形钢板与半环形腔体之间焊接固定,半环形腔体由腔底和腔底两侧的腔壁构成。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腔底与两侧的腔壁之间圆弧过渡。上述的半环形腔体的深度≤100mm。上述的半环形腔体的厚度为6mm至12mm。上述的钢模本体外轴向设置有加强肋板。上述的半环形腔体为液压成型的一体成型结构。上述的半环形腔体为冲压成型的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的一种竹节桩钢模结构,结构简单,钢模本体中间隔设置的圆筒部和竹节部,分别对应由整体结构的半环形钢板和一体成型的半环形腔体对合而成,而半环形钢板与半环形腔体之间采用焊接固定,大大减少了焊缝的数量,减少了焊接的工程量,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模具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图;图3是图1中半环形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圆筒部1、半环形钢板11、竹节部2、半环形腔体21、腔底21a、腔壁21b、加强肋板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竹节桩钢模结构,包括由上模和下模对合而成的钢模本体,钢模本体由间隔设置的圆筒部1和竹节部2构成,圆筒部1由整体结构的半环形钢板11对合而成,竹节部2由一体成型的半环形腔体21对合而成,相邻半环形钢板11与半环形腔体21之间焊接固定,半环形腔体21由腔底21a和腔底21a两侧的腔壁21b构成。实施例中,腔底21a与两侧的腔壁21b之间圆弧过渡。采用圆弧过渡有利于竹节桩成型后脱模。实施例中,半环形腔体21的深度≤100mm。半环形腔体21的深度不宜过深,不然会造成竹节桩脱模困难,造成竹节部2边缘甚至整个竹节部2的混凝土脱落。实施例中,半环形腔体21的厚度为6mm至12mm。实施例中,钢模本体外轴向设置有加强肋板3。设置加强肋板3能够进一步提高钢模的强度。实施例中,半环形腔体21为液压成型的一体成型结构。半环形腔体21也可以采用冲压成型的一体成型结构。本竹节桩钢模,其钢模本体中圆筒部1和竹节部2分别对应由整体结构的半环形钢板11和一体成型的半环形腔体21对合而成,半环形钢板11与半环形腔体21之间采用焊接固定,大大减少了焊缝的数量,减少了焊接的工程量,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模具精度,外管质量更好,还能够节约材料。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节桩钢模结构,包括由上模和下模对合而成的钢模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钢模本体由间隔设置的圆筒部(1)和竹节部(2)构成,所述的圆筒部(1)由整体结构的半环形钢板(11)对合而成,所述的竹节部(2)由一体成型的半环形腔体(21)对合而成,相邻半环形钢板(11)与半环形腔体(21)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的半环形腔体(21)由腔底(21a)和腔底(21a)两侧的腔壁(21b)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节桩钢模结构,包括由上模和下模对合而成的钢模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钢模本体由间隔设置的圆筒部(1)和竹节部(2)构成,所述的圆筒部(1)由整体结构的半环形钢板(11)对合而成,所述的竹节部(2)由一体成型的半环形腔体(21)对合而成,相邻半环形钢板(11)与半环形腔体(21)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的半环形腔体(21)由腔底(21a)和腔底(21a)两侧的腔壁(21b)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节桩钢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腔底(21a)与两侧的腔壁(21b)之间圆弧过渡。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林张芳芳舒佳明梁杰标张日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