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49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该指挥中心包括车体,车体内部设置有驾驶舱、指挥舱和充电舱,指挥舱内设置有监控平台,充电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充电桩和防护装置;车体外部设置有基站,基站分别与安保巡逻机器人和监控平台连接,监控平台与后方指挥中心连接。本指挥中心集运输、存放、充电、指挥于一体,可根据任务需求快速移动至任意位置,解决了现场临时指挥所机动性差、复用性低、成本高昂、工作量大等问题。此外,本指挥中心无需再为安保巡逻机器人配备各种外围设施,解决了现有方案前期准备事项较多,现场布控周期长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安保巡逻机器人运输困难的问题。

A Mobile Command Center for Security Patrol Rob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
技术介绍
安保巡逻机器人可以实现全方位、无死角视频监控,具有采集多维信息、适应复杂环境、全天无休工作等优势,已成为服务机器人的一个新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安保巡逻机器人都需要在现场建立临时指挥所和充电基站。临时指挥所用以指挥、调度、监测机器人,并接收机器人回传的视频、图像等资料。充电基站则用于为机器人提供充电服务,保证机器人长时间巡逻。例如,申请号为201721141279.0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巡逻机器人网络,包括控制中心、多台巡逻机器人、至少一个充电基站与至少一台无人机系统,可进行大面积多视角移动覆盖巡逻,巡逻均匀且覆盖面广。但该方案中包括一个控制中心和至少一个充电基站,前期准备工作量大,且基站建设完成后不易拆卸和搬运,存在机动性差、复用性不高、布控周期长等缺点。另外,申请号为201711373802.7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系统基站、信标节点和移动机器人。系统基站用于对系统中所有移动机器人进行管理协调、收集和发布控制信息。该系统针对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所采用的定位算法和信息收集算法均具有较高的能效性,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通用性。但是,该系统依靠固定基站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管理和接收信息,存在机动性差、布控周期长等局限性。在以往的实践中,安保巡逻机器人依靠货车运输,使用人力与叉车配合进行装卸,操作繁琐、耗时耗力,且为避免因碰撞、晃动对机器人造成的损害,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操作人员需要为机器人进行严密可靠地包装。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部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有驾驶舱、指挥舱和充电舱,所述指挥舱内设置有监控平台,充电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为安保巡逻机器人充电的充电桩和用于防止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损坏的防护装置;所述车体外部分别设置有基站、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驾驶舱、所述指挥舱和所述充电舱的舱门,所述基站分别与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和所述监控平台连接,所述监控平台与后方指挥中心连接;所述指挥舱用于通过所述监控平台对相应的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进行指挥,并收集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自身状态和采集到的现场信息;所述充电舱用于存放至少一个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并为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提供充电服务。其中较优地,所述充电舱的充电舱门内侧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自动装卸的升降尾板,所述升降尾板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监控平台连接。其中较优地,所述监控平台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指挥舱前/后侧壁上的显示屏及设置在靠近所述车体的左车身处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至少一台计算机,每台所述计算机与对应的显示屏连接。其中较优地,所述指挥舱内还置有设备机柜、驻车空调、防暴器械柜和灭火器箱,所述设备机柜位于工作台的一侧,所述驻车空调设置在所述指挥舱的左侧壁与车顶平台的夹角处,所述防暴器械柜设置在所述灭火器箱旁,所述灭火器箱设置在所述驾驶舱旁且靠近所述指挥舱的右侧壁的位置上。其中较优地,所述设备机柜内设置有配电箱、车载不间断电源、交流/直流电源模块,所述交流/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交流/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载不间断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车载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和所述配电箱分别与所述充电桩、所述升降尾板、所述显示屏、所述计算机及所述驻车空调连接。其中较优地,所述设备机柜内还设置有路由器和/或交换机,所述路由器和/或所述交换机分别和所述计算机、所述基站连接,所述基站与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连接。其中较优地,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固定块、绑带及缓冲垫,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盘上,用于固定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的下半身;所述绑带固定在所述充电舱的前侧壁上,用于缠绕在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的上部;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与所述充电舱的侧壁之间。其中较优地,所述充电舱与所述指挥舱之间的隔板设置有推拉门,所述充电舱的左侧壁、所述充电舱与所述指挥舱之间的隔板及车顶平台的夹角处设置有第一摄像头。其中较优地,所述车体外部还设置有扩音器、LED显示屏、攀登梯及多个警示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每个所述警示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扩音器、所述LED显示屏及每个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警示装置采用爆闪灯,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分别采用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其中较优地,所述车体的车顶平台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防晒涂层,所述车顶平台的两侧设置有遮阳蓬,所述车体内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本技术所提供的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通过在车体上设置驾驶舱、指挥舱和充电舱,形成集运输、存放、充电、指挥于一体的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本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可根据任务需求快速移动至任意位置,在不同场景、不同地点重复使用,且机器人工作完成后,可快速撤离现场,解决了现场临时指挥所机动性差、复用性低、成本高昂、工作量大等问题。此外,本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无需再为安保巡逻机器人配备各种外围设施,解决了现有方案前期准备事项较多,现场布控周期长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安保巡逻机器人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晃动、磕碰而损坏,解决了安保巡逻机器人运输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包括车体,在车体内部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有驾驶舱13、指挥舱5和充电舱23,指挥舱5内设置有监控平台,充电舱2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为安保巡逻机器人20充电的充电桩19和用于防止安保巡逻机器人20损坏的防护装置33;在车体外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驾驶舱13、指挥舱5和充电舱23的舱门,及基站7,基站7分别与安保巡逻机器人20和监控平台连接,监控平台与后方指挥中心连接。其中,驾驶舱13供驾驶员(工作人员)使用,以便根据任务需求将本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快速移动至预设位置。指挥舱5用于通过监控平台对相应的安保巡逻机器人20进行指挥并能够收集该安保巡逻机器人20自身状态和采集到的现场信息。充电舱23用于存放至少一个安保巡逻机器人20,并为安保巡逻机器人20提供充电服务。如图1和图2所示,充电舱23的充电舱门内侧设置有用实现安保巡逻机器人20自动装卸的升降尾板21,升降尾板21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与监控平台连接,通过监控平台控制控制装置,使得升降尾板21实现下降、升高及收起的功能,从而便于安保巡逻机器人20存放至充电舱23内,或者从充电舱23移出至预设位置,以实现安保巡逻机器人20的自动装卸过程,使得安保巡逻机器人20运输变得简单易行,安全便捷。其中,控制装置可以采用PLC控制器或以FPGA芯片为核心的主控制器。如图1和图2所示,指挥舱5位于车体的中间位置,其与驾驶舱13之间由隔板14隔开。指挥舱5的指挥舱门31位于车体的右车身的中间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部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有驾驶舱、指挥舱和充电舱,所述指挥舱内设置有监控平台,充电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为安保巡逻机器人充电的充电桩和用于防止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损坏的防护装置;所述车体外部分别设置有基站、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驾驶舱、所述指挥舱和所述充电舱的舱门,所述基站分别与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和所述监控平台连接,所述监控平台与后方指挥中心连接;其中,所述指挥舱用于通过所述监控平台对相应的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进行指挥,并收集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自身状态和采集到的现场信息;所述充电舱用于存放至少一个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并为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提供充电服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部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有驾驶舱、指挥舱和充电舱,所述指挥舱内设置有监控平台,充电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为安保巡逻机器人充电的充电桩和用于防止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损坏的防护装置;所述车体外部分别设置有基站、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驾驶舱、所述指挥舱和所述充电舱的舱门,所述基站分别与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和所述监控平台连接,所述监控平台与后方指挥中心连接;其中,所述指挥舱用于通过所述监控平台对相应的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进行指挥,并收集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自身状态和采集到的现场信息;所述充电舱用于存放至少一个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并为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提供充电服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舱的充电舱门内侧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安保巡逻机器人自动装卸的升降尾板,所述升降尾板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监控平台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指挥舱前/后侧壁上的显示屏及设置在靠近所述车体的左车身处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至少一台计算机,每台所述计算机与对应的显示屏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挥舱内还置有设备机柜、驻车空调、防暴器械柜和灭火器箱,所述设备机柜位于工作台的一侧,所述驻车空调设置在所述指挥舱的左侧壁与车顶平台的夹角处,所述防暴器械柜设置在所述灭火器箱旁,所述灭火器箱设置在所述驾驶舱旁且靠近所述指挥舱的右侧壁的位置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机柜内设置有配电箱、车载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韩忠华杨杰超骆聪聪夏春雨李婷婷李强王浩尤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