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小燕专利>正文

一种以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477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26
一种用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收割的苦荞去杂晒干后,进行破碎,分离出苦荞面和苦荞麦麸。将称好的苦荞面按比例加入窖池中掏出的香醅中,在加入适量的稻壳,然后拌和均匀,气压达到一定时间0.04兆帕,上甑蒸馏,一般蒸18‑35分钟,糊化10‑15分钟,然后出增摊晾,打量水,再次扬沙,降温至30‑40℃,加入一定量的大曲,拌和均匀,温度冷却至21‑23℃,入池密封发酵。将发酵后流出的苦荞原酒,进行存放1年以上,勾调、然后过滤,灌装密封,包装入库,即成为苦荞酒产品。

A process for making wine from Tartary Buckw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
本专利技术涉酿造酒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生产保健饮料的种类很多,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有“CN1072719A苦荞营养保健酒的制作方法”和CN1123835A高级荞酒以及CN1232871A一种苦荞黄酒及其生产方法等等,这些保健酒都采用低温发酵,而低温发酵不易提取苦荞中的有益成分,特别是硒钙。而且保健强身的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它是用含有抗癌物(硒)的苦荞作原料,采用固态发酵、高温蒸馏制成的白酒,经数千人品尝试用,都有不同程度的医疗保健效果。此酒是目前国内疗效较好的一种白酒饮料。在我国甘肃陇南市、海拔在1100米以上的高寒阴湿山区生长着一种无污染的绿色苦荞,该植物是陇南的特产,当地人常把它用来治病或食用。本专利技术中用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加工流程组成:1、将苦荞去杂,破碎成苦荞面;2、将称好的苦荞面按比例加入窖池中掏出的香醅中,在加入适量的稻壳,然后拌和均匀,气压达到0.04兆帕时,上甑蒸馏,一般蒸18-35分钟(掐头去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其特征是:由以下加工流程完成:A、将苦荞去杂,破碎成苦荞面;B、将称好的苦荞面按比例加入窖池中掏出的香醅中,在加入适量的稻壳,然后拌和均匀,气压达到0.04兆帕时,上甑蒸馏,一般蒸18‑35分钟(掐头去尾),糊化10‑15分钟,然后出增摊晾,打量水,再次扬沙,降温至30‑40℃,加入一定量的大曲,拌和均匀,温度冷却至21‑23℃,入池密封发酵;其中,香醅与苦荞面之重量比4:1;大曲与苦荞面之重量比1:4‑5;面与水之重量比1‑2:1;C、入池后,发酵7‑15天,再次蒸馏,以此循环;D、将黄水和酒尾倒入锅底混合,进行串蒸;E、将流出的苦荞原酒,存放1年以上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其特征是:由以下加工流程完成:A、将苦荞去杂,破碎成苦荞面;B、将称好的苦荞面按比例加入窖池中掏出的香醅中,在加入适量的稻壳,然后拌和均匀,气压达到0.04兆帕时,上甑蒸馏,一般蒸18-35分钟(掐头去尾),糊化10-15分钟,然后出增摊晾,打量水,再次扬沙,降温至30-40℃,加入一定量的大曲,拌和均匀,温度冷却至21-23℃,入池密封发酵;其中,香醅与苦荞面之重量比4:1;大曲与苦荞面之重量比1:4-5;面与水之重量比1-2:1;C、入池后,发酵7-15天,再次蒸馏,以此循环;D、将黄水和酒尾倒入锅底混合,进行串蒸;E、将流出的苦荞原酒,存放1年以上进行勾调,勾调后过滤,灌装密封,包装入库,即成为苦荞酒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其特征是:具体操作工艺如下:A、粉碎:将筛选好的苦荞麦进行破碎;B、配料:将苦荞面、稻壳(清蒸)、香醅按一定的比例拌和均匀,一般比例按1:15:60;C、上甑:上甄前要认真检查甄桶是否漏糟,将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燕田贵利高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孙小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