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电子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218238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电子器件。其中,阻隔膜包括基层以及设于基层表面的网络状底涂层,底涂层形成多个具有开口的网格,各网格内填充有用于阻隔水汽或氧气的阻隔树脂,底涂层的顶部的至少一部分未被阻隔树脂覆盖。在阻隔膜的基层上引入网络状的底涂层,将阻隔树脂填充在底涂层形成的网格内,从而在基层上获得了剥离力强弱交替的阻隔层,大幅提高了阻隔膜的剥离强度。

Barrier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quantum dot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电子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点膜以及用于量子点膜的阻隔膜。
技术介绍
量子点的粒径一般介于1~10nm之间,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量子点具有激发光谱宽且连续分布、发射光谱窄而对称、颜色可调、光化学稳定性高、荧光寿命长等优越的荧光特性。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控制量子点的尺寸,进而得到不同波长的光谱,且可通过控制粒度均匀性的方法控制半峰宽大小,得到颜色纯正的单色光。目前量子点的商业化应用于主要集中在光致发光背光模组技术,该技术可显著提高色域和颜色饱和度,越来越多的显示终端产品选择使用量子点技术。目前主要的产品形式为量子点玻璃管和量子点膜,主要因为量子点对水气和氧气极为敏感,且量子点尺寸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对水气和氧气的敏感性越高。玻璃管可以有效阻隔水氧,但是加工和运输过程易碎,需要增加单独开模费用,且随着显示技术朝无边框方向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受限制。而量子点膜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可弯折、适用性强等优点成为越来越多显示终端的选择。量子点膜主要使用上下阻隔膜、中间为量子点胶层的三明治结构,传统的阻隔膜是在聚酯膜的基材上进行蒸镀、磁控溅射或真空化学沉积等方法铺设无机层(一般为氧化硅或者氧化铝),再在无机层上面涂覆一层顶涂层,一方面保护无机层,另一方面降低了阻隔膜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与胶水的附着力。但是利用无机层做阻隔还存在以下缺点:(1)为了保证阻隔膜的可弯折性,无机层通常控制在数十纳米以下,导致阻隔效果较差;(2)采用蒸镀、磁控溅射或真空化学沉积等方法铺设无机层,设备投入成本大,工艺较为复杂,且制造成本较高;(3)无机层可能出现针孔,导致局部阻隔性变差,进而导致量子点失效,造成坏点;4)与无机材料结合力较高的顶涂层材料选择范围有限,且与大部分量子点胶水附着力差,需要再涂覆一层易接着层,增加了成本,且导致产线良率下降;(5)传统的阻隔膜存在剥离强度较差的隐患,一旦剥离强度减弱,水氧可能从边缘渗入量子点层,导致量子点失效,无效边增大。为了克服无机阻隔层的缺点,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有机阻隔层代替无机阻隔层,但是有机阻隔层通常与基板的粘结强度弱,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阻隔膜也存在易剥离的隐患,同时影响阻隔膜的水氧阻隔效果,量子点膜侧面无效边加大,进而导致量子点膜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离强度高的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离强度高的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量子点膜的阻隔膜,包括基层以及设于所述基层表面的网络状底涂层,所述底涂层形成多个具有开口的网格,各所述网格内填充有用于阻隔水汽或氧气的阻隔树脂,所述底涂层的顶部的至少一部分未被所述阻隔树脂覆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网格包括用于界定其自身的限定侧壁,所述限定侧壁的顶部界定所述网格的开口,至少部分所述网格内的所述阻隔树脂边缘的高度不超过相邻的所述限定侧壁的高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涂层的材料选自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底涂层的表面硬度为邵A30~邵D7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树脂为阻氧树脂,其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纤维素;或者所述阻隔树脂为阻水材料,其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聚偏氯乙烯、聚三氟氯乙烯、环烯烃共聚物、氟化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一基层上呈网络状地设置第一树脂,所述第一树脂固化后形成具有多个网格的网络状底涂层;B,在所述底涂层上设置第二树脂;C,使所述第二树脂进入各所述网格内,且使得所述底涂层的至少部分顶部露出;D,固化所述第二树脂,以形成阻隔树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设置所述第一树脂的方式为丝印、打印或刮涂;所述步骤B中,设置所述第二树脂的方式为丝印、打印或刮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第一树脂的粘度为10~10000cps,优选地,所述第一树脂的粘度为30~1500cps。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第二树脂的粘度为100~1500cps。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在所述底涂层上整面设置所述第二树脂,所述步骤C包括:C1,与各所述网格相对的所述第二树脂进入各所述网格内;C2,除去所述底涂层顶部多余的所述第二树脂,以使得所述底涂层的至少部分顶部露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膜,包括量子点层以及设于所述量子点层两侧的膜层,所述量子点层包括量子点和承载所述量子点的树脂基体,至少一所述膜层为本专利技术前述的阻隔膜或者为本专利技术前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阻隔膜,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阻隔膜的所述底涂层的顶部的至少一部分连接,所述量子点层还与所述网格内的所述阻隔树脂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本专利技术前述的阻隔膜;S2,于所述步骤S1提供的一所述阻隔膜上设置量子点胶水,然后于所述量子点胶水上再设置一所述步骤S1提供的所述阻隔膜;S3,固化所述量子点胶水,形成量子点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器件,包括本专利技术前述的量子点膜。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阻隔膜的基层上引入网络状的底涂层,将阻隔树脂填充在底涂层形成的网格内,从而在基层上获得了剥离力强弱交替的阻隔层,大幅提高了阻隔膜的剥离强度;(2)将该阻隔膜应用于量子点膜时,底涂层的顶部还与量子点层连接,也即量子点层与阻隔膜之间形成强弱交替的连接面,也使得制得的量子点膜的剥离强度大幅提升;(3)阻隔膜或量子点膜中的阻隔树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阻水或阻氧效果好的树脂,也即本专利技术的阻隔膜或量子点膜的适用性强;(4)本专利技术的底涂层可以采用丝印、打印、涂刮等技术成熟的工艺形成,其制备成本低廉,工艺相对简单;(5)本专利技术的量子点膜的稳定性好,老化后无效边较小。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膜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膜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C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膜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D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膜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膜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A显示了基层上设置有底涂层;图3B、3C、3D显示了由图3A所示的半成品制备阻隔膜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E、3F、3G显示了由图3A所示的半成品制备阻隔膜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H、3I显示了由图3A所示的半成品制备阻隔膜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量子点膜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0、阻隔膜;11、基层;121、底涂层;120、网格;122、阻隔树脂;1201、限定侧壁;2、量子点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量子点膜的阻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以及设于所述基层表面的网络状底涂层,所述底涂层形成多个具有开口的网格,各所述网格内填充有用于阻隔水汽或氧气的阻隔树脂,所述底涂层的顶部的至少一部分未被所述阻隔树脂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量子点膜的阻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以及设于所述基层表面的网络状底涂层,所述底涂层形成多个具有开口的网格,各所述网格内填充有用于阻隔水汽或氧气的阻隔树脂,所述底涂层的顶部的至少一部分未被所述阻隔树脂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量子点膜的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网格包括用于界定其自身的限定侧壁,所述限定侧壁的顶部界定所述网格的开口,至少部分所述网格内的所述阻隔树脂边缘的高度不超过相邻的所述限定侧壁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量子点膜的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的材料选自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底涂层的表面硬度为邵A30~邵D7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量子点膜的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树脂为阻氧树脂,其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纤维素;或者所述阻隔树脂为阻水材料,其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聚偏氯乙烯、聚三氟氯乙烯、环烯烃共聚物、氟化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一种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一基层上呈网络状地设置第一树脂,所述第一树脂固化后形成具有多个网格的网络状底涂层;B,在所述底涂层上设置第二树脂;C,使所述第二树脂进入各所述网格内,且使得所述底涂层的至少部分顶部露出;D,固化所述第二树脂,以形成阻隔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设置所述第一树脂的方式为丝印、打印或刮涂;所述步骤B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永印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