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军专利>正文

一种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086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引擎盖,尤其涉及一种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汽车引擎盖固定,避免汽车引擎盖被掀起对人造成伤害,还能避免发动机被砸坏的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包括有汽车引擎盖本体、连接件、压缩缸、第一活塞、活动杆、固定杆、软管、空心管、套管、固定套、紧固螺栓等;汽车引擎盖本体后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连接件,压缩缸为两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拉动固定杆向前移动,即可使卡杆向外移动与卡齿啮合,卡杆与卡齿配合将空心管固定,空心管固定将汽车引擎盖本体固定,汽车引擎盖本体与汽车车架脱离时,则能防止汽车引擎盖本体被掀起。

An anti-lift hood for automob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引擎盖,尤其涉及一种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
技术介绍
汽车的结构中,为了方便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维修,会在发动机上安装一块汽车引擎盖,同时,汽车引擎盖还能防止外来杂物将发动机砸坏,通常汽车在使用时,汽车引擎盖与汽车车架的扣件脱离时,汽车引擎盖容易被掀起对人造成伤害,并且汽车引擎盖被掀起容易导致发动机被砸坏,所以人们会定期对汽车引擎盖的情况进行检查,如此比较麻烦,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汽车引擎盖与汽车车架的扣件脱离时,汽车引擎盖容易被掀起对人造成伤害,并且汽车引擎盖被掀起容易导致发动机被砸坏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汽车引擎盖固定,避免汽车引擎盖被掀起对人造成伤害,还能避免发动机被砸坏的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包括有汽车引擎盖本体、连接件、压缩缸、第一活塞、活动杆、固定杆、软管、空心管、套管、固定套、紧固螺栓、第二活塞、滑杆、第一弹簧、梯形块和固定装置,汽车引擎盖本体后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连接件,压缩缸为两个,压缩缸分别安装于汽车引擎盖本体顶部左右两侧,压缩缸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前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活动杆前端贯穿压缩缸前侧中部固接有固定杆,左侧压缩缸后侧面左部与右侧压缩缸后侧右部都连接有可使水流动的软管,软管与压缩缸内连通,可将汽车引擎盖本体支撑住的空心管为两个,空心管分别铰接在汽车引擎盖本体顶部左右两侧中部,左侧空心管右侧面前侧与左侧软管尾端连接,右侧空心管左侧面前侧与右侧软管尾端连接,空心管与软管内连通,空心管后侧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通孔,滑杆位于通孔内,滑杆后端固接有梯形块,空心管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后侧面中部与滑杆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在滑杆上,第一弹簧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活塞后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空心管内后侧面固定连接,套管套在空心管上与其配合,套管与梯形块之间设有可将空心管固定的固定装置,压缩缸外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固定套,活动杆位于固定套内,右侧固定套左侧中部与左侧固定套右侧中部都设有可将活动杆固定的紧固螺栓。作为优选,固定装置包括有支杆、第一导套、卡杆、滑轨、滑块和卡齿,梯形块左右两侧面都固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支杆安装于空心管外后侧面左右两侧,支杆后端固接有第一导套,可将空心管固定的卡杆位于第一导套内,左右两侧卡杆内端分别与左右两侧滑块外侧面固定连接,套管内左右两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多个与卡杆配合的卡齿。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拉动装置,拉动装置包括有导向杆、第二导套、集风板、第二弹簧、导向轮、导线管和拉线,汽车引擎盖本体顶部左右两侧前部对称式的固接有导向杆,第二导套设在导向杆上与其配合,第二导套前侧面与导向杆前部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集风板安装于左右两侧第二导套内侧面之间,汽车引擎盖本体顶部左右两侧前部都转动式的安装有两个导向轮,导线管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汽车引擎盖本体顶部左右两侧前部,导线管位于两个导向轮之间,集风板前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连接有拉线,拉线尾端依次绕过内侧导向轮、导线管和外侧导向轮与固定杆前侧中部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有集风斗、管道和多孔喷管,可将风聚集的集风斗安装于集风板中部,集风斗后端连接有管道,管道与集风斗内连通,管道后端连接有可将风喷出的多孔喷管。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滑套、导杆和限位块,汽车引擎盖本体顶部左右两侧后部都固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导杆,滑套设在导杆上与其配合,多孔喷管底部左右两侧与滑套顶部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拉动固定杆向前移动,即可使卡杆向外移动与卡齿啮合,卡杆与卡齿配合将空心管固定,空心管固定将汽车引擎盖本体固定,汽车引擎盖本体与汽车车架脱离时,则能防止汽车引擎盖本体被掀起,通过拉动装置,则能通过风带动集风板向后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杆向前移动,使得空心管被固定,无需人拉动固定杆,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汽车引擎盖本体,2连接件,3压缩缸,4第一活塞,5活动杆,6固定杆,7软管,8空心管,9套管,10固定套,11紧固螺栓,12第二活塞,13通孔,14滑杆,15第一弹簧,16梯形块,17固定装置,171支杆,172第一导套,173卡杆,174滑轨,175滑块,176卡齿,18拉动装置,181导向杆,182第二导套,183集风板,184第二弹簧,185导向轮,186导线管,187拉线,19集风斗,20管道,21多孔喷管,22滑套,23导杆,24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如图1-3所示,包括有汽车引擎盖本体1、连接件2、压缩缸3、第一活塞4、活动杆5、固定杆6、软管7、空心管8、套管9、固定套10、紧固螺栓11、第二活塞12、滑杆14、第一弹簧15、梯形块16和固定装置17,汽车引擎盖本体1后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连接件2,压缩缸3为两个,压缩缸3分别安装于汽车引擎盖本体1顶部左右两侧,压缩缸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汽车引擎盖本体1连接,压缩缸3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4,第一活塞4前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5,第一活塞4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活动杆5连接,活动杆5前端贯穿压缩缸3前侧中部固接有固定杆6,左侧压缩缸3后侧面左部与右侧压缩缸3后侧右部都连接有可使水流动的软管7,软管7与压缩缸3内连通,可将汽车引擎盖本体1支撑住的空心管8为两个,空心管8分别铰接在汽车引擎盖本体1顶部左右两侧中部,左侧空心管8右侧面前侧与左侧软管7尾端连接,右侧空心管8左侧面前侧与右侧软管7尾端连接,空心管8与软管7内连通,空心管8后侧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通孔13,滑杆14位于通孔13内,滑杆14后端固接有梯形块16,滑杆14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梯形块16连接,空心管8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12,第二活塞12后侧面中部与滑杆14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5套在滑杆14上,第一弹簧15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活塞12后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与空心管8内后侧面固定连接,套管9套在空心管8上与其配合,套管9与梯形块16之间设有可将空心管8固定的固定装置17,压缩缸3外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固定套10,活动杆5位于固定套10内,右侧固定套10左侧中部与左侧固定套10右侧中部都设有可将活动杆5固定的紧固螺栓11。实施例2一种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如图1-3所示,包括有汽车引擎盖本体1、连接件2、压缩缸3、第一活塞4、活动杆5、固定杆6、软管7、空心管8、套管9、固定套10、紧固螺栓11、第二活塞12、滑杆14、第一弹簧15、梯形块16和固定装置17,汽车引擎盖本体1后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连接件2,压缩缸3为两个,压缩缸3分别安装于汽车引擎盖本体1顶部左右两侧,压缩缸3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4,第一活塞4前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5,活动杆5前端贯穿压缩缸3前侧中部固接有固定杆6,左侧压缩缸3后侧面左部与右侧压缩缸3后侧右部都连接有可使水流动的软管7,软管7与压缩缸3内连通,可将汽车引擎盖本体1支撑住的空心管8为两个,空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包括有汽车引擎盖本体、连接件、压缩缸、第一活塞、活动杆、固定杆、软管和空心管,汽车引擎盖本体后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连接件,压缩缸为两个,压缩缸分别安装于汽车引擎盖本体顶部左右两侧,压缩缸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前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活动杆前端贯穿压缩缸前侧中部固接有固定杆,左侧压缩缸后侧面左部与右侧压缩缸后侧右部都连接有可使水流动的软管,软管与压缩缸内连通,可将汽车引擎盖本体支撑住的空心管为两个,空心管分别铰接在汽车引擎盖本体顶部左右两侧中部,左侧空心管右侧面前侧与左侧软管尾端连接,右侧空心管左侧面前侧与右侧软管尾端连接,空心管与软管内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套管、固定套、紧固螺栓、第二活塞、滑杆、第一弹簧、梯形块和固定装置,空心管后侧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通孔,滑杆位于通孔内,滑杆后端固接有梯形块,空心管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后侧面中部与滑杆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在滑杆上,第一弹簧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活塞后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空心管内后侧面固定连接,套管套在空心管上与其配合,套管与梯形块之间设有可将空心管固定的固定装置,压缩缸外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固定套,活动杆位于固定套内,右侧固定套左侧中部与左侧固定套右侧中部都设有可将活动杆固定的紧固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包括有汽车引擎盖本体、连接件、压缩缸、第一活塞、活动杆、固定杆、软管和空心管,汽车引擎盖本体后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连接件,压缩缸为两个,压缩缸分别安装于汽车引擎盖本体顶部左右两侧,压缩缸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前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动杆,活动杆前端贯穿压缩缸前侧中部固接有固定杆,左侧压缩缸后侧面左部与右侧压缩缸后侧右部都连接有可使水流动的软管,软管与压缩缸内连通,可将汽车引擎盖本体支撑住的空心管为两个,空心管分别铰接在汽车引擎盖本体顶部左右两侧中部,左侧空心管右侧面前侧与左侧软管尾端连接,右侧空心管左侧面前侧与右侧软管尾端连接,空心管与软管内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套管、固定套、紧固螺栓、第二活塞、滑杆、第一弹簧、梯形块和固定装置,空心管后侧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通孔,滑杆位于通孔内,滑杆后端固接有梯形块,空心管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后侧面中部与滑杆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在滑杆上,第一弹簧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活塞后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空心管内后侧面固定连接,套管套在空心管上与其配合,套管与梯形块之间设有可将空心管固定的固定装置,压缩缸外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固定套,活动杆位于固定套内,右侧固定套左侧中部与左侧固定套右侧中部都设有可将活动杆固定的紧固螺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掀起的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有支杆、第一导套、卡杆、滑轨、滑块和卡齿,梯形块左右两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军
申请(专利权)人:廖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