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军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99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提供需要设计一件简单操作实现轮毂表面上漆,方便固定轮毂,自动上料,自动解锁轮毂,方便接料并且自动传送轮毂的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包括有:底座,底座上部中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电机,第一支撑架上部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放置组件,底座上部一侧设有放置组件;浸泡组件,底座上部中间,第一电机输出轴和第一支撑架之间设有浸泡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皮带轮和传送皮带转动,从而带动轮毂向右移动至出料板上,轮毂顺着出料板滑下,达到自动接料并辅助传送轮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轮胎的轮毂,是指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轮毂在制作完成后,为了美观和实用性考虑,需要为其表面进行上漆处理。现有的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技术,一般需要两人配合完成,一人手动将未上漆的轮毂移动至装有漆料的容器内,让漆料浸泡轮毂,上漆完毕后,另一人手动将轮毂移出容器,此过程首先手动将其放入漆料内,十分耗费人力,不断反复地将轮毂移动至漆料位置,上料的效率低下,最后将轮毂取出,还需要另外一人配合,浪费人力,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漆料可能飞溅到人身上。因此,需要设计一件简单操作实现轮毂表面上漆,方便固定轮毂,自动上料,自动解锁轮毂,方便接料并且自动传送轮毂的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手动移动轮毂上漆,反复手动上料,手动取出轮毂,浪费人力,效率低下,漆料飞溅至人身上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需要设计一件简单操作实现轮毂表面上漆,方便固定轮毂,自动上料,自动解锁轮毂,方便接料并且自动传送轮毂的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包括有:底座,底座上部中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电机,第一支撑架上部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放置组件,底座上部一侧设有放置组件;浸泡组件,底座上部中间,第一电机输出轴和第一支撑架之间设有浸泡组件;抓取组件,浸泡组件上设有抓取组件。进一步说明,放置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架,底座上部一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放置板,第二支撑架上部之间连接有放置板;挡板,放置板上部连接有挡板。进一步说明,浸泡组件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电机输出轴一侧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支撑架上部一侧也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传动皮带,第一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活动块,传动皮带一侧连接有活动块;第一连杆,活动块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撑架上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支撑架上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位于第二连杆下侧;储液框,底座上部中间连接有储液框。进一步说明,抓取组件包括有:第三支撑架,第一连杆下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与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相互配合;第一弹簧,第三支撑架与第一连杆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在第一连杆;第一导向杆,第三支撑架下部四角内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杆;第一楔形块,第一导向杆内侧均连接有第一楔形块;第二弹簧,第一楔形块与第三支撑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第一导向杆上。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下压组件,下压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架中部外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二导向杆,第一支撑杆上部上下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向杆;第二楔形块,两侧第二导向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与第三支撑架相互配合;第三弹簧,第二楔形块与第一支撑杆之间均上下对称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套在第二导向杆上。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进料组件,进料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架上部一侧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杆;进料框,第二支撑杆上部一侧之间连接有进料框;第四连杆,放置板下部滑动式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弹簧,第四连杆一侧与放置板之间对称连接有第四弹簧;推杆,第四连杆上部一侧对称连接有推杆,推杆与第三支撑架相互配合;第三导向杆,第四连杆下部中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导向杆;第五弹簧,第三导向杆下侧与第四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套在第三导向杆上;第三楔形块,第三导向杆上侧连接有第三楔形块。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解锁组件,解锁组件包括有:第五连杆,第一楔形块上部均连接有第五连杆;转盘,第五连杆上侧之间滑动式配合有转盘;第三支撑杆,第二连杆一侧下部外侧均连接有第三支撑杆;第四楔形块,第三支撑杆下部内侧均连接有第四楔形块,第四楔形块与第一楔形块相互配合。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出料组件,出料组件包括有:第四支撑架,底座上部连接有第四支撑架;第二电机,第四支撑架上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四支撑杆,底座上部一侧对称连接有第四支撑杆,底座上部一侧还连接有第四支撑杆,该第四支撑杆位于前述第四支撑杆一侧;第二皮带轮,一侧第四支撑杆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电机输出轴一侧也连接有第二皮带轮,该第二皮带轮与一侧第四支撑杆转动式连接;传送皮带,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送皮带;出料板,底座上部一侧连接有出料板,出料板与传送皮带一侧相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支撑架移动至最左侧,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楔形块向右移动,从而推动第三支撑架向下移动,达到自动推动第三支撑架向下移动的效果,方便轮毂的固定。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支撑架向右移动,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三楔形块向右移动,从而推动新的轮毂向右移动至放置板上最右侧,达到自动上料的效果,节省人力,提高上漆效率。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楔形块向右移动至与第四楔形块配合,推动前后两侧第一楔形块向外侧移动,带动转盘逆时针转动,推动左右两侧第一楔形块向外侧移动,将轮毂松开,达到自动解锁轮毂的效果,更加方便省力。4、本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皮带轮和传送皮带转动,从而带动轮毂向右移动至出料板上,轮毂顺着出料板滑下,达到自动接料并辅助传送轮毂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1:底座,2:第一支撑架,3:第一电机,4:放置组件,41:第二支撑架,42:放置板,43:挡板,5:浸泡组件,51:第一皮带轮,52:传动皮带,53:活动块,54:第一连杆,55:第二连杆,56:第三连杆,57:储液框,6:抓取组件,61:第三支撑架,62:第一导向杆,63:第一楔形块,64:第一弹簧,65:第二弹簧,7:下压组件,71:第一支撑杆,72:第二导向杆,73:第二楔形块,74:第三弹簧,8:进料组件,81:第二支撑杆,82:进料框,83:第四连杆,84:推杆,85:第四弹簧,86:第三导向杆,87:第三楔形块,88:第五弹簧,9:解锁组件,91:第五连杆,92:转盘,93:第三支撑杆,94:第四楔形块,10:出料组件,101:第四支撑架,102:第二电机,103:第四支撑杆,104:第二皮带轮,105:传送皮带,106:出料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n底座(1),底座(1)上部中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n第一电机(3),第一支撑架(2)上部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n放置组件(4),底座(1)上部一侧设有放置组件(4);/n浸泡组件(5),底座(1)上部中间,第一电机(3)输出轴和第一支撑架(2)之间设有浸泡组件(5);/n抓取组件(6),浸泡组件(5)上设有抓取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
底座(1),底座(1)上部中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
第一电机(3),第一支撑架(2)上部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
放置组件(4),底座(1)上部一侧设有放置组件(4);
浸泡组件(5),底座(1)上部中间,第一电机(3)输出轴和第一支撑架(2)之间设有浸泡组件(5);
抓取组件(6),浸泡组件(5)上设有抓取组件(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其特征是,放置组件(4)包括有:
第二支撑架(41),底座(1)上部一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支撑架(41);
放置板(42),第二支撑架(41)上部之间连接有放置板(42);
挡板(43),放置板(42)上部连接有挡板(43)。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其特征是,浸泡组件(5)包括有:
第一皮带轮(51),第一电机(3)输出轴一侧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1),第一支撑架(2)上部一侧也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1);
传动皮带(52),第一皮带轮(51)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52);
活动块(53),传动皮带(52)一侧连接有活动块(53);
第一连杆(54),活动块(53)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杆(54);
第二连杆(55),第一支撑架(2)上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杆(55);
第三连杆(56),第一支撑架(2)上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三连杆(56),第三连杆(56)位于第二连杆(55)下侧;
储液框(57),底座(1)上部中间连接有储液框(57)。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其特征是,抓取组件(6)包括有:
第三支撑架(61),第一连杆(54)下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支撑架(61),第三支撑架(61)与第二连杆(55)和第三连杆(56)相互配合;
第一弹簧(64),第三支撑架(61)与第一连杆(54)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4),第一弹簧(64)套在第一连杆(54);
第一导向杆(62),第三支撑架(61)下部四角内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杆(62);
第一楔形块(63),第一导向杆(62)内侧均连接有第一楔形块(63);
第二弹簧(65),第一楔形块(63)与第三支撑架(6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65),第二弹簧(65)套在第一导向杆(62)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用轮胎轮毂表面上漆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压组件(7),下压组件(7)包括有:
第一支撑杆(71),第二支撑架(41)中部外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1);
第二导向杆(72),第一支撑杆(71)上部上下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向杆(72);
第二楔形块(73),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军
申请(专利权)人:廖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