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984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泡装置,包括消泡罐,消泡罐的顶端设有进液口,在消泡罐内并位于进液口的正下方固定有消泡球,消泡球包括球形体以及分布在球形体上的第一刺针,在消泡球的下方设有第一斜板,第一斜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不均匀分布的第二刺针,第一斜板的一端靠近消泡球,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消泡罐的侧壁形成有第一漏液口,在第一漏液口的下方设有消泡转轴,消泡转轴包括轴体、分布在轴体上的第三刺针、以及驱动轴体旋转的旋转电机,在消泡转轴的下方设有第二斜板,第二斜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不均匀分布的第四刺针,第二斜板的一端靠近消泡转轴,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消泡罐的侧壁形成有第二漏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简单,消泡可靠。

foam g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泡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镀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镀液的消泡装置。
技术介绍
电镀液在混合完毕后可能会产生气泡,如果直接将带有气泡的电镀液进行封装可能会影响封装的效率,如果静止电镀液而使其消泡完成再封装,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现有的消泡设备一般是在釜体内设置消泡的搅拌桨来实现消泡,消泡的程度不够,最后还需要离心处理,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消泡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单个设备可以实现较为可靠的消泡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消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消泡罐,所述消泡罐的顶端设有进液口,在所述消泡罐内并位于所述进液口的正下方固定有消泡球,所述消泡球包括球形体以及分布在所述球形体上的第一刺针,在所述消泡球的下方设有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不均匀分布的第二刺针,所述第一斜板的一端靠近所述消泡球,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消泡罐的侧壁形成有第一漏液口,在所述第一漏液口的下方设有消泡转轴,所述消泡转轴包括轴体、分布在所述轴体上的第三刺针、以及驱动所述轴体旋转的旋转电机,在所述消泡转轴的下方设有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不均匀分布的第四刺针,所述第二斜板的一端靠近所述消泡转轴,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消泡罐的侧壁形成有第二漏液口。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漏液口的下方设有消泡网筛。进一步的,还包括风力消泡系统,所述风力消泡系统包括设于通风管以及连接在所述通风管上的风机,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从所述第二斜板的下端对应的位置处将风通入所述消泡罐中,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连通在所述消泡罐的与消泡球的对应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刺针的密集程度小于所述第四刺针的密集程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刺针的密集程度从高往低逐渐增大,所述第四刺针的密集程度从高往低也逐渐增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消泡球进行初始消泡,能够将一些泡沫刺破,而后通过第一斜板逐渐消泡,再通过消泡转轴进一步消泡,此时电镀液的泡沫已经消除得差不多,可能仍然带有一些微型的泡沫,通过第三斜板可基本上彻底消泡,得到可靠的电镀液,便于封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消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消泡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消泡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消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消泡罐10,所述消泡罐10的顶端设有进液口11,在所述消泡罐10内并位于所述进液口的正下方固定有消泡球20,所述消泡球20包括球形体21以及分布在所述球形体21上的第一刺针22,在所述消泡球的20下方设有第一斜板30,所述第一斜板30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不均匀分布的第二刺针31,所述第一斜板30的一端靠近所述消泡球20,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消泡罐10的侧壁形成有第一漏液口32,在所述第一漏液口32的下方设有消泡转轴40,所述消泡转轴40包括轴体41、分布在所述轴体41上的第三刺针42,以及驱动所述轴体41旋转的旋转电机43,在所述消泡转轴40的下方设有第二斜板50,所述第二斜板50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不均匀分布的第四刺针51,所述第二斜板50的一端靠近所述消泡转轴40,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消泡罐10的侧壁形成有第二漏液口52。本技术通过消泡球20进行初始消泡,能够将一些泡沫刺破,而后通过第一斜板30逐渐消泡,再通过消泡转轴40进一步消泡,此时电镀液的泡沫已经消除得差不多,可能仍然带有一些微型的泡沫,通过第三斜板50可基本上彻底消泡,得到可靠的电镀液,便于封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漏液口52的下方设有消泡网筛60,通过消泡网筛60可以对电镀液彻底消泡。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风力消泡系统70,所述风力消泡系统70包括设于通风管71以及连接在所述通风管71上的风机72,所述通风管71的一端从所述第二斜板50的下端对应的位置处将风通入所述消泡罐10中,所述通风管71的另一端连通在所述消泡罐10的与消泡球20的对应位置,风机72启动,风流与液流对流,能够将滞留在刺针上的泡沫进一步地被吹破或者被刺针刺破,可避免刺针上留有泡沫。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刺针31的密集程度小于所述第四刺针51的密集程度,逐渐提高刺针刺破泡沫的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刺针31的密集程度从高往低逐渐增大,所述第四刺针51的密集程度从高往低也逐渐增大,同样的,每一斜板都可以逐渐提高刺针刺破泡沫的能力。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包含”和词语“具有/包括”及其变形,用于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数值、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值、步骤、部件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的一些特征,为阐述清晰,分别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结合于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相反,本技术的一些特征,为简要起见,仅在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单独或以任何合适的组合于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消泡罐,所述消泡罐的顶端设有进液口,在所述消泡罐内并位于所述进液口的正下方固定有消泡球,所述消泡球包括球形体以及分布在所述球形体上的第一刺针,在所述消泡球的下方设有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不均匀分布的第二刺针,所述第一斜板的一端靠近所述消泡球,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消泡罐的侧壁形成有第一漏液口,在所述第一漏液口的下方设有消泡转轴,所述消泡转轴包括轴体、分布在所述轴体上的第三刺针、以及驱动所述轴体旋转的旋转电机,在所述消泡转轴的下方设有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不均匀分布的第四刺针,所述第二斜板的一端靠近所述消泡转轴,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消泡罐的侧壁形成有第二漏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消泡罐,所述消泡罐的顶端设有进液口,在所述消泡罐内并位于所述进液口的正下方固定有消泡球,所述消泡球包括球形体以及分布在所述球形体上的第一刺针,在所述消泡球的下方设有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不均匀分布的第二刺针,所述第一斜板的一端靠近所述消泡球,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消泡罐的侧壁形成有第一漏液口,在所述第一漏液口的下方设有消泡转轴,所述消泡转轴包括轴体、分布在所述轴体上的第三刺针、以及驱动所述轴体旋转的旋转电机,在所述消泡转轴的下方设有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不均匀分布的第四刺针,所述第二斜板的一端靠近所述消泡转轴,一端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顺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