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海深专利>正文

一种绿豆粉智能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50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豆粉智能加工机,包括:底座,上表面开设加工口;一电源开关;一旋转电机,装设于底座内侧;一转轴,与旋转电机传动连接;一加工台;至少一块加热盘;至少一块主控板,设置于底座内侧;一开关电源,设置于底座内;一支撑框,架设于底座上表面;一支架,架设于支撑框;一支撑架,架设于支撑框;一驱动杆;一滑杆;一滑块,套设于滑杆;一驱动电机,架设于支撑架,与驱动杆连接;一连接板,与滑块连接;一支撑板,与滑块连接;两支杆,架设于支撑架上表面;一浆料容器,架设于两支杆之间;一出浆管;一出粉刷,包括刷杆及刷头。所述加工机用智能加工代替传统人工,使绿豆粉具有最佳口感并可大规模生产。

An Intelligent Processing Machine for Mung Bean Flou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豆粉智能加工机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绿豆粉智能加工机。
技术介绍
绿豆粉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种当地特色美食,色泽淡绿,入口爽滑细腻,味道鲜美,地道朴实。绿豆粉,因为是用绿豆,大米,绿色蔬菜制作而成,所以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抑菌,抗过敏和开胃健脾等作用。至今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是,人们在除夕夜才会推制的美食,现在的绿豆粉已经广泛走向少数民族的餐桌。绿豆粉是土家人喜爱的传统美食,每日清晨,土家人都喜欢来上一碗。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招待客人,绿豆粉也成为土家人的首选。有些出门在外的家乡人,想念绿豆粉,却不能及时的享用。现有的土家绿豆粉制作过程,包括“泡、磨、烙、”三道传统工序:第一道工序“泡”。先将上好的大米洗净,加入一定比例的绿豆,在清水中浸泡一天。绿豆与大米的比例有讲究,绿豆少了无味,多了则不劲道。第二道工序“磨”。待米粒稍稍变软,就用大石磨磨成浆。常常是老人用木勺将米和绿豆一勺一勺地添进磨眼里,年轻人则双手扶磨搭,前仰后合地重复着简单的动作,一圈一圈地转动磨盘,乳白的浆就从磨缝里慢慢流出来了。第三道工序“烙”。烙绿豆粉通常是在老灶上,灶上的大锅直径约有1米。灶边的木凳上放着大盆浆汁,女人套着袖笼,系着围裙,先将大铁锅涂满菜油,在漏斗里盛满浆汁,然后晃动着手臂,在大铁锅里旋转着画近乎同心的圆。一圈圈圆画好了,把木制的大锅盖盖在铁锅上,焖上大约半分钟,绿豆粉就熟了,热腾腾地散发着清香。用竹刷把轻轻一撩,丝丝缕缕的绿豆粉被卷起来放进大竹簸箕里,绿豆粉成品就出来了。然而,传统的绿豆粉加工工艺,以人工为主,劳动量大,人工成本高,且加工、生产效率低。对于绿豆粉加工,公开号为CN2066993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气式绿豆粉条机,属于粉条机
,在现有的粉条机基础上将所述机架分为架体、动力区、热力区和灶面,在热力区内设有电气装置,动力区与热力区之间设有灶台板,电气装置设置在灶台板上;所述电气装置为电热管,所述热力区内的电热管的周边设有环状集热罩,下方设有保温石棉,平底旋转锅为保温平底旋转锅;其有益效果是可以随意调节火量,在烘烤时可放慢平底锅转速,减小电热管的发热量,使热量均匀、缓速分布在平底锅底面上的三角形槽内,这样可以使绿豆粉条均匀烤熟,而又不会烤糊。然而,该专利所提供的绿豆粉条机,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手动将打好的浆料导入平底旋转锅内,容易出现涂覆不均匀的情况,且智能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豆粉智能加工机及其安装方法,解决传统手工加工难、加工慢、技术要求高以及加工设备需要手动倒浆且智能化程度不高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绿豆粉智能加工机,所述加工机用智能加工代替传统人工,解放人们重复繁琐的劳动,可精确控制加工的温度使绿豆粉具有最佳口感,由原来的蜂窝煤加热变为电加热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污染,增强绿豆粉成品的美观性并可大规模生产。具体地,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绿豆粉智能加工机,所述加工机包括:底座,为一箱体,水平放置,上表面开设有一加工口,底座一侧侧壁上间隔开设有电源接口及开关接口;一电源开关,装设于所述底座开关接口,外部电源通过所述开关接口与电源开关输入端电连接;一旋转电机,装设于所述底座内侧;一转轴,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侧,下端与所述旋转电机传动连接,上端对应所述底座加工口;一加工台,架设于所述转轴上端面并嵌设于加工口内,加工台上表面形状与所述加工口形状相配合,形成加工绿豆粉的加工平面,加工台与转轴上端面连接,旋转电机驱动转轴带动加工台加工平面旋转;至少一块加热盘,内置电加热丝,架设于所述底座内侧上部并位于加工台下方,形成对加工台的加热;至少一块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侧,所述旋转电机与主控板通信连接;一开关电源,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开关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开关输出端电连接,开关电源输出端分别与一第一继电器输入端以及一第二继电器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板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开关输出端及电加热丝电连接,主控板通过第二继电器实现对第一继电器的控制;一支撑框,水平放置,沿底座上表面外周架设于底座上表面,支撑框宽度方向一侧边沿底座上表面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至底座上表面外侧,支撑框宽度方向该侧边与其相邻的底座上表面侧边之间形成一用于出粉的空隙;一支架,竖直架设于所述支撑框靠近所述空隙一端的宽度方向侧边上;一支撑架,竖直架设于所述支撑框远离空隙一端的宽度方向侧边上;一驱动杆,沿底座长度方向架设于底座上方,驱动杆一端架设于支架内侧上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支撑架内侧上部;一滑杆,沿底座长度方向架设于底座上方并平行设置于驱动杆下方,滑杆一端架设于支架内侧中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支撑架内侧中部;一滑块,沿滑杆长度方向滑动套设于滑杆上,滑块上表面凸设有一连接部,滑块通过该连接部滑动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一驱动电机,架设于所述支撑架高度方向远离支架一面,驱动电机输出端与驱动杆传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传动连接部带动滑块沿滑杆长度方向滑移,所述驱动电机与主控板通信连接;一连接板,竖直设置,上端与所述滑块相对支撑架一端侧壁下部连接;一支撑板,竖直设置,上端与所述滑块相对支架一端侧壁下部连接;两支杆,分别竖直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表面两端;一用于存放绿豆粉浆料的浆料容器,为一罐体,竖直架设于两支杆之间,浆料容器上表面开设进浆口,底面开设出浆口;一出浆管,一端端口连接于所述浆料容器出浆口,另一端端口内设置有一喷浆头,出浆管靠近喷浆头一端侧壁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板表面,所述喷浆头喷嘴位于所述加工台加工平面上方;一出粉刷,包括竖直设置的刷杆及连接于刷杆下端的刷头,出粉刷刷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刷头贴附于所述加工台加工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的数量为2个,包括电机主控板和控制主控板,所述电机主控板输出端分别与旋转电机和驱动电机通信连接、输入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控板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输入端电连接,控制主控板通过第二继电器实现对第一继电器的控制;底座上表面靠近加工台加工平面的位置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主控板通信连接,形成对加工平面温度的监控;所述滑块侧壁中部沿滑块长度方向开设有一贯穿滑块的滑孔,滑块通过该滑孔滑动套设于滑杆上。进一步地,加工机还包括一复位开关,设置于所述滑杆靠近支撑架一端端部,复位开关相对连接板一端通信连接有一触碰传感器,对应地,所述连接板相对复位开关一面凸设有一触碰凸块,所述复位开关和驱动电机分别与控制主控板通信连接,控制主控板形成对复位开关开闭的监测,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杆传动滑块沿滑杆长度方向滑移至滑杆设置触碰传感器一端,触碰凸块触碰触碰传感器并关闭复位开关至闭合状态,触碰传感器传输触碰信号至控制主控板,实现滑块的复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长度方向两侧边对应底座上表面的位置分别沿支撑框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盖板,盖板长度方向一侧边与支撑框长度方向侧边之间通过合页旋转连接,形成盖板沿支撑框的翻转,盖板长度方向另一侧边位于所述加工台加工平面上方,两盖板位于加工平面上方的长度方向两侧边之间留有一缝隙,所述出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豆粉智能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包括:底座(100),为一箱体,水平放置,上表面开设有一加工口(101),底座(100)一侧侧壁上间隔开设有电源接口(102)及开关接口(103);一电源开关(1),装设于所述底座(100)开关接口(103),外部电源通过所述开关接口(103)与电源开关(1)输入端电连接;一旋转电机(2),装设于所述底座(100)内侧;一转轴(3),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100)内侧,下端与所述旋转电机(2)传动连接,上端对应所述底座(100)加工口(101);一加工台(4),架设于所述转轴(3)上端面并嵌设于加工口(101)内,加工台(4)上表面形状与所述加工口(101)形状相配合,形成加工绿豆粉的加工平面(41),加工台(4)与转轴(3)上端面连接,旋转电机(2)驱动转轴(3)带动加工台(4)加工平面(41)旋转;至少一块加热盘(5),内置电加热丝(51),架设于所述底座(100)内侧上部并位于加工台(4)下方,形成对加工台(4)的加热;至少一块主控板(2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内侧,所述旋转电机(2)与主控板(200)通信连接;一开关电源(6),设置于所述底座(100)内,开关电源(6)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开关(1)输出端电连接,开关电源(6)输出端分别与一第一继电器(61)输入端以及一第二继电器(62)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板(200)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62)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61)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开关(1)输出端及电加热丝(51)电连接,主控板(200)通过第二继电器(62)实现对第一继电器(61)的控制;一支撑框(7),水平放置,沿底座(100)上表面外周架设于底座(100)上表面,支撑框(7)宽度方向一侧边沿底座(100)上表面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至底座(100)上表面外侧,支撑框(7)宽度方向该侧边与其相邻的底座(100)上表面侧边之间形成一用于出粉的空隙(71);一支架(8),竖直架设于所述支撑框(7)靠近所述空隙(71)一端的宽度方向侧边上;一支撑架(9),竖直架设于所述支撑框(7)远离空隙(71)一端的宽度方向侧边上;一驱动杆(10),沿底座(100)长度方向架设于底座(100)上方,驱动杆(10)一端架设于支架(8)内侧上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支撑架(9)内侧上部;一滑杆(11),沿底座(100)长度方向架设于底座(100)上方并平行设置于驱动杆(10)下方,滑杆(11)一端架设于支架(8)内侧中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支撑架(9)内侧中部;一滑块(12),沿滑杆(11)长度方向滑动套设于滑杆(11)上,滑块(12)上表面凸设有一连接部(121),滑块(12)通过该连接部(121)滑动套设于所述驱动杆(10)上;一驱动电机(13),架设于所述支撑架(9)高度方向远离支架(8)一面,驱动电机(13)输出端与驱动杆(10)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3)驱动驱动杆(10)转动,驱动杆(10)传动连接部(121)带动滑块(12)沿滑杆(11)长度方向滑移,所述驱动电机(13)与主控板(200)通信连接;一连接板(14),竖直设置,上端与所述滑块(12)相对支撑架(9)一端侧壁下部连接;一支撑板(15),竖直设置,上端与所述滑块(12)相对支架(8)一端侧壁下部连接;两支杆(16),分别竖直架设于所述支撑架(9)上表面两端;一用于存放绿豆粉浆料的浆料容器(17),为一罐体,竖直架设于两支杆(16)之间,浆料容器(17)上表面开设进浆口(171),底面开设出浆口(172);一出浆管(18),一端端口连接于所述浆料容器(17)出浆口(172),另一端端口内设置有一喷浆头(181),出浆管(18)靠近喷浆头(181) 一端侧壁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板(14)表面,所述喷浆头(181)喷嘴(182)位于所述加工台(4)加工平面(41)上方;一出粉刷(19),包括竖直设置的刷杆(191)及连接于刷杆(191)下端的刷头(192),出粉刷(19)刷杆(19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5)上,刷头(192)贴附于所述加工台(4)加工平面(4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豆粉智能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包括:底座(100),为一箱体,水平放置,上表面开设有一加工口(101),底座(100)一侧侧壁上间隔开设有电源接口(102)及开关接口(103);一电源开关(1),装设于所述底座(100)开关接口(103),外部电源通过所述开关接口(103)与电源开关(1)输入端电连接;一旋转电机(2),装设于所述底座(100)内侧;一转轴(3),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100)内侧,下端与所述旋转电机(2)传动连接,上端对应所述底座(100)加工口(101);一加工台(4),架设于所述转轴(3)上端面并嵌设于加工口(101)内,加工台(4)上表面形状与所述加工口(101)形状相配合,形成加工绿豆粉的加工平面(41),加工台(4)与转轴(3)上端面连接,旋转电机(2)驱动转轴(3)带动加工台(4)加工平面(41)旋转;至少一块加热盘(5),内置电加热丝(51),架设于所述底座(100)内侧上部并位于加工台(4)下方,形成对加工台(4)的加热;至少一块主控板(2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内侧,所述旋转电机(2)与主控板(200)通信连接;一开关电源(6),设置于所述底座(100)内,开关电源(6)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开关(1)输出端电连接,开关电源(6)输出端分别与一第一继电器(61)输入端以及一第二继电器(62)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板(200)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62)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61)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开关(1)输出端及电加热丝(51)电连接,主控板(200)通过第二继电器(62)实现对第一继电器(61)的控制;一支撑框(7),水平放置,沿底座(100)上表面外周架设于底座(100)上表面,支撑框(7)宽度方向一侧边沿底座(100)上表面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至底座(100)上表面外侧,支撑框(7)宽度方向该侧边与其相邻的底座(100)上表面侧边之间形成一用于出粉的空隙(71);一支架(8),竖直架设于所述支撑框(7)靠近所述空隙(71)一端的宽度方向侧边上;一支撑架(9),竖直架设于所述支撑框(7)远离空隙(71)一端的宽度方向侧边上;一驱动杆(10),沿底座(100)长度方向架设于底座(100)上方,驱动杆(10)一端架设于支架(8)内侧上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支撑架(9)内侧上部;一滑杆(11),沿底座(100)长度方向架设于底座(100)上方并平行设置于驱动杆(10)下方,滑杆(11)一端架设于支架(8)内侧中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支撑架(9)内侧中部;一滑块(12),沿滑杆(11)长度方向滑动套设于滑杆(11)上,滑块(12)上表面凸设有一连接部(121),滑块(12)通过该连接部(121)滑动套设于所述驱动杆(10)上;一驱动电机(13),架设于所述支撑架(9)高度方向远离支架(8)一面,驱动电机(13)输出端与驱动杆(10)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3)驱动驱动杆(10)转动,驱动杆(10)传动连接部(121)带动滑块(12)沿滑杆(11)长度方向滑移,所述驱动电机(13)与主控板(200)通信连接;一连接板(14),竖直设置,上端与所述滑块(12)相对支撑架(9)一端侧壁下部连接;一支撑板(15),竖直设置,上端与所述滑块(12)相对支架(8)一端侧壁下部连接;两支杆(16),分别竖直架设于所述支撑架(9)上表面两端;一用于存放绿豆粉浆料的浆料容器(17),为一罐体,竖直架设于两支杆(16)之间,浆料容器(17)上表面开设进浆口(171),底面开设出浆口(172);一出浆管(18),一端端口连接于所述浆料容器(17)出浆口(172),另一端端口内设置有一喷浆头(181),出浆管(18)靠近喷浆头(181)一端侧壁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板(14)表面,所述喷浆头(181)喷嘴(182)位于所述加工台(4)加工平面(41)上方;一出粉刷(19),包括竖直设置的刷杆(191)及连接于刷杆(191)下端的刷头(192),出粉刷(19)刷杆(19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5)上,刷头(192)贴附于所述加工台(4)加工平面(4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粉智能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200)的数量为2个,包括电机主控板(201)和控制主控板(202),所述电机主控板(201)输出端分别与旋转电机(2)和驱动电机(13)通信连接、输入端与所述开关电源(6)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控板(202)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62)输入端电连接,控制主控板(202)通过第二继电器(62)实现对第一继电器(61)的控制;底座(100)上表面靠近加工台(4)加工平面(41)的位置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20),该温度传感器(20)与所述控制主控板(202)通信连接,形成对加工平面(41)温度的监控;所述滑块(12)侧壁中部沿滑块(12)长度方向开设有一贯穿滑块(12)的滑孔(120),滑块(12)通过该滑孔(120)滑动套设于滑杆(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豆粉智能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加工机还包括一复位开关(300),设置于所述滑杆(11)靠近支撑架(9)一端端部,复位开关(300)相对连接板(14)一端通信连接有一触碰传感器,对应地,所述连接板(14)相对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深
申请(专利权)人:姜海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