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304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属于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机的风扇和转轴不是活动装配,装配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电机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伸出端盖一且该端盖一和动力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轴承一,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的端盖二且该端盖二和动力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轴承二,转子与动力输出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定子固定在外套筒的内壁上并处于转子的外侧与转子间隙配合,动力输出轴伸出端盖二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风冷的风扇,且端盖二上设置有过风孔,风扇和动力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能使风扇和动力输出轴同步旋转的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风扇固定于动力输出轴上,为轴向活动装配,装配精度要求低,生产成本较低。

A Kind of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
本技术属于工业设备
,涉及一种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在工业领域中很普遍使用的一种动力装置,电机工作时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机整体温度大幅上升,系统各组件能耗增加,效率降低,严重者甚至烧毁电机,所以电机的散热非常重要。现有,常用的降温方式是在电机上增加散热风叶,然而散热风叶通常通过花键或卡键固定在转轴上,其生产成本加好,加工装卸效率较慢。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CN203926128U”所公开的一种导风式电机散热风叶,包括其中部的转盘,所述转盘固定于电机转轴上,转盘外部前方设置圆形挡板,在转盘和圆形挡板之间设有出风叶片,其所述出风叶片形状为扇形,能在横向上延长其风道,所述圆形挡板上设有通风口,以便热量尽快通过通风口排出电机外部,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在上述的专利中,该转盘固定于电机转轴上,不是活动装配,装配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装卸效率较低,还有该风叶为平板叶,产生的风量很小,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装配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电机。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机,包括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外套筒和用于封闭外套筒两端的端盖一、端盖二,所述的外套筒内设置有定子、转子和动力输出轴,所述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的端盖一且该端盖一和动力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轴承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的端盖二且该端盖二和动力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轴承二,所述的转子与动力输出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所述的定子固定在外套筒的内壁上并处于转子的外侧与转子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伸出端盖二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风冷的风扇,且所述的端盖二上设置有过风孔,所述的风扇和动力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能使风扇和动力输出轴同步旋转的装配结构。本电机风扇和动力输出轴之间通过装配结构活动装配,装配精度要求较低,装配、拆卸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能大大提高装配效率。在上述的一种电机中,所述的风扇包括连接套、与连接套一体式铝制结构的弧形风叶。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通过风扇本身吸热散热,散热效果好,还有该风叶为弧形风叶,能大幅度的提高风叶的散热效率。在上述的一种电机中,所述的装配结构包括动力输出轴的端部具有缩径形成轴向台阶的穿设部且该穿设部的外端的外周壁上具有外螺纹,所述的风扇通过连接套套设在穿设部上并通过螺帽轴向抵靠固定,所述的连接套的内端面与所述的轴向台阶轴向抵靠、所述的连接套的外端面与所述的螺帽轴向抵靠固定且该两者之间具有能增加连接套和螺帽轴向抵靠摩擦力的橡胶圈一。通过轴向增加摩擦的力方式将风扇固定在动力输出轴上,装配要求较低,生产成本低。在上述的一种电机中,所述的连接套和轴向台阶之间还设置有能增加连接套和轴向台阶轴向抵靠摩擦力的橡胶圈二。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加风扇的连接套和轴向台阶的轴向摩擦力,使风扇固定在动力输出轴并能与动力输出轴同步旋转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在上述的一种电机中,所述的端盖二上还设置有风罩,所述的风罩上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槽且该连接槽内设置有平面轴承,所述的动力输出轴伸出端盖二的一端穿过所述的连接套穿设至所述的连接槽中并轴向抵靠在所述的平面轴承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动力输出轴旋转更加平稳,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机的优点为:风扇固定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为轴向活动装配,装配精度要求低,生产成本较低,生产装卸效率较高,还有风扇为一体式铝制结构的弧形风叶,产生的风量较大,散热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电机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圆圈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外套筒;2、端盖一;3、端盖二;4、定子;5、转子;6、动力输出轴;7、轴承一;8、轴承二;9、过风孔;10、连接套;11、弧形风叶;12、螺帽;13、橡胶圈一;14、橡胶圈二;15、风罩;16、平面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电机主要由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外套筒1和用于封闭外套筒1两端的端盖一2、端盖二3组成,外套筒1内设置有定子4、转子5和动力输出轴6,动力输出轴6的一端伸出所述的端盖一2且该端盖一2和动力输出轴6之间设置有轴承一7,动力输出轴6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的端盖二3且该端盖二3和动力输出轴6之间设置有轴承二8,转子5与动力输出轴6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定子4固定在外套筒1的内壁上并处于转子5的外侧与转子5间隙配合,动力输出轴6伸出端盖二3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风冷的风扇,且端盖二3上设置有过风孔9;在实际制造时,该风扇主要由连接套10、与连接套10一体式铝制结构的弧形风叶11组成。风扇和动力输出轴6之间设置有能使风扇和动力输出轴6同步旋转的装配结构;在实际制造时,该装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动力输出轴6的端部具有缩径形成轴向台阶的穿设部且该穿设部的外端的外周壁上具有外螺纹,风扇通过连接套10套设在穿设部上并通过螺帽12轴向抵靠固定,连接套10的内端面与轴向台阶轴向抵靠、连接套10的外端面与螺帽12轴向抵靠固定且该两者之间具有能增加连接套10和螺帽12轴向抵靠摩擦力的橡胶圈一13,连接套10和轴向台阶之间还设置有能增加连接套10和轴向台阶轴向抵靠摩擦力的橡胶圈二14。在实际制造时,该端盖二3上还设置有风罩15,风罩15上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槽且该连接槽内设置有平面轴承16,动力输出轴6伸出端盖二3的一端穿过连接套10穿设至连接槽中并轴向抵靠在所述的平面轴承16上。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包括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外套筒(1)和用于封闭外套筒(1)两端的端盖一(2)、端盖二(3),所述的外套筒(1)内设置有定子(4)、转子(5)和动力输出轴(6),所述的动力输出轴(6)的一端伸出所述的端盖一(2)且该端盖一(2)和动力输出轴(6)之间设置有轴承一(7),所述的动力输出轴(6)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的端盖二(3)且该端盖二(3)和动力输出轴(6)之间设置有轴承二(8),所述的转子(5)与动力输出轴(6)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所述的定子(4)固定在外套筒(1)的内壁上并处于转子(5)的外侧与转子(5)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6)伸出端盖二(3)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风冷的风扇,且所述的端盖二(3)上设置有过风孔(9),所述的风扇和动力输出轴(6)之间设置有能使风扇和动力输出轴(6)同步旋转的装配结构;风扇包括连接套(10)、与连接套(10)一体式铝制结构的弧形风叶(11);所述的装配结构包括动力输出轴(6)的端部具有缩径形成轴向台阶的穿设部且该穿设部的外端的外周壁上具有外螺纹,所述的风扇通过连接套(10)套设在穿设部上并通过螺帽(12)轴向抵靠固定,所述的连接套(10)的内端面与所述的轴向台阶轴向抵靠、所述的连接套(10)的外端面与所述的螺帽(12)轴向抵靠固定且该两者之间具有能增加连接套(10)和螺帽(12)轴向抵靠摩擦力的橡胶圈一(13);所述的连接套(10)和轴向台阶之间还设置有能增加连接套(10)和轴向台阶轴向抵靠摩擦力的橡胶圈二(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包括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外套筒(1)和用于封闭外套筒(1)两端的端盖一(2)、端盖二(3),所述的外套筒(1)内设置有定子(4)、转子(5)和动力输出轴(6),所述的动力输出轴(6)的一端伸出所述的端盖一(2)且该端盖一(2)和动力输出轴(6)之间设置有轴承一(7),所述的动力输出轴(6)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的端盖二(3)且该端盖二(3)和动力输出轴(6)之间设置有轴承二(8),所述的转子(5)与动力输出轴(6)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所述的定子(4)固定在外套筒(1)的内壁上并处于转子(5)的外侧与转子(5)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6)伸出端盖二(3)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风冷的风扇,且所述的端盖二(3)上设置有过风孔(9),所述的风扇和动力输出轴(6)之间设置有能使风扇和动力输出轴(6)同步旋转的装配结构;风扇包括连接套(10)、与连接套(10)一体式铝制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华福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鑫诺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