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移动电缆连接孔的电缆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28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控制领域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电缆连接孔的电缆桥架,包括的桥架本体,所述桥架本体设置有若干段分桥架,相邻的分桥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桥架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在桥架本体的下侧;所述桥架本体的两侧分别位于固定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电缆连接桥架,所述电缆连接桥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设置在两侧的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分别错开设置;所述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包括电缆连接孔及其连接轨道;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以任意移动的电缆连接孔以便于实现对桥架本体中放置的电缆进行连通,避免电缆被过度弯折,提高工作效率。

A Cable Bridge Frame with Movable Cable Connection Ho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移动电缆连接孔的电缆桥架
本技术涉及电气控制领域内一种具有可移动电缆连接孔的电缆桥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缆桥架分为槽式、托盘式和梯架式、网格式等结构,由支架、托臂和安装附件等组成;可以独立架设,也可以敷设在各种建筑物和管廊支架上,体现结构简单、造型美观、配置灵活和维修方便等特点,全部零件均需进行镀锌处理,安装在建筑物外露天的桥架,如果是在邻近海边或属于腐蚀区,则材质必须具有防腐、耐潮气、附着力好,耐冲击强度高的物性特点;但是在常年累月的工作生产中,一般企业需要改造或者增加设备,铺设在桥架中的电缆越来越多,这样会导致在桥架在接口处不利于进行放置,有时候甚至会损坏电缆或者桥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移动电缆连接孔的电缆桥架,该技术通过可以任意移动的电缆连接孔以便于实现对桥架本体中放置的电缆进行连通,避免电缆被过度弯折,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电缆连接孔的电缆桥架,包括的桥架本体,所述桥架本体设置有若干段分桥架,相邻的分桥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桥架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在桥架本体的下侧;所述桥架本体的两侧分别位于固定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电缆连接桥架,所述电缆连接桥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设置在两侧的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分别错开设置;所述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包括电缆连接孔及其连接轨道。本技术工作时,首先根据施工要求将若干组分桥架拼接起来,然后再安装放置到固定机构上,安装的时候,直接将电缆连接桥架与固定机构之间连接固定;然后在桥架本体上放置若干组电缆,在需要将电缆临时穿出来的时候,只需要将该电缆穿过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即可,同时可以根据电缆桥架内放置的电缆数量来调节电缆连接孔的高度及其前后距离,这样方便穿过电缆,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通过可以任意移动的电缆连接孔以便于实现对桥架本体中放置的电缆进行连通,避免电缆被过度弯折,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电缆连接孔便于进行上下前后移动;所述电缆连接孔设置在电缆连接桥架的两侧,每个电缆连接孔均配合设置有一组连接轨道,所述电缆连接桥架的两侧呈镂空形状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电缆连接孔能够在轨道上进行移动;所述连接轨道包括横向轨道和纵向轨道;所述横向轨道和纵向轨道交叉呈十字形设置;所述电缆连接孔设置在横向轨道和纵向轨道中心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电缆连接孔顺畅的进行上下及其前后移动;所述电缆连接孔的最外侧绕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与电缆连接孔之间绕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横向轨道贯通设置,所述第二导轨与纵向轨道贯通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便于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进行产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采用软性材料制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其中,1桥架本体、2分桥架、3固定机构、4电缆连接桥架、5纵向轨道、6横向轨道、7第一导轨、8第二导轨、9电缆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电缆连接孔的电缆桥架,包括的桥架本体1,所述桥架本体1设置有若干段分桥架2,相邻的分桥架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桥架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设置在桥架本体1的下侧;所述桥架本体1的两侧分别位于固定机构3的上方设置有电缆连接桥架4,所述电缆连接桥架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设置在两侧的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分别错开设置;所述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包括电缆连接孔9及其连接轨道;所述电缆连接孔9设置在电缆连接桥架4的两侧,每个电缆连接孔9均配合设置有一组连接轨道,所述电缆连接桥架4的两侧呈镂空形状设置;所述连接轨道包括横向轨道6和纵向轨道5;所述横向轨道6和纵向轨道5交叉呈十字形设置;所述电缆连接孔9设置在横向轨道6和纵向轨道5中心位置;所述电缆连接孔9的最外侧绕有第一导轨7,第一导轨7与电缆连接孔9之间绕有第二导轨8;所述第一导轨7与横向轨道6贯通设置,所述第二导轨8与纵向轨道5贯通设置;所述第一导轨7和第二导轨8采用软性材料制成。本技术工作时,首先根据施工要求将若干组分桥架2拼接起来,然后再安装放置到固定机构3上,安装的时候,直接将电缆连接桥架4与固定机构3之间连接固定锁紧;然后在桥架本体1上放置若干组电缆,在需要将电缆临时穿出来的时候,只需要将该电缆穿过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的电缆连接孔9即可,同时可以根据电缆桥架内放置的电缆数量来调节电缆连接孔9的上下高度及其前后距离,在调节上下高度的时候,纵向轨道5沿着第二导轨8可以实现上下移动,横向轨道6沿着第一导轨7可以实现左右移动;这样方便穿过电缆,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移动电缆连接孔的电缆桥架,包括的桥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本体设置有若干段分桥架,相邻的分桥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桥架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在桥架本体的下侧;所述桥架本体的两侧分别位于固定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电缆连接桥架,所述电缆连接桥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设置在两侧的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分别错开设置;所述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包括电缆连接孔及其连接轨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移动电缆连接孔的电缆桥架,包括的桥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本体设置有若干段分桥架,相邻的分桥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桥架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在桥架本体的下侧;所述桥架本体的两侧分别位于固定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电缆连接桥架,所述电缆连接桥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设置在两侧的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分别错开设置;所述移动电缆连接孔组件包括电缆连接孔及其连接轨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电缆连接孔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孔设置在电缆连接桥架的两侧,每个电缆连接孔均配合设置有一组连接轨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祝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鸿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