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204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包括向上凸起的弧形按键部和多个支撑脚;所述弧形按键部的俯视图呈圆形,切面图呈弧形,所述弧形按键部凹陷的一侧设有导电触点;所述支撑脚均匀设于所述弧形按键部的圆周边沿;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按键部的中部设有透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采用四个支撑脚对称设置进行支撑,弧形按键部采用圆形结构,改善了弹片的使用手感及使用寿命,基于此种结构设计,更有利于弹片下压时的自由形变。

A high performance switching shrapnel with four-legged central perf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
本技术涉及按键
,具体地,涉及一种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
技术介绍
金属弹片,广泛用于电器,电子产品开关,是传统的按键开关必不可少的配件,一方面可保持用户按压时的手感,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导通电路连接的作用,可起到良好的开关启用和控制作用。随着金属弹片的广泛应用,对于其寿命和使用手感要求越来越高,有时一个弹片的损坏,可能使得整个产品都必须更换,极大影响了体验感并且造成浪费,目前,已有产品外形设计为四方形结构,当开关往下按压需要实现导通时,弹片的功能区域不利于自由形变,因为结构原因,使用手感也不是很好。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手感更佳的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手感更佳的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其弧形按键部采用圆形结构,改善了弹片的使用手感及使用寿命,基于此种结构设计,更有利于弹片下压时的自由形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包括向上凸起的弧形按键部和多个支撑脚;所述弧形按键部的俯视图呈圆形,切面图呈弧形,所述弧形按键部凹陷的一侧设有导电触点;所述支撑脚均匀设于所述弧形按键部的圆周边沿;所述弧形按键部的中部设有透光孔。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按键部的圆周边沿向下弯折成一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俯视图呈一圆环形,所述弹性部低端的直径大于高端的直径;所述支撑脚设于所述弹性部低端的圆周边沿。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低端的圆周边沿向外延伸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俯视图呈一圆环形;所述支撑脚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圆周边沿,所述连接部向外弯折形成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平行设置,均与水平面平行。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向外倾斜设置,所述连接部的高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低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按键部的弧形凸起的最高点与所述固定部的垂直距离H1为0.40mm~0.50mm。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固定部的垂直距离H2为0.15mm~0.25mm。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按键部的俯视图的直径D1为4.95mm~5.05mm;所述弹性部的俯视图的直径D2为5.67mm~5.75mm。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孔的直径D3为2.25mm~2.3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采用四个支撑脚对称设置进行支撑,其弧形按键部采用圆形结构,经冲压成型后形成自然半球体状,改善了弹片的使用手感及使用寿命,基于此种结构设计,更有利于弹片下压时的自由形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的切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的性能测试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弧形按键部1,透光孔11,弹性部12,支撑部13,支撑脚2,连接部21,固定部2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和图2,一种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包括向上凸起的弧形按键部1和多个支撑脚2。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俯视图呈圆形,切面图呈弧形,所述弧形按键部1凹陷的一侧设有导电触点(图中未显示)。所述支撑脚2均匀设于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圆周边沿。具体地,所述支撑脚2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中部设有透光孔11。所述透光孔11的直径D3为2.25mm~2.35mm,优选地,所述直径D3为2.30mm。通过设于所述弧形按键部1凹陷的一侧的所述导电触点,使得在按压所述弧形按键部1时,实现电路的导通,松开则断开电路。传统的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整体呈正方形或类正方形,由于结构原因,当开关往下按压时,弹片的功能区域不利于自由形变,需要使用比较大的力气才能按压成功。本技术在设计上采用圆形或类圆形设计,并采用支撑脚均匀对称支撑,经冲压成型后形成自然半球体状,使其所述形成的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切面图呈弧形,改善了弹片的使用手感和使用寿命,并且更有利于下压时的自由形变。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圆周边沿向下弯折成一弹性部12,所述弹性部12的俯视图呈一圆环形,所述弹性部12低端的直径大于高端的直径;所述支撑脚2设于所述弹性部12低端的圆周边沿。通过所述支撑脚2和所述弹性部12的相互作用,使得在按压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时,能向下产生弹性形变,松开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时,能起到复位的作用。其中,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俯视图的直径D1为4.95mm~5.05mm,优选地,所述直径D1为5.00mm。所述弹性部12的俯视图的直径D2为5.67mm~5.75mm,优选地,所述直径D2为5.7mm。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12低端的圆周边沿向外延伸一支撑部13,所述支撑部13的俯视图呈一圆环形。所述支撑脚2包括连接部21和固定部22,所述连接部21设于所述支撑部13的圆周边沿,所述连接部21向外弯折形成所述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与所述支撑部13平行设置,均与水平面平行。通过所述固定部22可以将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进行固定。具体地,所述连接部21向外倾斜设置,所述连接部21的高端与所述支撑部13连接,所述连接部21的低端与所述固定部22连接。其中,所述支撑部13和所述固定部22的垂直距离H2为0.15mm~0.25mm,优选地,所述垂直距离H2为0.20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弧形凸起的最高点与所述固定部22的垂直距离H1为0.40mm~0.50mm,优选地,所述垂直距离H1为0.45mm。优选地,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的材质为SUS301。参照图3,在图3中,CP:弹片操作力,CL:弹片回复力,S:行程,弹片感触率CK=(CP-CL)/CP×100%。本技术的弹片操作力CP为230±30gf,弹片回复力CL为89±11gf,感触率CK为60%±10%。本技术所述的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通过采用四个支撑脚2对称设置进行支撑,并且其弧形按键部1采用圆形结构,经冲压成型后形成自然半球体状,改善了弹片的使用手感及使用寿命,基于此种结构设计,更有利于弹片下压时的自由形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包括向上凸起的弧形按键部(1)和多个支撑脚(2);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俯视图呈圆形,切面图呈弧形,所述弧形按键部(1)凹陷的一侧设有导电触点;所述支撑脚(2)均匀设于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圆周边沿;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中部设有透光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包括向上凸起的弧形按键部(1)和多个支撑脚(2);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俯视图呈圆形,切面图呈弧形,所述弧形按键部(1)凹陷的一侧设有导电触点;所述支撑脚(2)均匀设于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圆周边沿;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中部设有透光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按键部(1)的圆周边沿向下弯折成一弹性部(12),所述弹性部(12)的俯视图呈一圆环形,所述弹性部(12)低端的直径大于高端的直径;所述支撑脚(2)设于所述弹性部(12)低端的圆周边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脚中心穿孔高性能开关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12)低端的圆周边沿向外延伸一支撑部(13),所述支撑部(13)的俯视图呈一圆环形;所述支撑脚(2)包括连接部(21)和固定部(22),所述连接部(21)设于所述支撑部(13)的圆周边沿,所述连接部(21)向外弯折形成所述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与所述支撑部(13)平行设置,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钲博罗金勇周文练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汇机精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