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004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包括底板、下模板、上模板、以及顶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凸台,底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水平气缸,第一水平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第一辅助压块;上模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配重块,第一配重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胶块;所述上模板上对应第一配重块处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能够对待检测的手机壳快速装夹和定位,有助于保证麦克风腔体气密性检测的精度。

A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Tool for Microphone Cavity of Mobile Phon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
本技术涉及治具领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
技术介绍
手机壳麦克风腔体的质量如果有缺陷则直接影响手机麦克风的效果,因此手机壳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麦克风腔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音频检测的方式来检测麦克风腔体的气密性,而实际检测时,需要对手机壳进行定位。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治具,功能强大,稳定性强。在密闭场测试情况下,对麦克风腔体的检测效率高。主要测试手机壳麦克风腔体通过密封不良,例如多贴背胶,泡棉偏位,堵孔,漏撕离心膜,防水透气膜破损等。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气密性检测的装夹效率一般的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下模板、上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上的顶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手机壳的第一凸台,底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水平气缸,第一水平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第一辅助压块;上模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配重块,第一配重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胶块;所述上模板上对应第一配重块处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的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中,底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第二辅助压块;上模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配重块,第二配重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胶块;所述上模板上对应第二配重块处设置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的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中,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均为为阶梯孔,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的外形与所述阶梯孔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的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中,所述下模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凸台,底板上对应第二凸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水平气缸和第四水平气缸,上模板上对应第二凸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配重块和第四配重块;第三配重块底部设置有第三胶块;第四配重块底部设置有第四胶块。所述的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中,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定位块。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相比现有技术,所述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用于能够快速地对待检测的手机壳进行装夹和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各个配重块因自重压在手机壳上,避免了手机壳在检测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外力而导致变形,确保了检测的精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的立体图,图中未示出顶板。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的立体图,图中未示出顶板和上模板。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中,第一配重块和第一胶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文中所述“第一”、“第二”是用于区分相同类型的部件名称,以便于阐述,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所述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上的下模板2、上模板3、以及设置在上模板上的顶板4,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手机壳(图中未示出)的第一凸台21,底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水平气缸51,第一水平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第一辅助压块511;上模板上3对应第一凸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配重块61,第一配重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胶块611;所述上模板上对应第一配重块处设置有第一导向孔(与第一胶块的位置对应)。实际使用时,第一胶块中设置有精密发声元件和精密收音元件(图中未示出),用于对主麦克风腔体进行检测。有些手机壳有两个麦克风腔体(即:主麦克风腔体和副麦克风腔体),分别设置在手机壳的两端,相应地,本技术可以作如下改进:底板上1对应第一凸台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水平气缸52,第二水平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第二辅助压块521;上模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配重块62,第二配重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胶块(图中观察不到);所述上模板上对应第二配重块处设置有第二导向孔。即,实际使用时,第二胶块中也设置有精密发声元件和精密收音元件,用于对副麦克风腔体进行检测。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均为为阶梯孔,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的外形与所述阶梯孔的形状相适应。阶梯孔的下段尺寸较小,对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从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中滑出。本技术可以进一步作如下改进:所述下模板上2还设置有第二凸台22,底板上对应第二凸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水平气缸53和第四水平气缸54,上模板上对应第二凸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配重块63和第四配重块64;第三配重块底部设置有第三胶块(图中观察不到);第四配重块底部设置有第四胶块(图中观察不到)。上述设置使得所述治具具备“双工位”的功能,有益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实际使用时,第三胶块和第四胶块中均设置有精密发声元件和精密收音元件(图中未示出)。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21和第二凸台22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定位块(标号分别为211,212,221和222),实际使用时,手机壳上对应定位块处分别设置有定位孔,用于对手机壳进行定位,避免检测时,手机壳发生位移。优选地,下模板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孔(图中未示出),上模板的底部对应地设置有数量相等的定位柱(图中未示出),上模板盖在下模板上时,上模板的定位柱插入下模板对应的定位孔中。便于使用时上模板能够准确。快速地盖在下模板上。图4中仅画出了第一配重块和第一胶块的示意图,由于第二配重块和第二胶块,第三配重块和第三胶块,以及第四配重块和第四胶的结构均与图4一样,因此不重复画出。实际使用时,每个胶块中的精密发声元件和精密收音元件与外部的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如工控机等)连接,将待检测的手机壳放置在下模板的凸台上,将上模板盖在下模板上。第一水平气缸活塞杆伸出,第一辅助压块对准手机壳的主麦克风腔体的外侧;第二水平气缸活塞杆伸出,第二辅助压块对准手机壳的主麦克风腔体的外侧。第一配重块因自重压在手机壳上对应主麦克风腔体的内侧处,第二配重块因自重压在手机壳上对应副麦克风腔体的内侧处。精密发声元件发出音频信号至听筒腔中,然后被精密收音元件接收到并反馈至控制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的频率曲线可以判断该听筒腔的气密性是否合格。为了便于理解,前文提到了控制终端,但是控制终端本身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由于第二凸台和第一凸台上手机壳的检测方式一样,此处不作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请求保护的是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的结构本身,不在于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机程序或检测方法。实际使用时检测对象并不限定与手机壳,即使将其用于其他类似的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壳体的麦克风腔体的检测,亦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能够快速地对待检测的手机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下模板、上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上的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手机壳的第一凸台,底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水平气缸,第一水平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第一辅助压块;上模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配重块,第一配重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胶块;所述上模板上对应第一配重块处设置有第一导向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下模板、上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上的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手机壳的第一凸台,底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水平气缸,第一水平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第一辅助压块;上模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配重块,第一配重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胶块;所述上模板上对应第一配重块处设置有第一导向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麦克风腔体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底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第二辅助压块;上模板上对应第一凸台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配重块,第二配重块的底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宣杨冬杨聪良黄宇湘杨东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伟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