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钻互不干扰的组合滑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734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挖钻互不干扰的组合滑动平台,它设置在钻装锚机组的挖掘工作臂一侧或两侧的行走机构和连接架上,组合滑动平台包括相对固定在行走机构和连接架上的导向座,导向座内具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表面上设置有上导轨、下导轨和侧导轨,在导向槽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在导向槽中间设置有侧导向轮,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通过支撑板与钻装锚机组的移动小车底板固定相连,侧导向轮通过悬臂轴与钻装锚机组的移动小车底板固定相连,导向座上设置有齿条,齿条与移动小车上能旋转驱动的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更紧凑,操作更方便,到不干扰,不仅可提高施工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省施工费用,且还可提高生产安全性。

A Composite Sliding Platform with Non-interference of Drilling and Dr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钻互不干扰的组合滑动平台
本技术涉及钻装(锚)机组平台,尤其是涉及一种在进行巷道掘进作业时,钻臂(凿岩钻臂或锚杆钻臂)可以在这种组合滑动平台上前后移动,保证钻臂或挖掘工作臂分别工作时互不干扰的钻装机组专用的组合滑动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在煤矿或非煤矿山的巷道掘进施工中,所使用的钻装(锚)机组,钻孔臂或锚杆臂大多是采用油缸或多级油缸推动钻臂安装座前后移动,钻臂座与平台采用机床式滑动导轨面连接,由于液压油缸的长度尺寸都比较大,因此这种导轨前后移动距离不大(与同等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平台相比较),加上导轨面的润滑油增加和保持困难,颗粒状污物容易粘在导轨面上造成磨损而导致使用寿命短,且日常维护保养次数多且烦琐;另外还有少部分钻装机采用在平台前端增加一个回转机构,通过回转达到让开挖掘工作臂作业范围的目的,这种结构的平台在巷道内操作要求高,且容易与巷道侧面的管道或线缆等发生干涉,造成管道或线缆等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钻装(锚)机组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臂分别固定在挖掘工作臂两侧,钻臂和挖掘工作臂分别工作时互不干扰,且不会与巷道侧面的管道或线缆等发生干涉的组合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钻互不干扰的组合滑动平台,它设置在钻装锚机组的挖掘工作臂(2)一侧或两侧的行走机构(8)和连接架上,其特征是:所述组合滑动平台(6)包括对称固定在行走机构和连接架上的导向座(27),所述导向座内具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表面上设置有上导轨(26)、下导轨(30)和侧导轨(28),在导向槽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能与上导轨、下导轨接触的前导向轮(16)和后导向轮(13),在导向槽中间设置有与侧导轨接触的侧导向轮(14),所述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通过支撑板(31)与钻装锚机组的移动小车底板(25)固定相连,所述侧导向轮通过悬臂轴(24)与钻装锚机组的移动小车底板固定相连,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齿条(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钻互不干扰的组合滑动平台,它设置在钻装锚机组的挖掘工作臂(2)一侧或两侧的行走机构(8)和连接架上,其特征是:所述组合滑动平台(6)包括对称固定在行走机构和连接架上的导向座(27),所述导向座内具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表面上设置有上导轨(26)、下导轨(30)和侧导轨(28),在导向槽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能与上导轨、下导轨接触的前导向轮(16)和后导向轮(13),在导向槽中间设置有与侧导轨接触的侧导向轮(14),所述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通过支撑板(31)与钻装锚机组的移动小车底板(25)固定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晔王俊友龚良发桂永麟邓娅杰蒋善云陈香云刘艳陈君桥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蓝翔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