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线机的气动控制压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61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捻线机压辊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捻线机的气动控制压辊机构,包括设置在罗拉处的多个压辊,还包括设置在罗拉后侧的支架、支撑压辊的曲臂,曲臂中部与支架活动配合,曲臂前端延伸至罗拉上侧,所述的压辊固定于曲臂前端,曲臂后端延伸至支架后侧与支架后侧设置的驱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驱动曲臂后端做上下运动,实现曲臂前端带动压辊做靠近/远离罗拉运动气动控制,效率高,且实现单锭单控,提高生产效率。

Pneumatic Control Roller Pressing Mechanism of Twi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捻线机的气动控制压辊机构
本技术属于捻线机压辊机构
,具体涉及捻线机的气动控制压辊机构。
技术介绍
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捻线经罗拉引向锭子,绕设在锭子上,在罗拉引线的过程中,罗拉上部设有压线的压辊,压辊压覆在捻线上,保证捻线的捻度。捻线机有多个锭子,多个锭子对应多个压辊,现有的压辊均通过一根轴统一的人工控制,所有的压辊的状态同步,一旦某个锭子绕线中出故障,所有的压辊均要脱离罗拉,降低生产效率,人工操控的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捻线机的气动控制压辊机构,气动控制,效率高,且实现单锭单控,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捻线机的气动控制压辊机构,包括设置在罗拉处的多个压辊,还包括设置在罗拉后侧的支架、支撑压辊的曲臂,曲臂中部与支架活动配合,曲臂前端延伸至罗拉上侧,所述的压辊固定于曲臂前端,曲臂后端延伸至支架后侧与支架后侧设置的驱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驱动曲臂后端做上下运动,实现曲臂前端带动压辊做靠近/远离罗拉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曲臂数目、设置位置与压辊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包括立杆、立杆顶端的横杆,所述的曲臂与横杆活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曲臂后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拉杆,拉杆的顶端与曲臂后端连接,拉杆的底端与驱动部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部件为竖向设置的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向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多个压辊通过气动控制,控制的效率更高,并且单个压辊间控制相互独立,可同步或异步动作,通用性强,实现单锭单控,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气动控制,节省人工,消除人工操作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压辊,2为支架,21为横杆,22为立杆,3为曲臂,4为气缸,5为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捻线机的气动控制压辊机构,包括设置在罗拉处的多个压辊1,还包括设置在罗拉后侧的支架2、支撑压辊1的S型曲臂3,曲臂3中部与支架1活动配合,曲臂3的前端延伸至罗拉的上侧,压辊1固定于曲臂1的前端,曲臂3的后端延伸至支架2后侧,曲臂3后端处设有竖向的拉杆5,拉杆5的上端与曲臂3铰接,拉杆5的下端与气缸4向上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曲臂3的数目与压辊5的数目一致,设置位置前后对应,气缸4通过拉杆5控制曲臂3的后端上下运动,曲臂3的前端则以中部与支架1活动连接处为轴做上下翻转运动,实现曲臂3带动压辊1做靠近/远离罗拉的运动,拉杆5的设置使曲臂与气缸间具有动作空间,便于与捻线机的其他机构配合,提高捻线机的结构紧凑型,气缸4控制曲臂3后端向上运动,曲臂3前端带动压辊1压覆在罗拉的表面,实现对捻线的压覆,气缸4控制曲臂3后端向下运动,曲臂3前端带动压辊1从罗拉的表面脱离,气动控制,节省人工,效率高,可实现远程控制,每个压辊1对应一个气缸、曲臂,实现单锭单控,可实现使单个或多个锭子处的压辊的控制,控制的形式灵活,当某个锭子工位处故障,可单独控制,其他工作正常运转,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气缸控制便于实现远程智能操控,促使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支架2包括设置在罗拉4后侧的横杆21、支撑横杆21的立杆,曲臂21的中部与横杆21杆身活动连接,横杆21沿罗拉的走向设置,使压辊曲臂与锭子工位一一对应,便于实现单锭单控。实施例2:参照图2,捻线机的气动控制压辊机构,包括设置在罗拉处的多个压辊1,还包括设置在罗拉后侧的支架2、支撑压辊1的S型曲臂3,曲臂3中部与支架1活动配合,曲臂3的前端延伸至罗拉的上侧,压辊1固定于曲臂1的前端,曲臂3的后端延伸至支架2后侧与支架2后侧设置的气缸4向上的输出端连接,曲臂3的数目与压辊5的数目一致,设置位置前后对应,气缸4驱动曲臂3的后端上下运动,曲臂3的前端则以中部与支架1活动连接处为轴做上下翻转运动,实现曲臂3带动压辊1做靠近/远离罗拉的运动,气缸4控制曲臂3后端向上运动,曲臂3前端带动压辊1压覆在罗拉的表面,实现对捻线的压覆,气缸4控制曲臂3后端向下运动,曲臂3前端带动压辊1从罗拉的表面脱离,气动控制,节省人工,效率高,可实现远程控制,每个压辊1对应一个气缸、曲臂,实现单锭单控,可实现使单个或多个锭子处的压辊的控制,控制的形式灵活,当某个锭子工位处故障,可单独控制,其他工作正常运转,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支架2包括设置在罗拉4后侧的横杆21、支撑横杆21的立杆,曲臂21的中部与横杆21杆身活动连接,横杆21沿罗拉的走向设置,使压辊曲臂与锭子工位一一对应,便于实现单锭单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捻线机的气动控制压辊机构,包括设置在罗拉处的多个压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罗拉后侧的支架、支撑压辊的曲臂,曲臂中部与支架活动配合,曲臂前端延伸至罗拉上侧,所述的压辊固定于曲臂前端,曲臂后端延伸至支架后侧与支架后侧设置的驱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驱动曲臂后端做上下运动,实现曲臂前端带动压辊做靠近/远离罗拉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捻线机的气动控制压辊机构,包括设置在罗拉处的多个压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罗拉后侧的支架、支撑压辊的曲臂,曲臂中部与支架活动配合,曲臂前端延伸至罗拉上侧,所述的压辊固定于曲臂前端,曲臂后端延伸至支架后侧与支架后侧设置的驱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驱动曲臂后端做上下运动,实现曲臂前端带动压辊做靠近/远离罗拉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捻线机的气动控制压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臂数目、设置位置与压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留芳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宏双纺机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