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057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泥烘干装置,包括提升机、与提升机上方出料口对应的烘干箱、设置在烘干箱收料管上的收料阀门、与烘干箱收料管的收料口对应的收料袋、设置在烘干箱循环管上的循环阀门、设置在烘干箱内部的烘干格栅、分别设置在烘干格栅两侧的蒸汽阀门和疏水器、与疏水器连通的软管、与软管连通的热水收集箱、与热水收集箱连通的溢流管,烘干箱循环管的出口与提升机底部的入料口对应。本装置对湿化污泥进行烘干处理,使其含水率降低,再外运到有资质的厂家进行处理,减少企业污泥处理费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Sludge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烘干装置
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将压滤后污泥中水分去除的装置,属于冷轧薄板行业污水处理后对污泥进行烘干的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冷轧薄板企业产生的污水在经过压滤之后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再转运到具有相关资质的厂家进行处理,而污泥中携带大量的水分如果不分离的话会给企业增加大笔的处理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烘干装置,通过此装置对湿化污泥进行烘干处理,使其含水率降低,再外运到有资质的厂家进行处理,减少企业污泥处理费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烘干装置,包括提升机、与提升机上方出料口对应的烘干箱、设置在烘干箱收料管上的收料阀门、与烘干箱收料管的收料口对应的收料袋、设置在烘干箱循环管上的循环阀门、设置在烘干箱内部的烘干格栅、分别设置在烘干格栅两侧并与烘干格栅连通的蒸汽阀门和疏水器、与疏水器连通的软管、与软管连通的热水收集箱、与热水收集箱连通的溢流管,烘干箱循环管的出口与提升机底部的入料口对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烘干箱内部设有多层倾斜筛网,且筛网目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加,烘干格栅与位于最下方的筛网对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筛网倾斜角度为30-5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烘干格栅为无缝钢管制成。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烘干箱包括竖直设置的烘干部、与烘干部连通并呈收拢状的收拢部、与收拢部连通的排出部,筛网和烘干格栅均设置在烘干部内且烘干格栅位于烘干部的底部,收料阀门和循环阀门均设置在排出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收拢部为锥形。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排出部包括与收拢部的聚集口均倾斜连通的收料管和循环管,收料阀门和循环阀门分别设置在收料管和循环管上,收料管和循环管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均为30-6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对湿化污泥进行烘干处理,使其含水率降低,再外运到有资质的厂家进行处理,减少企业污泥处理费用。烘干箱内设有的多层倾斜筛网,并且筛网目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加长污泥烘干时间,并且逐步减少污泥颗粒大小;烘干格栅采用无缝钢管加工、焊接制成,减少污泥在烘干格栅上的堆积;热水收集箱的主要作用是预加热待烘干污泥。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装简便,可极大降低企业污泥处理费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提升机,2、烘干箱,3、收料袋,4、收料阀门,5、循环阀门,6、烘干格栅,7、蒸汽阀门,8、疏水器,9、软管,10、热水收集箱,11、溢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烘干装置,参见图1,包括提升机1、与提升机1上方出料口对应的烘干箱2、设置在烘干箱2收料管上的收料阀门4、与烘干箱2收料管的收料口对应的收料袋3、设置在烘干箱2循环管上的循环阀门5、设置在烘干箱2内部的烘干格栅6、分别设置在烘干格栅6两侧并与烘干格栅6连通的蒸汽阀门7和疏水器8、与疏水器8连通的软管9、与软管9连通的热水收集箱10、与热水收集箱10连通的溢流管11,烘干箱2循环管的出口与提升机1底部的入料口对应,热水收集箱10的主要作用是预加热待烘干污泥。烘干箱2内部设有多层倾斜筛网,且筛网目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加长污泥烘干时间,并且逐步减少污泥颗粒大小。烘干格栅6与位于最下方的筛网对应。筛网倾斜角度为30-50°,如为45°。烘干格栅6为无缝钢管加工、焊接制成,减少污泥在烘干格栅6上的堆积。烘干箱2包括竖直设置的烘干部、与烘干部连通并呈收拢状的收拢部、与收拢部连通的排出部,筛网和烘干格栅6均设置在烘干部内且烘干格栅6位于烘干部的底部,也就是烘干格栅6安装在烘干箱2中下方;收料阀门4和循环阀门5均设置在排出部。收拢部为锥形,如圆锥形或棱锥形,聚集收拢效果良好。排出部包括与收拢部的聚集口均倾斜连通的收料管和循环管,收料阀门4和循环阀门5分别设置在收料管和循环管上,收料管和循环管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均为30-60°,本实施例为30°。使用时,先将待烘干污泥铺放到热水收集箱10上进行预加热,开启提升机1,打开蒸汽阀门7及循环阀门5,将一定量的预加热好污泥缓慢装入提升机1右下侧入料口,污泥从提升机1上方出料口进入烘干箱2,经过多层筛网滚落,通过烘干格栅6,落到烘干箱2底部,经循环阀门5滚落进提升机1左下收料口,进行往复循环,同时蒸汽冷凝水通过疏水器8、金属软管9进入热水收集箱10,对下一批次的污泥进行预加热,热水收集箱10水满溢流管11外排,待污泥含水率达标后,打开收料阀门4、关闭蒸汽阀门7及循环阀门5,使污泥滚落进收料袋3,完成后关闭收料阀门4,打开蒸汽阀门7及循环阀门5,进行下一批次的污泥烘干过程。收集袋3装满之后移走,放入下一个收集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机(1)、与提升机(1)上方出料口对应的烘干箱(2)、设置在烘干箱(2)收料管上的收料阀门(4)、与烘干箱(2)收料管的收料口对应的收料袋(3)、设置在烘干箱(2)循环管上的循环阀门(5)、设置在烘干箱(2)内部的烘干格栅(6)、分别设置在烘干格栅(6)两侧并与烘干格栅(6)连通的蒸汽阀门(7)和疏水器(8)、与疏水器(8)连通的软管(9)、与软管(9)连通的热水收集箱(10)、与热水收集箱(10)连通的溢流管(11),烘干箱(2)循环管的出口与提升机(1)底部的入料口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机(1)、与提升机(1)上方出料口对应的烘干箱(2)、设置在烘干箱(2)收料管上的收料阀门(4)、与烘干箱(2)收料管的收料口对应的收料袋(3)、设置在烘干箱(2)循环管上的循环阀门(5)、设置在烘干箱(2)内部的烘干格栅(6)、分别设置在烘干格栅(6)两侧并与烘干格栅(6)连通的蒸汽阀门(7)和疏水器(8)、与疏水器(8)连通的软管(9)、与软管(9)连通的热水收集箱(10)、与热水收集箱(10)连通的溢流管(11),烘干箱(2)循环管的出口与提升机(1)底部的入料口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烘干箱(2)内部设有多层倾斜筛网,且筛网目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加,烘干格栅(6)与位于最下方的筛网对应。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铁栓杜春城唐光进郭晓萌李广征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集团衡水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