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056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2:15
本公开提供即使反复进行加热和散热,网状的发热体的电阻值也几乎不变化的致动器装置。本公开的致动器装置具备致动器线、包覆致动器线的侧面且具备多条电热线的网状的发热体、及向网状的发热体供给加热网状的发热体的电力的控制装置。致动器线因加热而收缩,因散热而复原。致动器线的侧面的材料由高分子形成。网状的发热体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接合于致动器线的一端及另一端。在网状的发热体未被加热的情况下,与致动器线的侧面接触。在网状的发热体被加热了的情况下,致动器线收缩,因此网状的发热体从致动器线的侧面向外侧分离。电热线具备绝缘性的弹性线和呈螺旋状地卷绕于弹性线的金属线。

Actuato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致动器装置
本公开涉及致动器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线圈状和非线圈状加捻纳米纤维纱线及聚合物纤维扭转和拉伸致动器。平冈牧等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形成的线圈状聚合物纤维。根据非专利文献1,该线圈状聚合物纤维因加热而收缩,并且因散热而复原。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呈螺旋状地卷绕于线圈状聚合物纤维的电热线。该电热线用于加热线圈状聚合物纤维。专利文献2公开了能够在轴向上收缩的致动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22667号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4733603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21110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059276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6111438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MakiHiraokaet.al.“Power-efficientlow-temperaturewovencoiledfibreactuatorforwearableapplications”ScientificReportsvolume6,Articlenumber:36358(2016)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器装置,具备:致动器线;网状的发热体,其包覆所述致动器线的侧面,并且具备多条电热线;以及控制装置,其向所述网状的发热体供给加热所述网状的发热体的电力,其中,所述致动器线因加热而收缩,而且因散热而复原,所述致动器线的侧面由高分子形成,所述网状的发热体的一端接合于所述致动器线的一端,所述网状的发热体的另一端接合于所述致动器线的另一端,各电热线具备绝缘性的第一弹性线和金属线,所述金属线呈螺旋状地卷绕于所述第一弹性线,在所述网状的发热体未被加热的情况下,所述网状的发热体与所述致动器线的侧面接触,并且在所述网状的发热体被加热了的情况下,所述致动器线收缩,因此所述网状的发热体从所述致动器线的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7 JP 2017-2268361.一种致动器装置,具备:致动器线;网状的发热体,其包覆所述致动器线的侧面,并且具备多条电热线;以及控制装置,其向所述网状的发热体供给加热所述网状的发热体的电力,其中,所述致动器线因加热而收缩,而且因散热而复原,所述致动器线的侧面由高分子形成,所述网状的发热体的一端接合于所述致动器线的一端,所述网状的发热体的另一端接合于所述致动器线的另一端,各电热线具备绝缘性的第一弹性线和金属线,所述金属线呈螺旋状地卷绕于所述第一弹性线,在所述网状的发热体未被加热的情况下,所述网状的发热体与所述致动器线的侧面接触,并且在所述网状的发热体被加热了的情况下,所述致动器线收缩,因此所述网状的发热体从所述致动器线的侧面向外侧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各电热线还具备绝缘性的第二弹性线,所述金属线以S捻的方式被编织,并且所述第二弹性线呈螺旋状地卷绕于呈螺旋状地卷绕有所述金属线的所述第一弹性线,所述第二弹性线以Z捻的方式被编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各电热线还具备绝缘性的第二弹性线,所述金属线以Z捻的方式被编织,并且所述第二弹性线呈螺旋状地卷绕于呈螺旋状地卷绕有所述金属线的所述第一弹性线,所述第二弹性线以S捻的方式被编织。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各电热线呈螺旋状地卷绕于所述致动器线的侧面,并且所述多条电热线被编织,以形成所述网状的发热体。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装置,所述多条电热线以S捻的方式被编织。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装置,所述多条电热线以Z捻的方式被编织。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各电热线具有矩形波的形状,并且具有所述矩形波的形状的所述多条电热线被编织,以形成所述网状的发热体。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装置,各电热线呈螺旋状地卷绕于致动器线的侧面,并且所述多条电热线被编织,以形成所述网状的发热体。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装置,所述致动器线由纤维形成,所述纤维沿其长轴的周围被扭拧,所述纤维被折叠,以具有圆筒状的线圈的形状,所述纤维由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形成,并且满足以下的数学式(I):D/d<1(I)其中,D表示所述圆筒状的线圈的平均直径,并且d表示所述纤维的直径。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装置,所述金属线的拉伸强度与所述金属线的截面积之积比0.27N大且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由利子平冈牧林直毅田头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