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044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续卷装置,包括机架、支撑臂、支撑气缸、压辊组件和用于切断操作的切断组件,所述支撑臂后端通过转轴枢接在机架上,前端悬置在机架外,所述支撑气缸的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机架上,其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的中部,所述压辊组件包括第一摆臂、压辊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摆臂的中部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上,所述压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一摆臂的前端,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第一摆臂的后端,其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上,所述切断组件设置在支撑臂的前端,所述压辊位于切断组件和支撑气缸之间。其可实现新放卷和原放卷的准确、快速、牢固对接,保证生产的连续高效进行。

Re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续卷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续卷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纸或薄膜等幅状材料进行不间断连续生产时,一卷材料放卷完后新放卷如何快速准确的对接上是生产能否高效的关键。由于缺少相应的设备,经常出现新放卷中幅状材料与原放卷材料接不上、接不牢和材料拉伸变形和张力波动等异常,尤其是随着生产线的生产速度越来越快,以上问题越来越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续卷装置,其可实现新放卷和原放卷的准确、快速、牢固对接,保证生产的连续高效进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续卷装置,包括机架、支撑臂、支撑气缸、压辊组件和用于切断操作的切断组件,所述支撑臂后端通过转轴枢接在机架上,前端悬置在机架外,所述支撑气缸的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机架上,其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的中部,所述压辊组件包括第一摆臂、压辊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摆臂的中部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上,所述压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一摆臂的前端,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第一摆臂的后端,其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上,所述切断组件设置在支撑臂的前端,所述压辊位于切断组件和支撑气缸之间。优选的,所述切断组件包括第二摆臂、切刀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摆臂的中部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上,所述切刀设置在第二摆臂的前端,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第二摆臂的后端,其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上。优选的,还包括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设置在第一摆臂的前端,位于压辊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检测件包括固定板和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检测探头,所述固定板固定在第一摆臂的前端。优选的,所述支撑臂为两夹板,所述压辊组件和切断组件设置在两夹板间。优选的,所述第一摆臂为L型或弧形。优选的,所述第二摆臂为L型或弧形。优选的,所述第二摆臂的中部可转动设置有导辊。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当原放卷放卷到一定程度时,调整原放卷和新放卷的位置,使原放卷放出的幅状材料位于本续卷装置和新放卷之间,当需要换卷时,支撑气缸收缩,支撑臂向新放卷靠近,放卷中的幅状材料贴合在压辊上继续放卷,驱动新放卷转动,使其速度与原卷材的放卷速度一致,当粘接头即将转动至离幅状材料最近时,第一气缸迅速顶出,带动压辊将幅状材料压紧在粘接头上,同时,切断件将原放卷上的幅状材料快速切断,即实现卷材的续卷过程,该过程无需停机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经压辊处理后,幅状材料连接牢固,实现新放卷和原放卷的准确、快速、牢固对接,保证生产的连续高效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续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续卷装置使用时的状态图;其中,1为机架、2为支撑臂、21为支撑气缸、31为第一摆臂、32为压辊、33为第一气缸、34为固定板、35为检测探头、41为第二摆臂、42为切刀、43为第二气缸、44为导辊、5为原放卷、6为新放卷、61为粘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较优实施例中一种续卷装置,包括机架1、支撑臂2、支撑气缸21、压辊组件和用于切断操作的切断组件,所述支撑臂2后端通过转轴枢接在机架1上,前端悬置在机架1外,支撑气缸21的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机架1上,支撑气缸21的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2的中部,所述压辊组件包括第一摆臂31、压辊32和第一气缸33,第一摆臂31的中部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2上,压辊32可转动设置在第一摆臂31的前端,第一气缸33的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第一摆臂31的后端,第一气缸33的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2上,所述切断组件设置在支撑臂2的前端,所述压辊32位于切断组件和支撑气缸21之间。本技术中,当原放卷5放卷到一定程度时,调整原放卷5和新放卷6的位置,使原放卷5放出的幅状材料位于本续卷装置和新放卷之间,当需要换卷时,支撑气缸21收缩,支撑臂2向新放卷6靠近,放卷中的幅状材料贴合在压辊32上继续放卷,驱动新放卷6转动,使其速度与原卷材5的放卷速度一致,当粘接头61即将转动至离幅状材料最近时,第一气缸33迅速顶出,带动压辊32将幅状材料压紧在粘接头61上,同时,切断组件将原放卷5上的幅状材料快速切断,即实现卷材的续卷过程,该过程无需停机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经压辊32处理后,幅状材料连接牢固,实现新放卷和原放卷的准确、快速、牢固对接,保证生产的连续高效进行。具体的,所述切断组件包括第二摆臂41、切刀42和第二气缸43、所述第二摆臂41的中部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2上,所述切刀42设置在第二摆臂41的前端,所述第二气缸43的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第二摆臂41的后端,其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2上。采用气缸驱动的切刀42,切割过程快,减轻切割过程对幅状材料的拉扯,有效降低材料拉伸变形和张力波动等问题。具体的,为了在高度转动过程中实现粘接头61位置的检测,从而保证压辊32下压时的精准控制,本技术中还包括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设置在第一摆臂31的前端,位于压辊32的一侧,所述检测件包括固定板34和设置在固定板34上的检测探头35,固定板34固定在第一摆臂31的前端,该检测探头35既可以实现粘接头61的检测,也能用于检测各个放卷的直径,便于工作人员获取数据,进行两卷材位置的调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检测探头35为市售产品。具体的,为了使本装置更加稳定,且提高美观度,支撑臂2为两夹板,所述压辊组件和切断组件设置在两夹板间。具体的,为了减少空间的占用,同时保证气缸驱动时的高效性,第一摆臂31为L型或弧形,第二摆臂41为L型或弧形。具体的,为了进一步保证幅状材料放卷的平顺性,第二摆臂41的中部转动设置有导辊44。幅状材料首先经导辊44引导,然后进入续卷过程。本技术中,当原放卷5放卷到一定程度时,调整原放卷5和新放卷6的位置,使原放卷5放出的幅状材料位于本续卷装置和新放卷之间,当需要换卷时,支撑气缸21收缩,支撑臂2向新放卷6靠近,放卷中的幅状材料贴合在压辊32上继续放卷,驱动新放卷6转动,使其速度与原卷材5的放卷速度一致,当粘接头即将转动至离幅状材料最近时,第一气缸33迅速顶出,带动压辊32将幅状材料压紧在粘接头61上,同时,切断组件将原放卷5上的幅状材料切断,即实现卷材的续卷过程,该过程无需停机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经压辊32处理后,幅状材料连接牢固,实现新放卷和原放卷的准确、快速、牢固对接,保证生产的连续高效进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续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支撑臂、支撑气缸、压辊组件和用于切断操作的切断组件,所述支撑臂后端通过转轴枢接在机架上,前端悬置在机架外,所述支撑气缸的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机架上,其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的中部,所述压辊组件包括第一摆臂、压辊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摆臂的中部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上,所述压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一摆臂的前端,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第一摆臂的后端,其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上,所述切断组件设置在支撑臂的前端,所述压辊位于切断组件和支撑气缸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续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支撑臂、支撑气缸、压辊组件和用于切断操作的切断组件,所述支撑臂后端通过转轴枢接在机架上,前端悬置在机架外,所述支撑气缸的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机架上,其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的中部,所述压辊组件包括第一摆臂、压辊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摆臂的中部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上,所述压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一摆臂的前端,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转轴枢接在第一摆臂的后端,其缸筒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上,所述切断组件设置在支撑臂的前端,所述压辊位于切断组件和支撑气缸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续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组件包括第二摆臂、切刀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摆臂的中部通过转轴枢接在支撑臂上,所述切刀设置在第二摆臂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良武刘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亨利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