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的初始锁定结构以及杆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24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单体的连接器中能够保护轴部的杆的初始锁定结构以及杆式连接器。杆的初始锁定结构(R),其将杆(20)保持于所述初始位置,该杆(20)通过操作部(22)被操作而以轴部(12)为中心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嵌合完成位置,从而使连接器(C)正规嵌合,其中,具备:一对第1抵接面(41、51),其使所述杆(20)和用于安装所述杆(20)的壳体(10)在所述杆(20)的初始位置处成为在所述杆(20)的转动方向上相互抵接的状态;以及一对第2抵接面(42、52),其在所述操作部(22)向所述轴部(12)侧被按压时成为相互抵接的状态。

Initial locking structure of rod and rod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杆的初始锁定结构以及杆式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杆的初始锁定结构以及杆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杆式连接器,具备通过从初始位置被转动操作到嵌合完成位置,而使连接器正规嵌合的杆。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杆式连接器中,被设置于杆的孔部被设置于壳体的圆柱状的轴部嵌合支承。杆的操作部在初始位置位于壳体的后方。杆通过使操作部从初始位置向斜前方移位,从而以轴部中心为转动到达嵌合完成位置。该杆式连接器具备初始锁定结构,初始锁定结构用于将杆保持于初始位置。作为初始锁定结构,在壳体设置有悬臂状地延伸的弹性锁定部,在杆设置有卡止部,卡止部卡止于弹性锁定部。在杆的初始位置中,通过杆的卡止部卡止于壳体的弹性锁定部,从而限制杆向嵌合完成位置侧的转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20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单体的连接器(处于杆临时保持于初始位置而成为与对方侧连接器未嵌合的状态的连接器)例如可能有如下情况:在电线束工厂中从工作台落下,杆的操作部撞击到地面,由此较大的冲击施加到操作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如上述的构成中,有时被施加到操作部的冲击集中于支承杆的轴部,使得轴部被折断。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单体的连接器中保护轴部的杆的初始锁定结构以及杆式连接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杆的初始锁定结构,其将杆保持于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杆通过操作部被操作从而以轴部为中心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嵌合完成位置,而使连接器正规嵌合,其中,所述杆和安装所述杆的壳体具备:一对第1抵接面,其在所述杆的初始位置处成为在所述杆的转动方向上相互抵接的状态;以及一对第2抵接面,其在所述操作部向所述轴部侧被按压时成为相互抵接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杆式连接器,其具备:壳体;杆,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杆通过操作部被操作而以轴部为中心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嵌合完成位置,从而使连接器正规嵌合;以及所述杆的初始锁定结构。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冲击施加到操作部,也能够通过一对第2抵接面相互抵接,从而防止冲击集中到轴部。因此,在单体的连接器中能够保护轴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杆式连接器,且示出杆式连接器处于与对方侧连接器正规嵌合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处于杆被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杆式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杆式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壳体的后视图。图5是示出壳体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壳体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杆的后视图。图8是示出杆的剖视图,相当于沿图7的A-A线的位置的截面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杆的侧视图。图10是处于杆被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杆式连接器,并且放大示出杆的初始锁定结构的锁定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如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杆的初始锁定结构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杆或者所述壳体具备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具有所述第1抵接面以及所述第2抵接面。根据这样的构成,与在杆或者壳体具备分别具有第1抵接面以及所述第2抵接面的突起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结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杆的初始锁定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一对第1抵接面的至少一方设置于弹性部,该弹性部能够通过使所述杆转动到所述嵌合完成位置的力而向从与另一方相互抵接的状态被解放的方向弹性挠曲,所述一对第2抵接面均设置于不能弹性挠曲的刚体部。根据这样的构成,在使杆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嵌合完成位置时,因为弹性部弹性挠曲而使得第1抵接面的抵接状态被解除,所以能够容易进行杆的转动操作。另外,因为即使较强的冲击施加到操作部,一对第2抵接部也被保持为相互抵接的状态,所以能够确实地保护轴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杆的初始锁定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刚体部突出设置于所述杆或者所述壳体而与所述杆或者所述壳体成为一体,所述弹性部被支承于所述刚体部。根据这样的构成,与将弹性部和刚体部分别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良好的空间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杆的初始锁定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杆具有凸轮板部,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凸轮板部,所述弹性部能够在沿所述凸轮板部的板面的方向上弹性挠曲。在此,在弹性部向凸轮板部的板厚方向弹性挠曲的情况下,有时与弹性部一起凸轮板部向板厚方向变形,但是根据本构成,能够防止凸轮板部如上述的变形。<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图10详细地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杆式连接器(以下、单称为连接器C)具备:壳体10,其用于收纳未予图示的端子零件,端子零件与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转动式的杆20,其通过被转动操作,而使连接器C和对方侧连接器80正规嵌合;以及电线盖30,其使被从壳体10引出的一束电线W向规定方向折弯。该连接器C具备杆的初始锁定结构R,杆的初始锁定结构R将杆20保持于初始位置,在单体的连接器C中能够保持轴部12。以下,在各构成部件中,将与对方侧连接器80嵌合的嵌合面侧(图1的下侧)设为前方,将相反侧设为后方,另外将相对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壳体1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5所示,整体呈在左右方向上长的形状。在壳体10的上下两面设置有杆收纳部11,杆20的凸轮板部21的一部分被收纳于杆收纳部11。在壳体10突出设置有能够转动支承杆20的轴部12。轴部12设置于壳体10的上下两面。轴部12设置于壳体10的后端部,并且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各轴部12整体呈圆柱形状。在轴部12的突出端设置有轴卡止部13,轴卡止部13卡止于杆20的轴承部24从而保持与轴承部24的嵌合状态(参照图3)。另外,各轴部12以左右分割的方式形成。如图5所示,在壳体10的后端部设置有盖卡止部14,盖卡止部14用于卡止电线盖30。盖卡止部14设置于壳体10的上下两面。盖卡止部14在壳体10的后端部中的使轴部12位于中间的位置各设置一对。在壳体10的后端部设置有壳体侧突起部40,壳体侧突起部40构成杆的初始锁定结构R。针对壳体侧突起部40,以后详细进行说明。电线盖30为合成树脂制,形成为能够将壳体10的后表面覆盖的帽状。当电线盖30安装于壳体10时,将从壳体10延伸的电线W的线束保持为向左方或者右方折弯的状态。电线的线束从在电线盖30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在图1中为左端部)开口的引出口31向电线盖30的外侧引出。在电线盖30设置有被锁定部32,被锁定部32将杆20锁定于嵌合完成位置。被锁定部32设置于电线盖30的后表面。被锁定部32配置于比左右方向的中央部靠引出口31的位置。电线盖30的前端部以设置于壳体10的后端部的盖卡止部14的外侧被覆盖的状态被安装于壳体10。在电线盖30被固定到壳体10的状态下,电线盖30的前端部配置于壳体侧突起部40与盖卡止部14之间。杆20以能够以轴部12为中心转动的状态安装于壳体10。杆20通过操作部22被操作而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嵌合完成位置,从而将连接器C和对方侧连接器80正规嵌合。杆2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3所示,具有一对凸轮板部21和操作部22,凸轮板部21沿壳体10的上下两面配置,操作部22将一对凸轮板部21连结,杆20整体呈门型形状。在操作部22设置有锁定部23,锁定部23卡止于电线盖30的被锁定部32。在凸轮板部21设置有供轴部12嵌合的轴承部24。轴承部24形成为具有能嵌合轴部12的孔部25的圆筒形状并且突出设置于凸轮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杆的初始锁定结构,其将杆保持于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杆通过操作部被操作从而以轴部为中心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嵌合完成位置,而使连接器正规嵌合,其中,所述杆和安装所述杆的壳体具备:一对第1抵接面,其在所述杆的初始位置处成为在所述杆的转动方向上相互抵接的状态;以及一对第2抵接面,其在所述操作部向所述轴部侧被按压时成为相互抵接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29 JP 2018-0122191.一种杆的初始锁定结构,其将杆保持于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杆通过操作部被操作从而以轴部为中心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嵌合完成位置,而使连接器正规嵌合,其中,所述杆和安装所述杆的壳体具备:一对第1抵接面,其在所述杆的初始位置处成为在所述杆的转动方向上相互抵接的状态;以及一对第2抵接面,其在所述操作部向所述轴部侧被按压时成为相互抵接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的初始锁定结构,其中,在所述杆或者所述壳体具备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具有所述第1抵接面以及所述第2抵接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的初始锁定结构,其中,所述一对第1抵接面的至少一方设置于弹性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春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