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24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设有收容孔的绝缘本体;收容孔收容分体设置的端子和导电体,端子包括:一基部,设于对应的收容孔;二弹臂,分别自基部弯折延伸形成,每一弹臂延伸形成一接触部,每一接触部延伸形成一延伸臂,延伸臂具有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以及末端缘,其中每一第一侧缘具有抵接部,用以与对应的导电体抵接接触,每一第一侧缘具有在对应的接触部与抵接部之间延伸的第一导引部以及在对应抵接部与末端缘之间延伸的第二导引部。其中第一导引部的设置,可便于导电体与端子先后的安装,第二导引部的设置,在接触部在受力时,便于延伸臂导引导电体,而使抵接部与导电体抵接接触,而且,端子具有多个电气路径,能满足端子的高频需求。

Electr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传输高频信号且导电端子具有多条导电路径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多个端子与多个导电体,端子与导电体分离设置配对成一组,且导电体位于对应端子的左前侧或右前侧,端子由金属板材制成,每一端子包括一基部,自基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弹臂用于向上抵接一芯片模块,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第二弹臂用于向下导接一电路板,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各自的自由末端的一侧缘均设有一导引斜面,当芯片模块和电路板分别对应抵接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时,导引斜面起到导引第一弹臂与第二弹臂的作用,便于端子和导电体相互侧向抵接。然而,为了保证端子与导电体能稳定接触,又为了导电体在安装过程中,端子的导引斜面能对导电体起到导引作用,因此,弹臂与导电体之间的距离过近,不管是导电体先安装于绝缘本体而端子后安装于绝缘本体的过程中,还是端子先安装于绝缘本体而导电体后安装于绝缘本体的过程中,弹臂与导电体容易在上下方向上相互抵接,出现阻碍端子与导电体中后安装的一者安装入绝缘本体的情况发生,甚至造成端子与导电体的损伤,不利于整个安装工艺。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便于端子与导电体先后安装且具有稳定的多条导通路径的电连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对接组件至一配接组件,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收容孔;至少一导电体,对应安装于所述至少一收容孔;至少一端子,对应安装于所述至少一收容孔,且安装于同一所述收容孔的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端子分体设置,所述端子包括:一基部,设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二弹臂,分别自所述基部弯折延伸形成,每一所述弹臂延伸形成一接触部,其中一个所述接触部向上显露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用以与所述对接组件接触,另一个所述接触部向下显露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用以与所述配接组件接触,自每一所述接触部延伸形成一延伸臂,所述延伸臂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缘与一第二侧缘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的一末端缘,其中每一所述第一侧缘具有一抵接部,用以与对应的所述导电体抵接接触,两个所述抵接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接触部之间,所述抵接部分别较对应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末端缘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侧缘设置,每一所述第一侧缘具有在对应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的一第一导引部以及在对应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末端缘之间延伸的一第二导引部。进一步,两个所述抵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基部的前方。进一步,两个所述抵接部在上下方向上对齐设置。进一步,每一所述延伸臂自对应的所述接触部到所述抵接部之间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变宽,再自对应的所述抵接部到所述末端缘之间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变窄。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引部为一圆弧状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二导引部为倾斜设置的平面。进一步,所述导电体靠近所述端子的一侧的上端与下端均设有一倾斜部与两个所述抵接部对应设置,所述对接组件和所述配接组件分别抵接对应所述接触部时,所述第二导引部受到对应所述倾斜部的导引。进一步,所述第二导引部与对应的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角度相同。进一步,所述端子与对应的所述导电体以同一方向先后的方式安装至对应的所述收容孔。进一步,所述端子与对应的所述导电体以相反方向的方式安装至对应的所述收容孔。进一步,所述导电体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对应所述端子的两个所述接触部之间。进一步,所述端子和所述导电体先后安装入所述收容孔时,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端子其中一所述弹臂的所述第一导引部相互导引。进一步,所述第二侧缘为一竖直平面。进一步,所述收容孔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两侧壁,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前壁和一后壁,其中一个所述侧壁凸伸形成一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前壁配合固定所述导电体。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上表面,所述端子中用以与所述对接组件接触的所述接触部凸伸出所述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于每一所述导电体的旁侧向上凸设有一突出部,所述导电体在上下方向不高于其对应的所述突出部设置。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两个所述弹臂关于对应的所述基部上下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末端缘为一圆弧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端子具有自所述基部弯折延伸形成的所述二弹臂,每一所述弹臂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延伸形成所述延伸臂,每一所述延伸臂均设置所述第一导引部、所述第二导引部与所述抵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导引部的设置,可便于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端子先后的安装,所述第二导引部的设置,当所述接触部在受力时,便于所述延伸臂导引所述导电体,而使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导电体抵接接触,而且,所述端子具有从所述对接组件到所述配接组件的多个电气路径,又能满足所述端子的高频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电连接器水平旋转九十度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端子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5为图1在压缩状态下端子与导电体的立体图;图6为图1中的电连接器未与对接组件、配接组件对接时的正视图;图7为图6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6中的电连接器与对接组件、配接组件对接时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11为图10中c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以电性连接一对接组件200至一配接组件3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组件200为芯片模块,所述配接组件300为电路板。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其他的元器件,例如所述对接组件200与所述配接组件300均可为电路板,所述对接组件200和所述配接组件300的种类不作限定,只要其能和所述电连接器配合即可。如图1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定义一前后方向X、一左右方向Y及一上下方向Z,其中所述前后方向X、所述左右方向Y及所述上下方向Z两两相互垂直。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多个导电体2及多个端子3,每一所述端子3的一端弹性抵接所述对接组件200,另一端弹性抵接所述配接组件30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一上表面11和一下表面12,所述上表面11向上凸设有多个突出部13,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贯穿其所述上表面11和所述下表面12的多个收容孔14,多个所述收容孔14呈矩阵排列,且在所述左右方向Y上呈并排多列设置,且每一列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X排布的多个所述收容孔14,相邻两列的多个所述收容孔14在所述前后方向X上错位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一所述收容孔14的旁侧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突出部13,每一所述收容孔14包括前后相对的一前壁141与一后壁142以及连接所述前壁141和所述后壁142的二侧壁143。每一所述侧壁143在靠近所述后壁142的位置分别凹陷形成一凹槽144,所述凹槽144向上贯穿所述上表面11,并未向下贯穿所述下表面12。其中一个所述侧壁143在靠近所述前壁141的位置上凸伸形成一凸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对接组件至一配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收容孔;至少一导电体,对应安装于所述至少一收容孔;至少一端子,对应安装于所述至少一收容孔,且安装于同一所述收容孔的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端子分体设置,所述端子包括:一基部,设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二弹臂,分别自所述基部弯折延伸形成,每一所述弹臂延伸形成一接触部,其中一个所述接触部向上显露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用以与所述对接组件接触,另一个所述接触部向下显露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用以与所述配接组件接触,自每一所述接触部延伸形成一延伸臂,所述延伸臂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缘与一第二侧缘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的一末端缘,其中每一所述第一侧缘具有一抵接部,用以与对应的所述导电体抵接接触,两个所述抵接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接触部之间,所述抵接部分别较对应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末端缘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侧缘设置,每一所述第一侧缘具有在对应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的一第一导引部以及在对应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末端缘之间延伸的一第二导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对接组件至一配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收容孔;至少一导电体,对应安装于所述至少一收容孔;至少一端子,对应安装于所述至少一收容孔,且安装于同一所述收容孔的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端子分体设置,所述端子包括:一基部,设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二弹臂,分别自所述基部弯折延伸形成,每一所述弹臂延伸形成一接触部,其中一个所述接触部向上显露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用以与所述对接组件接触,另一个所述接触部向下显露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用以与所述配接组件接触,自每一所述接触部延伸形成一延伸臂,所述延伸臂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缘与一第二侧缘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的一末端缘,其中每一所述第一侧缘具有一抵接部,用以与对应的所述导电体抵接接触,两个所述抵接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接触部之间,所述抵接部分别较对应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末端缘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侧缘设置,每一所述第一侧缘具有在对应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的一第一导引部以及在对应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末端缘之间延伸的一第二导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抵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基部的前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抵接部在上下方向上对齐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延伸臂自对应的所述接触部到所述抵接部之间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变宽,再自对应的所述抵接部到所述末端缘之间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变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部为一圆弧状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引部为倾斜设置的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