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999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所述线架结构包括第一线架,所述第一线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板组件及多个设于所述第一板组件上的第一管夹;每个所述第一板组件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内板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外板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管夹沿所述第一板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之间,每个所述第一管夹均与所述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管夹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板组件之间形成了用于使管线通过的第一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线架结构,拆装维修方便,并且线架结构为开放式,弯折处均为板件的拼接,工艺简单,重量轻。

Wire frame structure and hot runner system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热流道系统领域,因控制系统、油气路系统,水路系统及接线系统较为复杂,若分别固定管路及线路,则不仅拆装麻烦,还容易造成系统凌乱,线路缠绕,不便于操作者对热流道模具进行操作和管理。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会采用线架结构收纳控制线及连接各个控制器。然而,现有的线架本体一般由工艺复杂的方铁板金制成,由于方铁板金无法折弯,在线架结构的转弯处只能由两块方铁板金焊接而成,焊接精度不高容易导致线架变形弯曲,受力后容易开裂;并且由于方铁板金为密闭结构,而电源线、感温线需要出线口,也即需要单独在方铁板金上切割开槽以方便出线,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架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线架结构,包括第一线架,所述第一线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板组件及多个设于所述第一板组件上的第一管夹;每个所述第一板组件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内板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外板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管夹沿所述第一板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之间,每个所述第一管夹均与所述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管夹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板组件之间形成了用于使管线通过的第一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线架包括两个第一板组件及多个设于所述第一板组件上的第一管夹;每个所述第一板组件均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及自由端,两个所述第一板组件的连接端可拆卸地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第一管夹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一侧管夹,多个所述第一侧管夹之间形成了用于使管线通过的第二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使电源线及感温线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使油管及气管通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架结构还包括水路控制器及油气控制器;所述水路控制器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板组件中的其中一个第一板组件的自由端;所述油气控制器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板组件中的另一个第一板组件的自由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内板上设置多个用于连接分流板的第一U型夹,所述第一U型夹与所述第一内板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架结构还包括第二线架,所述第二线架包括第二板组件及多个设于所述第二板组件上的第二管夹,所述第二板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内板及第二外板,多个所述第二管夹沿所述第二板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内板及第二外板之间,每个所述第二管夹均与所述第二内板及第二外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管夹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板组件之间形成了用于使管线通过的第三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板组件的端部通过角铁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架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模具中的模板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第一板组件可拆卸式连接。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还公开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架结构及与所述线架结构固定连接的分流板,所述线架结构上设有U型夹,所述分流板通过所述U型夹与所述线架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线架结构,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板组件及多个第一管夹可拆卸地连接起来,使得线架结构形成了开放式的第一通道,至少两个第一板组件之间、第一板组件与第一管夹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从而线架结构的拆装维修方便,并且线架结构为开放式,弯折处均为板件的拼接,工艺简单,重量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线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线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如图1-2所示,公开了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线架结构。所述线架结构包括第一线架100,所述第一线架1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板组件110及多个设于所述第一板组件110上的第一管夹120。每个所述第一板组件110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板111及第一外板112,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内板111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外板112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管夹120沿所述第一板组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内板111及第一外板112之间,每个所述对第一管夹120均与所述第一内板111及第一外板112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管夹120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板组件110之间形成了用于使管线通过的第一通道101。具体来说,第一内板111及第二内板112均为直条钣金。至少两个第一内板111在端部相互连接,至少两个第二外板112也在端部相互连接,至少两个第一板组件之间是连通的。另外,多个第一管夹120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内板111与第一外板112之间,最终在多个第一管夹120与至少两个第一板组件形成了第一通道。本技术公开的线架结构,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板组件110及多个第一管夹120可拆卸地连接起来,使得线架结构形成了开放式的第一通道,至少两个第一板组件110之间、第一板组件110与第一管夹120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从而线架结构的拆装维修方便,并且工艺简单。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架100包括两个第一板组件110及多个设于所述第一板组件110上的第一管夹120。每个所述第一板组件110均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及自由端,两个所述第一板组件110的连接端可拆卸地连接。具体来说,多个所述第一管夹120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内板111及第一外板112之间。第一管夹120为四方形的方框,方框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边分别与第一内板111及第一外板112可拆卸连接。第一管夹120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内板111及第一外板112螺纹连接。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管夹还可以与第一板组件通过另外的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如卡扣等结构。第一管夹120与第一板组件110为可拆卸连接,则当第一管夹120需要更换或维修时,可方便地将其从第一板组件110上拆卸下来。一般来说,如图1所示,两个第一板组件110均是成角度设置的,也就是,根据分流板的形状以及走线的需要,两个第一内板111的连接处,以及两个第一外板112的连接处分别会形成一个夹角。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内板111、两个第一外板112分别通过角铁103连接。角铁是用于将表面互成角度的两个零件连在一起的铁条。角铁1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内板(第一外板)的连接端通过螺钉螺纹连接,以方便拆卸。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管夹120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一侧管夹130,多个所述第一侧管夹130之间形成了用于使管线通过的第二通道102。所述第一管夹120与第一侧管夹130为焊接。具体来说,可以在第一管夹120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架,所述第一线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板组件及多个设于所述第一板组件上的第一管夹;每个所述第一板组件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内板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外板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管夹沿所述第一板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之间,每个所述第一管夹均与所述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管夹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板组件之间形成了用于使管线通过的第一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架,所述第一线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板组件及多个设于所述第一板组件上的第一管夹;每个所述第一板组件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内板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外板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管夹沿所述第一板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之间,每个所述第一管夹均与所述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管夹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板组件之间形成了用于使管线通过的第一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架包括两个第一板组件及多个设于所述第一板组件上的第一管夹;每个所述第一板组件均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及自由端,两个所述第一板组件的连接端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管夹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一侧管夹,多个所述第一侧管夹之间形成了用于使管线通过的第二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用于使电源线及感温线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用于使油管及气管通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架结构还包括水路控制器及油气控制器;所述水路控制器设于两个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象烈
申请(专利权)人: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