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9279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以TO树脂重防腐涂料以桐油等植物油为主体原料,极性橡胶作内增韧剂,利用顺酐等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共聚改性,冷拼带环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再加入多种功能性助剂和混合型固化剂等配制而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涂料的缺点是粘结力低,耐腐蚀性能差,耐低温性能差,并有防水透气的问题。

A kind of anticorrosive and waterproof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建筑施工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涂料工业属于近代工业,但涂料本身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天然树脂作为成膜物质的涂料——大漆最早的国家。真正懂得使用溶剂,用溶剂来溶解固体的天然树脂,制得快干的涂料是19世纪中叶才开始的。最简单的水性涂料是石灰乳液,大约在一百年前就曾有人计划向其中加入乳化亚麻仁油进行改良,这恐怕就是最早的乳胶漆。70-80年代作为当代水性涂料的代表——乳胶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推广应用却进入了低谷。乳胶漆要和风行全国的内墙涂料进行价格竞争,其结果是身败名裂,甚至被相当部分的建筑商和装饰业所否定,同时风行一时的瓷砖又把外墙乳胶漆的市场夺去了大半。目前防水涂料多不具有防腐功能,不适用于含腐蚀性介质的场合。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国标GB-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中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其中聚合物乳液为丙烯酸酯、乙烯-乙酸乙烯酯等。该类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缺点是粘结力低,耐腐蚀性能差,耐低温性能差,并有防水透气(水分子不通过,气体分子可以通过,俗称防水不防潮)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涂料的缺点是粘结力低,耐腐蚀性能差,耐低温性能差,并有防水透气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包括桐油酸酐、环氧树脂、铁红粉、滑石粉、磷酸锌、有机膨润土、三聚磷酸铝、金红石型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消泡剂、流平剂、防腐剂、增塑剂、填料、硅酸盐水泥;其中,桐油酸酐、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1制备成TO树脂;硅酸盐水泥、填料、防腐剂按照重量比为1-2:1:0.2-0.5混合制备成粉料。进一步地,TO树脂、铁红粉、滑石粉、磷酸锌、三聚磷酸铝、有机膨润土按质量比35:15:15:14:5:0.5制备成防腐漆底;TO树脂、金红石型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有机膨润土、消泡剂、流平剂、填料、粉料按质量比50:22:1:10:0.5:0.3:0.3:10:10制备成防腐漆面。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石英砂、石英粉、碳酸钙、滑石粉、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防腐剂为磷酸锌或磷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桐油倒入装有高速搅拌器和加热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升温到120℃,脱水0.5~1h,降温至60℃,一边搅拌一边慢慢加入顺酐,自动升温到170℃,维持反应0.5~1h,得到桐油酸酐;将制得的桐油酸酐与甲苯按质量比1∶1混合,所得溶液透明澄清;将桐油酸酐与环氧树脂6101在80℃下按质量比1∶1混合,搅拌均匀,迅速降至室温,得到TO树脂;将TO树脂、铁红粉、滑石粉、磷酸锌、三聚磷酸铝、有机膨润土按质量比35:15:15:14:5:0.5制备成防腐漆底;将TO树脂、金红石型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有机膨润土、消泡剂、流平剂、填料、粉料按质量比50:22:1:10:0.5:0.3:0.3:10:10制备成防腐漆面。进一步地,还包括:三乙醇胺与二甲基咪唑的混合物为固化剂,固化剂与防腐漆面或防腐漆底质量比为1: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以TO树脂重防腐涂料以桐油等植物油为主体原料,极性橡胶作内增韧剂,利用顺酐等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共聚改性,冷拼带环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再加入多种功能性助剂和混合型固化剂等配制而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涂料的缺点是粘结力低,耐腐蚀性能差,耐低温性能差,并有防水透气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包括桐油酸酐、环氧树脂、铁红粉、滑石粉、磷酸锌、有机膨润土、三聚磷酸铝、金红石型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消泡剂、流平剂、防腐剂、增塑剂、填料、硅酸盐水泥;其中,桐油酸酐、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1制备成TO树脂;硅酸盐水泥、填料、防腐剂按照重量比为1-2:1:0.2-0.5混合制备成粉料。进一步地,TO树脂、铁红粉、滑石粉、磷酸锌、三聚磷酸铝、有机膨润土按质量比35:15:15:14:5:0.5制备成防腐漆底;TO树脂、金红石型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有机膨润土、消泡剂、流平剂、填料、粉料按质量比50:22:1:10:0.5:0.3:0.3:10:10制备成防腐漆面。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石英砂、石英粉、碳酸钙、滑石粉、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防腐剂为磷酸锌或磷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桐油倒入装有高速搅拌器和加热装置的四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升温到120℃,脱水0.5~1h,降温至60℃,一边搅拌一边慢慢加入顺酐,自动升温到170℃,维持反应0.5~1h,得到桐油酸酐;将制得的桐油酸酐与甲苯按质量比1∶1混合,所得溶液透明澄清;将桐油酸酐与环氧树脂6101在80℃下按质量比1∶1混合,搅拌均匀,迅速降至室温,得到TO树脂;将TO树脂、铁红粉、滑石粉、磷酸锌、三聚磷酸铝、有机膨润土按质量比35:15:15:14:5:0.5制备成防腐漆底;将TO树脂、金红石型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有机膨润土、消泡剂、流平剂、填料、粉料按质量比50:22:1:10:0.5:0.3:0.3:10:10制备成防腐漆面。进一步地,还包括:三乙醇胺与二甲基咪唑的混合物为固化剂,固化剂与防腐漆面或防腐漆底质量比为1: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以TO树脂重防腐涂料以桐油等植物油为主体原料,极性橡胶作内增韧剂,利用顺酐等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共聚改性,冷拼带环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再加入多种功能性助剂和混合型固化剂等配制而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涂料的缺点是粘结力低,耐腐蚀性能差,耐低温性能差,并有防水透气的问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桐油酸酐、环氧树脂、铁红粉、滑石粉、磷酸锌、有机膨润土、三聚磷酸铝、金红石型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消泡剂、流平剂、防腐剂、增塑剂、填料、硅酸盐水泥;其中,桐油酸酐、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1制备成TO树脂;硅酸盐水泥、填料、防腐剂按照重量比为1‑2:1:0.2‑0.5混合制备成粉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桐油酸酐、环氧树脂、铁红粉、滑石粉、磷酸锌、有机膨润土、三聚磷酸铝、金红石型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消泡剂、流平剂、防腐剂、增塑剂、填料、硅酸盐水泥;其中,桐油酸酐、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1制备成TO树脂;硅酸盐水泥、填料、防腐剂按照重量比为1-2:1:0.2-0.5混合制备成粉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TO树脂、铁红粉、滑石粉、磷酸锌、三聚磷酸铝、有机膨润土按质量比35:15:15:14:5:0.5制备成防腐漆底;TO树脂、金红石型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有机膨润土、消泡剂、流平剂、填料、粉料按质量比50:22:1:10:0.5:0.3:0.3:10:10制备成防腐漆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石英砂、石英粉、碳酸钙、滑石粉、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防腐剂为磷酸锌或磷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张卫张钧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恒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