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85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21
喷雾装置具有喷雾装置主体部、液体导入部、气体导入部、气液喷出部、液体流入口、气体流入口、管状流路、喷出口、具有锥度的流路、整流部、以及凸部。液体流入口使液体流流入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的内侧的空间即气液混合部。气体流入口使气体流流入气液混合部。整流部设置于具有锥度的流路,且具有凹凸形状的开口。凸部设置于液体导入部,向气液混合部突出,从而形成整流部和整流流出口。

Spr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气体使液体微粒化的二流体喷嘴式的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使液体微粒化的喷嘴广泛用于空间或物质的冷却装置、加湿装置、药液喷洒装置、燃烧装置或粉尘对策装置等。若对微粒化喷嘴进行大致区分,则分类为使液体自微细的孔喷出并微粒化的一流体喷嘴、使用空气、氮气或蒸气等气体来使液体微粒化的二流体喷嘴。通常,二流体喷嘴由于使用气体所具有的能量来使液体微粒化,因此具有微粒化性能优于一流体喷嘴这一特征。作为使液体微粒化的二流体喷嘴的例子,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二流体喷嘴。如图4所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二流体喷嘴具备喷雾装置主体部310a、内盖部313、以及外盖部314。由内盖部313、圆环部324、整流板330以及外盖部314构成气液混合部315。喷雾装置310还具备喷雾装置盖固定部317。在喷雾装置310中,气液混合部315配置在内盖部313、整流板330以及圆环部324之间。自气液混合部315的上游侧平坦面即内盖部313的内侧端面313a侧的外周壁面附近导入液体流。而且,自其对置面导入气体流,使气体流与液体流碰撞。气液混合流体流在与气液混合部315的整流板330的面对气液混合部315的圆环部324的内表面转圈的同时向喷出部316行进,由此在气液混合部315内促进液体的微粒化。由此,可提供能够喷雾出气化快且浸湿等较少的粒径小的液体的喷雾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704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喷雾装置具有喷雾装置主体部、液体导入部、气体导入部、气液喷出部、液体流入口、气体流入口、管状流路、喷出口、具有锥度的流路、整流部、以及凸部。喷雾装置主体部具有液体流路和气体流路。液体导入部设置在液体流路的端部。气体导入部为圆环状且设置在气体流路的端部。气液喷出部覆盖液体导入部和气体导入部。液体流入口设置为在液体导入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液体流路连通,使液体流流入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的内侧的空间即气液混合部。气体流入口设置为在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气体流路连通,使气体流流入气液混合部。管状流路设置为贯穿气液喷出部,其将从气体流入口流出的气体流与从液体流入口流出的液体流混合,并使液体微粒化后得到的气液混合流体流出。喷出口以与管状流路连通的方式设置于气液喷出部,将气液混合流体喷出。具有锥度的流路设置于气液喷出部,与喷出口连通。整流部设置于具有锥度的流路,且具有凹凸形状的开口。凸部设置于液体导入部,向气液混合部突出,从而形成整流部和整流流出口。附图说明图1A是实施方式中的喷雾装置的剖视图。图1B是沿着图1A的1B-1B线的剖视图。图1C是沿着图1A的1C-1C线的剖视图。图1D是示出图1C中的凹凸形状的开口的图。图1E是示出图1C中的整流流出口的图。图1F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喷雾装置的剖视图。图1G是沿着图1F的1G-1G线的剖视图。图1H是示出图1A中的气体导入部的尺寸的图。图1I是示出图1A中的气体流入口的尺寸的图。图1J是沿着图1I的1J-1J线的剖视图。图2A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凸部的例子的喷雾装置的剖视图。图2B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凸部的另一例的喷雾装置的剖视图。图2C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凸部的又一例的喷雾装置的剖视图。图2D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凸部的又一例的喷雾装置的剖视图。图2E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凸部的又一例的喷雾装置的剖视图。图2F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凸部的又一例的喷雾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整流部的各部的面积与噪声值以及平均粒径的关系表的图。图4是示出以往的喷雾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喷雾装置;20喷雾装置主体部;21液体流路;22气体流路;23圆筒部;24中心轴;30液体导入部;31液体流入口;32凸部;32a(凸部的前端部的)上表面;32b(凸部的)前端部;32c(凸部的前端部的)上表面;32d(凸部的前端部的)上表面;32e(圆锥状的)突起;32f(凸部的)上表面;32g(圆柱状的)突起;32h(凸部的)侧面;33间隙;40气体导入部;41气体流入口;50气液喷出部;51管状流路;52喷出口;53(具有锥度的)流路;54整流部;55整流流出口;56内接圆;57外接圆;60气液混合部;70气液喷出部固定部;80凹凸形状的开口。具体实施方式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二流体喷嘴的结构中,能够使喷雾出的液体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但是,喷雾的噪声值超过70dB,在用于加湿等的情况下难以适用于人所居住的室内空间。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使用气体对液体进行微粒化并喷雾的喷雾装置。作为所述气体,例如可举出空气、氮气、氧气、或者非活性气体等,可以根据使用目的而适当选定。另外,作为所述液体,例如可举出水、臭氧水、具有杀菌以及除菌功能的药液、涂料或燃料油等,可以根据使用目的而适当选定。图1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喷雾装置10的剖视图。以下,参照图1A对该喷雾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喷雾装置10至少具备喷雾装置主体部20、液体导入部30、气体导入部40以及气液喷出部50。由液体导入部30、气体导入部40以及气液喷出部50构成气液混合部60。喷雾装置10还可以具备气液喷出部固定部70。在喷雾装置主体部20形成有沿着圆柱状构件的中心轴24方向配置的液体流路21。并且,在液体流路21的周围形成有隔开间隔且沿着轴方向配置的圆筒状的气体流路22。液体流路21与气体流路22由作为喷雾装置主体部20的一部分而位于中央部的圆筒部23隔开。液体流路21仅图示了前端部,后端部的未图示的液体供给口例如经由液体供给管而与连接于液槽的泵连接。气体流路22也仅图示出了前端侧,后端的未图示的气体供给口例如经由气体供给管而与由空气压缩机构成的压缩气源等连接。圆筒部23的前端比圆筒部23以外的喷雾装置主体部20向前端侧稍微突出,在其前端固定有液体导入部30。液体导入部30配置在喷雾装置主体部20的前端,且覆盖液体流路21的开口。液体导入部30在与圆筒部23的端面相接的面形成有槽状的液体流路。在从液体导入部30的中心轴24向半径方向偏移的至少一个部位形成有沿中心轴24方向贯穿的液体流入口31。即,液体流入口31设置为贯穿从液体导入部30的中心轴24向半径方向偏移的至少一个部位。液体流入口31例如位于气液混合部60的上游侧且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40的内周面附近,使液体流路21与气液混合部60连通,使流经液体流路21的液体流流入气液混合部60。在液体导入部30的前端面设置有朝向气液混合部60突出的尖细的形状的凸部32、例如圆锥状的凸部32。圆锥状的凸部32沿着中心轴24突出,以使圆锥状的凸部32的中心轴与中心轴24一致。气液喷出部50配置在喷雾装置主体部20的前端,覆盖液体导入部30与气体导入部40,并且覆盖气体流路22的开口且形成为轴向截面大致Ω形状。气液喷出部50在与液体导入部30之间隔开规定间隔的圆筒状的外形的间隙33。在气液喷出部50的前端部形成有使气液混合流体流出的管状流路51、以及与管状流路51连通而使气液混合流体喷出的喷出口52。在气液喷出部50的内表面形成有与管状流路51连通且具有锥度的圆锥状的流路53。在具有锥度的流路53设置有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雾装置,具备:喷雾装置主体部,其具有液体流路和气体流路;液体导入部,其设置在所述液体流路的端部;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其设置在所述气体流路的端部;气液喷出部,其覆盖所述液体导入部和所述气体导入部;液体流入口,其设置为在所述液体导入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所述液体流路连通,使液体流流入所述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的内侧的空间即气液混合部;气体流入口,其设置为在所述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所述气体流路连通,使气体流流入所述气液混合部;管状流路,其设置为贯穿所述气液喷出部,将从所述气体流入口流出的所述气体流与从所述液体流入口流出的所述液体流混合,并使液体微粒化后得到的气液混合流体流出;喷出口,其以与所述管状流路连通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气液喷出部,将所述气液混合流体喷出;流路,其设置于所述气液喷出部,与所述喷出口连通且具有锥度;整流部,其设置于具有所述锥度的流路,且具有凹凸形状的开口;以及凸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导入部,向所述气液混合部突出,从而形成所述整流部和整流流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31 JP 2018-0153431.一种喷雾装置,具备:喷雾装置主体部,其具有液体流路和气体流路;液体导入部,其设置在所述液体流路的端部;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其设置在所述气体流路的端部;气液喷出部,其覆盖所述液体导入部和所述气体导入部;液体流入口,其设置为在所述液体导入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所述液体流路连通,使液体流流入所述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的内侧的空间即气液混合部;气体流入口,其设置为在所述圆环状的气体导入部的至少一个部位与所述气体流路连通,使气体流流入所述气液混合部;管状流路,其设置为贯穿所述气液喷出部,将从所述气体流入口流出的所述气体流与从所述液体流入口流出的所述液体流混合,并使液体微粒化后得到的气液混合流体流出;喷出口,其以与所述管状流路连通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气液喷出部,将所述气液混合流体喷出;流路,其设置于所述气液喷出部,与所述喷出口连通且具有锥度;整流部,其设置于具有所述锥度的流路,且具有凹凸形状的开口;以及凸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导入部,向所述气液混合部突出,从而形成所述整流部和整流流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装置,其中,在将所述喷雾装置沿着与所述喷雾装置主体部的中心轴交叉的方向的所述气液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矶见晃田端大助植田雄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