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冠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1787682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涉及中药领域,该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采用艾叶、桂枝、甘松、沉香、广藿香、高良姜、丹参、白芷、乳香、穿山甲、制川乌、冰片为原料制造,配合中药艾灸疗法可以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引起的骨节酸痛、四肢麻木、腰酸病痛、妇科疾病,治疗效果好。

A Moxibustion Formul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Qi-blood Stasis and Wind-cold-damp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
技术介绍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中药制成的艾炷为主,配合其特有的手法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具有火力大、穿透力强、可将药力渗透到针药不能到达的地方,且有异香。中药艾灸是用艾叶、中药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及能量通过独特的手法刺激体表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现有的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比较传统,导致其质量效果一般,特别对于气血瘀滞、风寒湿邪、风寒湿邪引起的骨节酸痛、四肢麻木、腰酸病痛、妇科疾病的治疗,很难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可以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风寒湿邪引起的骨节酸痛、四肢麻木、腰酸病痛、妇科疾病,治疗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克数的原料制成:艾叶2640g~2970g(176g~198g提取比例1/15)、桂枝2g~4g、甘松2g~4g、沉香2g~4g、广藿香2g~4g、高良姜2g~4g、丹参2g~4g、白芷2g~4g、乳香2g~4g、穿山甲2g~4g、制川乌2g~4g、冰片2g~4g。优选的,所述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克数的原料制成:艾叶2640g(176g提取比例1/15)、桂枝2g、甘松2g、沉香2g、广藿香2g、高良姜2g、丹参4g、白芷4g、乳香4g、穿山甲4g、制川乌4g、冰片4g。优选的,所述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克数的原料制成:艾叶2800g(186g提取比例1/15)、桂枝3g、甘松3g、沉香3g、广藿香3g、高良姜3g、丹参3g、白芷3g、乳香3g、穿山甲3g、制川乌3g、冰片3g。优选的,所述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克数的原料制成:艾叶2970g(198g提取比例1/15)、桂枝4g、甘松4g、沉香4g、广藿香4g、高良姜4g、丹参2g、白芷2g、乳香2g、穿山甲2g、制川乌2g、冰片2g。有益效果:该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采用艾叶、桂枝、甘松、沉香、广藿香、高良姜、丹参、白芷、乳香、穿山甲、制川乌、冰片为原料制造,配合中药艾灸疗法可以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引起的骨节酸痛、四肢麻木、腰酸病痛、妇科疾病,治疗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该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克数的原料制成:艾叶2640g(176g提取比例1/15)、桂枝2g、甘松2g、沉香2g、广藿香2g、高良姜2g、丹参4g、白芷4g、乳香4g、穿山甲4g、制川乌4g、冰片4g。实施例2:该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克数的原料制成:艾叶2800g(186g提取比例1/15)、桂枝3g、甘松3g、沉香3g、广藿香3g、高良姜3g、丹参3g、白芷3g、乳香3g、穿山甲3g、制川乌3g、冰片3g。实施例3:该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克数的原料制成:艾叶2970g(198g提取比例1/15)、桂枝4g、甘松4g、沉香4g、广藿香4g、高良姜4g、丹参2g、白芷2g、乳香2g、穿山甲2g、制川乌2g、冰片2g。该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中的原料作用如下:艾叶,为多年生草本,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茸毛,性温芳香,五月采集,叶入药用,以湖北蕲州者为佳,叶厚而绒多,称为蕲艾。本方选用蕲艾,蕲艾是名贵的中草药,历史悠久,誉满中国。早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蕲艾推崇有加,并记录在《本草纲目》中说“艾自成化以来,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蕲艾是特产中药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茎、叶均可入药,含17种已知化合物。蕲艾比普通艾叶片更宽大、叶肉更厚、香味浓、功效成分含量高,入药治病疗效更好,蕲艾也被称作“艾草之王”。主产于湖北蕲州、河南南阳中药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桂枝,别名:柳桂,属樟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中药功效: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和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主产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杂质,晒干或阴干。中药功效: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沉香,中药名。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常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喜生于低海拔的山地、丘陵以及路边阳处疏林中。中药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1500px,直径0.2~0.175px;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30px,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225px,宽3~175px;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125px,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主产于广东。中药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及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cm,,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主产于广东、海南。中药功效: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克数的原料制成:艾叶2640g~2970g(176g~198g提取比例1/15)、 桂枝2g~4g、甘松2g~4g、沉香2g~4g、广藿香2g~4g、高良姜2g~4g、丹参2g~4g、白芷2g~4g、乳香2g~4g、穿山甲2g~4g、制川乌2g~4g、冰片2g~4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克数的原料制成:艾叶2640g~2970g(176g~198g提取比例1/15)、桂枝2g~4g、甘松2g~4g、沉香2g~4g、广藿香2g~4g、高良姜2g~4g、丹参2g~4g、白芷2g~4g、乳香2g~4g、穿山甲2g~4g、制川乌2g~4g、冰片2g~4g。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的中药艾灸配方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克数的原料制成:艾叶2640g(176g提取比例1/15)、桂枝2g、甘松2g、沉香2g、广藿香2g、高良姜2g、丹参4g、白芷4g、乳香4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冠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