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72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它包括:口罩体,依序设有至少一个外层、中层以及内层;两个气密片,分别固接于口罩体两侧,每一个气密片包含有固定部及从固定部所延伸出的密合部,固定部系包覆于口罩体一侧并固接于外层及内层上,密合部系相应内层方向配置;两个固接区组,每一个固接区组连接气密片与口罩体,固接区组包含有上固定区及下固定区,上、下固定区分别对应密合部的上下两端与口罩体熔接;以及挂带组,包含两个挂带,两个挂带系分别连接口罩体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气密片包覆于口罩体一侧并固接于外层及内层上而一次成型,故制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A New Air-tight Protective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工业与都市的迅速发展,各类工厂、燃煤发电厂和大量汽、机车排放的废气,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环境中的尘霾(细悬浮微粒PM2.5)、花粉、粉尘,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引发各类疾病如过敏、气喘或感冒、打喷嚏、流鼻水等,造成人体免疫力下滑,引起各种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尤其WHO(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宣布全球十大死因中,有七大和空气污染密切关系,促成世界各国加重防霾力度,同时引发多数民众配戴各类型口罩。WHO更于2018年10月29日发布报告,指出全球约有九十三%、相当于十八亿名十五岁以下儿童,暴露于空气污染毒害,震惊各界。鉴于尘霾PM2.5对于健康的严重危害,中国及台湾依据美规N95系列及欧规FFP等防尘口罩分别于2016/2017年制定公布防霾口罩国家标准。然而依照中国台湾标准CNS14774及14755防护口罩(N95/FFP)D2密合度的测试方法,口罩密合度需能达到100,然依台湾劳研所(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的一百人测试,市售两款N95口罩密合度平均为13.9及21.8,而一般平面外科口罩平均值仅为3.10,即为漏气率达32.3%(亦即密合度为67.7%),也就是细菌过滤效率(BFE)只有67.7%。通常医用口罩BFE99%如以N95的标准测试,即以85L代替32L风速测试,过滤尘霾(PM2.5)的效率只有60%左右,计入漏气率整个防护效果约为40.6%。由于近拾年来生产科技的进步,N95防尘口罩的盐雾过滤效率多能达到99%以上。但优良口罩还需具备密合度好及压差低的特性,但一般N95系列类型口罩压差(呼吸抗阻)均相当高,不适合长时间配戴,尤其三种组群不能使用,如儿童、孕妇及肺部弱疾者,即使尘霾严重很需要配戴,但却均不适合配戴。另外近年来生活环境中各种细菌病毒及流感不断侵袭人类,诸如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禽流感(H7N9)、猪流感(H1N1)等,都是人类健康的杀手,显示优质口罩特别是密合度佳及压差低的口罩对人类健康之维护极为重要。如图23所示,为专利公开编号TW201526945A的专利文献揭露一种口罩A3,包含口罩本体A10、及形成于该口罩本体A10的横向方向两端部的耳挂部A12,并形成有多个条形折痕A14,多个条形折痕A14系以通过热封形成的熔接部A22固定,熔接部A22为于口罩本体A10的横向方向两侧且于口罩本体A10的纵向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直线状,且相邻的熔接部A22的间隔距离为3mm(毫米)以上。口罩本体A10的横向方向两端部系通过侧带A30覆盖,耳挂部A12安装于上述侧带A30。上述口罩本体A10与佩戴者脸部侧面接触的横向方向两端部设置有覆盖在上述脸部与上述口罩本体A10之间缝隙上的侧区块A32。侧区块A32系将呈宽带状的侧部绝缘带A31的一端夹于口罩本体A10与侧带A30之间而形成,使口罩本体A10侧部良好地紧贴于脸部,可抑制于口罩本体A10与脸部之间产生缝隙,抑制微粒子侵入口罩内。上述公开专利中,口罩侧区块A32的成型,是先将侧部绝缘带31上下端部分别与第一网格封口A17、第二网格封口A24熔接并固定于口罩本体A10的上下侧,再通过侧带A30包覆侧部绝缘带A31及口罩本体A10一侧并熔接而完成。故其成型步骤多、且制程复杂;此外,以侧带A30包覆侧部绝缘带A31及口罩本体A10侧的方式,亦会造成口罩原料的浪费及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通过气密片包覆于口罩体一侧并固接于外层及内层上而一次成型,故制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采用分别呈L型的上、下固定区来熔接挂带,其特色为:熔接挂带的两端时,可避开挂带末段整个被熔接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口罩体,依序设有至少一个外层、一个中层以及一个内层;至少两个气密片,分别固接于该口罩体两侧,每一个该气密片包含有一个个固定部及从该固定部所延伸出的一个密合部,该固定部系包覆于该口罩体一侧并固接于该外层及该内层上,该密合部系相应该内层方向配置;两个固接区组,每一个该固接区组连接该气密片与该口罩体,该固接区组包含有一个上固定区及一个下固定区,该上、下固定区分别对应该密合部的上下两端与该口罩体熔接;以及一个挂带组,包含两个挂带,两个挂带系分别连接该口罩体两侧。进一步,所述气密片为单层或多层结构。进一步,所述口罩体的皱褶断面系呈Ω型或锯齿型。进一步,所述挂带组位于该外层或该内层面上并朝该口罩体内侧方向配置。进一步,所述气密防护口罩还包括有一个上气密片,固接于该口罩体上侧。进一步,所述气密防护口罩还包括有一个下气密片,固接于该口罩体下侧。进一步,所述口罩体成型有两个纵向皱褶。进一步,所述气密防护口罩还包括有一各呼气阀,装设于该口罩体。进一步,所述气密防护口罩还包括有一个置入型鼻垫,设置在该口罩体上部的该内层与该外层之间。鉴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口罩周边贴合脸形。口罩左右两侧与底边和脸部紧密相贴,接触面均匀分布口鼻周围,减少隙缝产生,防止灰尘、微粒子从隙缝钻入,大幅提升口罩密合度,配戴更加安全舒适。(2)上方防雾气密贴胶片,面积加大有效阻隔雾气向上,防止镜片起雾。(3)置入型鼻梁压条结构,紧贴鼻梁,有效防止灰尘、微粒子从鼻梁缝隙钻入。(4)柔软耳挂绳,耳部配戴舒适。长时间配戴,耳朵也不易感到疼痛不适。(5)双皱褶Ω立体构造,使口罩与嘴唇保持一定距离,呼吸时完全没有阻滞感,保持舒适的口鼻空间,降低气闷及不适感。(6)特殊钻石立体造型,配戴舒适、美观大方。配戴时不贴口鼻,使呼吸顺畅、说话自然、不沾唇印,保持完美面容。(7)使用医疗等级滤材,口罩体0.1μm次微米粒子过滤效率(ParticulateFiltrationEfficiency,PFE)≧99.9%、细菌过滤效率(BacterialFiltrationEfficiency,BFE)≧99.9%,符合医疗级口罩标准。(8)气密片过滤效能可达95%以上,有效阻挡空气中95%以上小于0.1μm(即单位:微米)的颗粒。也可适用于N95等级防霾口罩。另可依口罩滤材不同,气密片配合符合美规防尘口罩N95/N99/N100系列等级,欧盟FFP1/FFP2/FFP3系列或其他同等级规格标准。(9)可有效防止花粉、高密度粉尘、沙尘及雾霾污染等有害物质吸入,有效抗阻PM2.5,对于病菌、空气中的微粒起到99.9%的隔离作用。适合用于感冒、打喷嚏、流感、花粉等对策,为雾霾天气的必备首选!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的后视图。图3为沿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沿图2中B-B剖视图。图5为用户配戴实施例1中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3中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4中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5中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的主视图。图10为实施例5中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的后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口罩体,依序设有至少一个外层、一个中层以及一个内层;至少两个气密片,分别固接于该口罩体两侧,每一个该气密片包含有一个个固定部及从该固定部所延伸出的一个密合部,该固定部系包覆于该口罩体一侧并固接于该外层及该内层上,该密合部系相应该内层方向配置;两个固接区组,每一个该固接区组连接该气密片与该口罩体,该固接区组包含有一个上固定区及一个下固定区,该上、下固定区分别对应该密合部的上下两端与该口罩体熔接;以及一个挂带组,包含两个挂带,两个挂带系分别连接该口罩体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口罩体,依序设有至少一个外层、一个中层以及一个内层;至少两个气密片,分别固接于该口罩体两侧,每一个该气密片包含有一个个固定部及从该固定部所延伸出的一个密合部,该固定部系包覆于该口罩体一侧并固接于该外层及该内层上,该密合部系相应该内层方向配置;两个固接区组,每一个该固接区组连接该气密片与该口罩体,该固接区组包含有一个上固定区及一个下固定区,该上、下固定区分别对应该密合部的上下两端与该口罩体熔接;以及一个挂带组,包含两个挂带,两个挂带系分别连接该口罩体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片为单层或多层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体的皱褶断面系呈Ω型或锯齿型。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柱郑乾锋郑羽良
申请(专利权)人:华新医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