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接线装置及电气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44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接线装置及电气设备,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电气设备电气连接的效率,而且当有多根外部导线需要电气连通时,保证了外部导线接入顺序的正确性,且不易损坏,经久耐用。一种快速接线装置,用于与目标设备上的第一接线部电气连接,包括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可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所述接线盒上对应所述第一接线部设有第二接线部,所述接线盒连接有快速锁紧机构,所述快速锁紧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接线部固定,所述快速锁紧机构用于使所述接线盒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接触连通或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电气设备进行电气连接。

A Fast Wiring Device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接线装置及电气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接线装置及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和民用的电气设备,在出厂前的测试或者实际使用中,操作人员需要先用螺丝刀逐个松开产品上的所有接线柱,再将电源、通信、输入输出等外部导线的触头逐一插入接线柱,再用螺丝刀逐个扭紧接线柱,完成接线柱与外部导线的电性连接。一旦设备需要检修或者替换,必须拆下设备时,操作人员需要再次使用螺丝刀松开产品的所有接线柱,拔出所有外部导线,并再次扭紧所有的空接线柱,才能完成拆除工作。这种拆接线方式工时长,效率低。此外,当需要连接的导线数量较多时,很容易出现误操作导致接线顺序错误,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坏。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快速接线装置,如图1所示,锁紧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臂01和第二支撑臂02,以及第一支撑臂01上转动设置的转动臂03和第二支撑臂02上转动设置的手柄04。转动臂03由成夹角的前臂031和后臂032组成,手柄04由成夹角的前端臂041和握臂042组成,前臂031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动压力头05,后臂032与手柄04的前端臂041相转动连接。动压力头05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连接输入线端子的导电铜母排06,导电铜母排06具有弹性弯折部061,在导电铜母排06的弹性弯折部061下预埋一个静压弹簧09把弹性弯折部061微微顶起,靠静压弹簧09的变形对弹性弯折部061施加向上的反作用力,来保证输入线端子07与导电铜母排06的接触。但是,锁紧结构处于松开状态时,需要先用一只手将输入线的接线端子07套在接线定位销08上,此时,输入线的接线端子07与导电铜母排06处于搭接状态,另一只手操作手柄04使锁紧结构处于锁紧状态才能实现输入线端子07与导电铜母排06电气连通,操作非常不方便,操作步骤繁多,浪费时间,而且在有多根输入线需要连接时,需要手动将输入线的接线端子07依次放置在导电铜母排06上,再用锁紧机构压紧,操作者容易出现误操作,无法保证接线顺序正确。此外,导电铜母排06的弹性弯折部061为刚性部件,多次弯折后比较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接线装置及电气设备,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电气设备电气连接的效率,而且当有多根外部导线需要电气连通时,保证了外部导线接入顺序的正确性,且不易损坏,经久耐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接线装置,用于与目标设备上的第一接线部电气连接,包括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可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所述接线盒上对应所述第一接线部设有第二接线部,所述接线盒连接有快速锁紧机构,所述快速锁紧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接线部固定,所述快速锁紧机构用于使所述接线盒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接触连通或断开。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线部包括由所述接线盒内部朝向所述第一接线部伸出的接触件,以及位于所述接线盒外壁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接触件电连通,当所述快速锁紧机构使所述接线盒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时,所述接触件与所述第一接线部接触连通或断开。进一步地,所述接触件为金属探针,所述金属探针包括针套和针头,所述针套内设有弹簧,所述金属探针通过导线与所述接线端子电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对应所述第一接线部的一侧具有凹槽,当所述接线盒朝向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时,所述凹槽配合套设在所述第一接线部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线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接线部上的多个接线位,设有多个所述接线端子和多个所述接触件。进一步地,所述快速锁紧机构包括底座、前臂、后臂和手柄,所述底座相对于所述第一接线部固定,所述前臂的一端与所述接线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后臂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中部铰接,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前臂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为操作端,当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接触连通时,所述手柄与所述后臂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手柄与所述前臂的铰接点和所述后臂与所述底座的铰接点形成的连接线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内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金属探针的隔板。进一步地,所述前臂设有连接孔,所述前臂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接线盒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当所述接触件与所述第一接线部接触连通时,所述金属探针内部的所述弹簧为压缩状态。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接线装置,用于与目标设备上的第一接线部电气连接,包括接线盒,由于第二接线部对应第一接线部设置在接线盒上,通过接线盒上的第二接线部与第一接线部的锁紧实现外部导线与第一接线部的电连通,而接线盒又连接有快速锁紧机构,所以,使用者在操作时,只需要一只手操作快速锁紧机构朝向或远离第一接线部运动,即可以实现第二接线部与第一接线部的电气连通或断开,当快速锁紧机构锁紧时,第二接线部与第一接线部接触且电连通,当快速锁紧机构松开时,第二接线部与第一接线部不接触。相比现有技术,操作人员只需要执行抬起或压下手柄这样简单的动作,即可完成连通或断开外部导线与第一接线部上的接线位的工作,并且各外部导线与第一接线部上的对应的各接线位能够同时连通或断开,因此能够简化操作步骤,节省时间,提高电气设备电气连通的效率,且由于外部导线可以提前接入快速接线装置,外部导线预先与第二接线部电连通而不用每次与第一接线部电连通,使用者在操作时,不需要再接触外部导线,进一步提高了效率,而且当有多根外部导线需要电气连通时,只需要提前保证外部导线与第二接线部连接时接入顺序正确,后续操作中就可以不用再关注接线顺序,保证了外部导线接入顺序的正确性。此外,由于外部导线通过快速锁紧机构的机械部件运动实现与第一接线部的电连通,不涉及现有技术中导电铜母排的弹性弯折部,所以不易损坏,经久耐用。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快速接线装置。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设备固定有第一方面的快速接线装置,因此具有同样的有益效果,即,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电气设备电气连接的效率,而且当有多根外部导线需要电气连通时,保证了外部导线接入顺序的正确性,且不易损坏,经久耐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快速接线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接线装置的快速锁紧机构松开状态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接线装置的快速锁紧机构松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接线装置的接线盒上的第二接线部与第一接线部断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接线装置的快速锁紧机构锁紧状态下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接线装置的快速锁紧机构锁紧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接线装置的接线盒上的第二接线部与第一接线部接触连通状态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01-第一支撑臂;02-第二支撑臂;03-转动臂;031-前臂;032-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接线装置,用于与目标设备上的第一接线部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可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所述接线盒上对应所述第一接线部设有第二接线部,所述接线盒连接有快速锁紧机构,所述快速锁紧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接线部固定,所述快速锁紧机构用于使所述接线盒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接触连通或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接线装置,用于与目标设备上的第一接线部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可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所述接线盒上对应所述第一接线部设有第二接线部,所述接线盒连接有快速锁紧机构,所述快速锁紧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接线部固定,所述快速锁紧机构用于使所述接线盒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接触连通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部包括由所述接线盒内部朝向所述第一接线部伸出的接触件,以及位于所述接线盒外壁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接触件电连通,当所述快速锁紧机构使所述接线盒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时,所述接触件与所述第一接线部接触连通或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为金属探针,所述金属探针包括针套和针头,所述针套内设有弹簧,所述金属探针通过导线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对应所述第一接线部的一侧具有凹槽,当所述接线盒朝向所述第一接线部运动时,所述凹槽配合套设在所述第一接线部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柏张金光石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