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和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40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和继电器,静触点组件包括上接线柱、下触点和保险丝,下触点和上接线柱彼此间隔,保险丝为多个且并联设置在上接线柱与下触点之间,多个保险丝彼此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保险丝的一端与上接线柱电连接,每个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触点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具有良好的过流能力和耐压能力,可以实现过流和耐压调节。

Static Contact Components and Relays for Relay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和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和继电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继电器的过流能力和耐压能力欠佳,且无法进行过流和耐压调节,特别是对于高压电流时,继电器可能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所述静触点组件具有良好的过流能力和耐压能力,可以实现过流和耐压调节。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的继电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包括:上接线柱;下触点,所述下触点和所述上接线柱彼此间隔;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为多个且并联设置在所述上接线柱与所述下触点之间,多个所述保险丝彼此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保险丝的一端与上接线柱电连接,每个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触点电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通过在静触点组件的上接线柱和下触点之间并联设置多个保险丝,并使得多个保险丝之间彼此间隔设置,提升了静触点组件的过流能力和耐压能力,提升了静触点组件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且静触点组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当静触点组件应用于继电器时,可以有效增强继电器的过流能力和耐压能力,提升了继电器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静触点组件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在所述上接线柱和所述下触点之间,且与所述上接线柱和所述下触点之间限定出绝缘腔,多个所述保险丝设在所述绝缘腔内和/或外。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保险丝包括设在所述绝缘腔内的第一保险丝。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保险丝为多个且沿所述绝缘腔的周向和/或径向间隔开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保险丝为一个或者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保险丝紧贴所述绝缘件的内周壁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保险丝包括设在所述绝缘腔外的第二保险丝。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保险丝为多个且沿所述绝缘腔的周向和/或径向间隔开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保险丝为一个或者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保险丝紧贴所述绝缘件的外周壁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保险丝包括设在所述绝缘腔内的第一保险丝,所述第一保险丝为筒形且紧贴所述绝缘件的内周壁设置,多个所述保险丝还包括设在所述绝缘腔外的第二保险丝,所述第二保险丝为筒形且紧贴所述绝缘件的外周壁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接线柱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朝向远离所述下触点方向凹陷的上插槽,至少一个所述保险丝上具有与所述上插槽插接配合的上插片;和/或所述下触点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朝向远离所述上接线柱方向凹陷的下插槽,至少一个所述保险丝上具有与所述下插槽插接配合的下插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接线柱上形成有与所述绝缘腔连通的注料通道,所述注料通道从所述上接线柱的远离所述下触点的一端贯通至所述上接线柱的面向所述下触点的一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料通道的注料入口端设有密封件。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壳体;第一静触点组件和第二静触点组件,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和所述第二静触点组件均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和所述第二静触点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动触板,所述动触板在导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板位于所述导通位置时与对应所述静触点组件接触以使至少一对所述静触点组件的两个所述下触点之间电导通,所述动触板位于所述断开位置时与对应所述静触点组件分离以使至少一对所述静触点组件的两个所述下触点之间断开电导通;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动触板相连以驱动所述动触板运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通过采用上述的静触点组件,实现了过载保护以及短路保护的作用,提高了继电器的用电安全性,同时提升了继电器的过流能力和耐压能力,保证了继电器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静触点组件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静触点组件的另一个剖视图;图3是图2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静触点组件的爆炸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绝缘件的剖视图;图6是图1中所示的保险丝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曲面保险丝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保险丝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保险丝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剖视图,其中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继电器的爆炸图。附图标记:继电器200、壳体10、空腔10a、安装孔10b、本体101、连接台102、托板103、动触板20、通孔201、绝缘护套202、上绝缘罩2021、下绝缘罩2022、驱动组件30、推动杆301、限位凸肩3011、缓冲弹性件302、垫片303、套筒304、限位柱305、铁芯306、复位弹性件307、缓冲垫片308、第一静触点组件50、第二静触点组件60、静触点组件100、上接线柱1、上插槽11、注料通道12、注料入口端121、密封件13、第一连接环14、下触点2、下插槽21、第二连接环22、保险丝3、第一保险丝31、第二保险丝32、上插片301、下插片302、熔断部33、穿孔331、曲面保险丝34、绝缘件4、石英砂40、绝缘腔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继电器200的静触点组件100。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继电器200的静触点组件100,包括上接线柱1、下触点2和保险丝3。下触点2和上接线柱1彼此间隔,保险丝3为多个且多个保险丝3并联设置在上接线柱1和下触点2之间,多个保险丝3彼此间隔设置,每个保险丝3的一端与上接线柱1电连接,每个保险丝3的另一端与下触点2电连接。例如,如图1-图9所示,下触点2和上接线柱1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使得上接线柱1和下触点2之间未直接电导通;多个保险丝3并联设在上接线柱1和下触点2之间,每个保险丝3分别电连接在上接线柱1和下触点2之间,即每个保险丝3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上端)与上接线柱1电连接、每个保险丝3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的下端)与下触点2电连接,此时上接线柱1和下触点2之间通过多个保险丝3实现电导通。其中,多个保险丝3并联设置,静触点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当电路出现电流过载或短路等问题时,上接线柱1和下触点2之间的所有保险丝3可以断开,此时上接线柱1和下触点2之间的电连接断开,从而断开静触点组件100所在的电路,保证电路的安全性。而且,多个保险丝3彼此间隔、且多个保险丝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线柱;下触点,所述下触点和所述上接线柱彼此间隔;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为多个且并联设置在所述上接线柱与所述下触点之间,多个所述保险丝彼此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保险丝的一端与上接线柱电连接,每个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触点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线柱;下触点,所述下触点和所述上接线柱彼此间隔;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为多个且并联设置在所述上接线柱与所述下触点之间,多个所述保险丝彼此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保险丝的一端与上接线柱电连接,每个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触点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在所述上接线柱和所述下触点之间,且与所述上接线柱和所述下触点之间限定出绝缘腔,多个所述保险丝设在所述绝缘腔内和/或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保险丝包括设在所述绝缘腔内的第一保险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险丝为多个且沿所述绝缘腔的周向和/或径向间隔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险丝为一个或者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保险丝紧贴所述绝缘件的内周壁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保险丝包括设在所述绝缘腔外的第二保险丝。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险丝为多个且沿所述绝缘腔的周向和/或径向间隔开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险丝为一个或者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保险丝紧贴所述绝缘件的外周壁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继电器的静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保险丝包括设在所述绝缘腔内的第一保险丝,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彩丽姚保同汪鲁建刘斯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