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管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37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数码管显示装置。所述数码管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两位数码管、位选控制单元和段选控制单元;所述位选控制单元用于选定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中用于显示的数码管,所述段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内容;所述位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的位控制口,所述段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的段控制口,所述位选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分别采用位选控制单元和段选控制单元来对数码管进行显示控制,可以选用性能较差的位选控制单元和段选控制单元来代替单独一个控制单元,节省了成本。而且采用位选控制单元和段选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控制单元的引脚更分散,更利于PCB布局。

A Digital Tube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码管显示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数码管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码管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数码管由于价格低廉、控制简单,在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发展。目前,数码管多采用单个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来控制数码管的位控制口和段控制口,以使数码管进行显示。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数码管位数较多且分布分散时,对MCU引脚资源要求高,增加了成本,而且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布局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方便PCB布局的数码管显示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码管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两位数码管、位选控制单元和段选控制单元;所述位选控制单元用于选定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中用于显示的数码管,所述段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内容;所述位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的位控制口,所述段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的段控制口,所述位选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选控制单元通过两根连接线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选控制单元通过一根连接线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根连接线中每根连接线均分别连接所述位选控制单元和所述段选控制单元的串行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根连接线中每根连接线均分别连接所述位选控制单元和所述段选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根连接线分别为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位选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端口,第二端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的中断端口;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位选控制单元的中断端口,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均为输入/输出端口和中断端口的共用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码管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晶振单元,所述第一晶振单元分别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和所述位选控制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码管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晶振单元和第三晶振单元,所述第二晶振单元连接所述位选控制单元,所述第三晶振单元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振单元为外部晶振或内部晶振。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分别采用位选控制单元和段选控制单元来对数码管进行显示控制,可以选用性能较差的位选控制单元和段选控制单元来代替单独一个控制单元,节省了成本。而且采用位选控制单元和段选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控制单元的引脚更分散,更利于PCB布局。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技术数码管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数码管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码管显示装置,所述数码管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两位数码管30、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位选控制单元10用于选定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30中用于显示的数码管,段选控制单元20用于控制数码管30的显示内容。位选控制单元10连接至少两位数码管30的位控制口,段选控制单元20连接至少两位数码管30的段控制口,位选控制单元10电性连接段选控制单元20。其中,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均可以采用MCU,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可以通过两根连接线连接(如图1所示),在MCU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一根连接线连接(如图2所示)。在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通过两根连接线连接的场合,两根连接线可以分别连接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的串行端口,即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通过串口连接。实际应用时,位选控制单元10可以通过串口通信的方式向段选控制单元20发送位码信号,段选控制单元20根据位码信号确定需要进行显示的数码管控制该数码管进行显示,段选控制单元20可以通过串口发送已经显示完毕的确认信号给位选控制单元10。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可以通过串口接收对方发送的信号。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两根连接线也可以分别连接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的输入/输出端口,该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的输入/输出端口可以模拟串行端口,即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通过普通端口模拟串口连接。在该实施例中,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在对至少两个数码管30进行控制时,位选控制单元10可以通过模拟串口通信的方式向段选控制单元20发送位码信号,段选控制单元20根据位码信号确定需要进行显示的数码管控制该数码管进行显示,段选控制单元20可以通过模拟串口通信的方式发送已经显示完毕的确认信号给位选控制单元10。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可以通过模拟串口接收对方发送的信号。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两根连接线还可以其中一根连接线分别连接位选控制单元10的输入/输出端口和段选控制单元20的中断端口,另一根连接线分别连接位选控制单元的中断端口和段选控制单元20的输入/输出端口。即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通过一个普通端口和一个中断端口实现通信。在该实施例中,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在对至少两个数码管30进行控制时,位选控制单元10可以发送脉冲信号给段选控制单元20,段选控制单元20根据脉冲信号控制数码管进行显示,段选控制单元20可以通过特定脉冲信号或者将高电平拉低为低电平的方式发送已经显示完毕的确认信号给位选控制单元10。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可以通过中断端口接收对方发送的信号。在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通过一根连接线连接的场合,该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位选控制单元10的输入/输出端口和中断端口的共享端口,另一端连接段选控制单元20的输入/输出端口和中断端口的共享端口。位选控制单元10和段选控制单元20将共享端口设置成中断端口以接收信号,当需要发送信号时,位选控制单元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位数码管、位选控制单元和段选控制单元;所述位选控制单元用于选定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中用于显示的数码管,所述段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内容;所述位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的位控制口,所述段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的段控制口,所述位选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位数码管、位选控制单元和段选控制单元;所述位选控制单元用于选定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中用于显示的数码管,所述段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内容;所述位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的位控制口,所述段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至少两位数码管的段控制口,所述位选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选控制单元通过两根连接线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选控制单元通过一根连接线连接所述段选控制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连接线中每根连接线均分别连接所述位选控制单元和所述段选控制单元的串行端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连接线中每根连接线均分别连接所述位选控制单元和所述段选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端口。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闻姜毅黄陈杨小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小家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