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11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座;基座上方设置有料箱;料箱下部开设有出料口;料箱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定量筒体;定量筒体上部周侧壁开设有与料箱的出料口相适配的进料口;定量筒体下部周侧壁开设有与进料口相对应的排料口;定量筒体内转动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周侧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多个分料板,且每一个分料板的边缘均与定量筒体的内腔表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料箱出料口处配装有一定量筒体,利用可转动的分料板对铜铸件的生产原料进行定量上料,有效地保证了铜铸件的生产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A Precise Feeding Device for Copper Cas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铸造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铜铸件是指采用铸造的加工方式而得到的纯铜或铜合金的设备器件。在铜铸件的铸造过程中,需要先将用于生产铜铸件的原料放入熔化炉中进行加热熔化,传统的上料方式采用人工上料,由于铜铸件在铸造时所需的原料一般是定量性的,而人工上料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候上料过多,会造成原料的浪费,有时候上料过少,影响铜铸件的生产质量。因此,函需研究出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通过在料箱出料口处配装有一定量筒体,利用可转动的分料板对铜铸件的生产原料进行定量上料,有效地保证了铜铸件的生产质量,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方设置有一料箱;所述料箱下部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料箱与基座之间设置有一呈圆柱体结构的定量筒体;所述定量筒体固定装设于料箱的下部;所述定量筒体上部周侧壁开设有一与料箱的出料口相适配的进料口;所述定量筒体下部周侧壁开设有一与进料口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方设置有一料箱(2);所述料箱(2)下部开设有一出料口(201);所述料箱(2)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一呈圆柱体结构的定量筒体(3);所述定量筒体(3)固定装设于料箱(2)的下部;所述定量筒体(3)上部周侧壁开设有一与料箱(2)的出料口(201)相适配的进料口(301);所述定量筒体(3)下部周侧壁开设有一与进料口(301)相对应的排料口(302);所述定量筒体(3)内转动装设有一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周侧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多个分料板(401),且每一个所述分料板(401)的边缘均与定量筒体(3)的内腔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方设置有一料箱(2);所述料箱(2)下部开设有一出料口(201);所述料箱(2)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一呈圆柱体结构的定量筒体(3);所述定量筒体(3)固定装设于料箱(2)的下部;所述定量筒体(3)上部周侧壁开设有一与料箱(2)的出料口(201)相适配的进料口(301);所述定量筒体(3)下部周侧壁开设有一与进料口(301)相对应的排料口(302);所述定量筒体(3)内转动装设有一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周侧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多个分料板(401),且每一个所述分料板(401)的边缘均与定量筒体(3)的内腔表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表面并排固定有多个支撑柱(101),且每一个所述支撑柱(10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于料箱(2)的外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与定量筒体(3)之间倾斜设置有一输料槽板(5);所述输料槽板(5)位置与定量筒体(3)的排料口(302)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铸件精确上料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占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恒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