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在含氧化合物转化过程中微孔结构稳定运行的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437,165的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特此通过引用并入。
技术介绍
本说明书一般涉及用于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所需产物同时使用于催化剂包中的微孔结构的寿命和效率最大化的方法和系统。特别地,本说明书涉及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其中氢气流和包含含氧化合物的进料流与包含固体微孔酸组分的催化剂包接触。技术背景固体微孔酸组分在工业上用于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例如在甲醇-烯烃(MTO)工艺、甲醇-丙烯(MTP)工艺、甲醇-汽油(MTG)工艺和混合催化剂工艺(例如通过甲醇中间体将合成气转化为烃类)中。在这些工艺中,进料和/或反应器中的含氧化合物浓度可以宽泛地从相对高——例如在MTO型应用中——变化到相对低——例如在混合催化剂型工艺中。无论使用何种工艺,使用固体微孔酸组分的问题是它们的寿命相对较短。在进料至产物反应的过程中,固体微孔酸组分变得失活并需要再生,这可能涉及昂贵的再生设备、昂贵的再生过程、昂贵的反应器——例如流化床反应器和其他具有连续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包括:将包含至少一种含氧化合物的进料流引入反应区;将氢气流引入反应区;使所述进料流和所述氢气流与所述反应区中的催化剂同时接触,其中所述催化剂包含具有8‑MR至10‑MR通路的固体微孔酸组分,其中反应区中的氢气流的分压大于或等于1巴(100kPa)至小于或等于48巴(4800kPa),反应区的温度大于或等于350℃至小于或等于50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1 US 62/4371651.一种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包括:将包含至少一种含氧化合物的进料流引入反应区;将氢气流引入反应区;使所述进料流和所述氢气流与所述反应区中的催化剂同时接触,其中所述催化剂包含具有8-MR至10-MR通路的固体微孔酸组分,其中反应区中的氢气流的分压大于或等于1巴(100kPa)至小于或等于48巴(4800kPa),反应区的温度大于或等于350℃至小于或等于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反应区中的至少一种含氧化合物的分压为大于或等于0.01巴(1kPa)至小于或等于7.00巴(700kPa)。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其中所述固体酸微孔组分是具有8-MR通路的分子筛。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含氧化合物选自甲醇、二甲醚、以及它们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区的温度大于或等于400℃至小于或等于450℃。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其中所述固体微孔酸组分满足以下标准之一:固体微孔酸组分具有8-MR通路,并且固体微孔酸组分的寿命大于15g转化的含氧化合物/g固体微孔酸组分;或者固体微孔酸组分具有10-MR通路,并且固体微孔酸组分的寿命大于150g转化的含氧化合物/g固体微孔酸组分,并且其中固体微孔酸组分的寿命定义为每克微孔酸组分转化为C2+C3烃直至其中含氧化合物至C2+C3烃的转化率已降至零的点的含氧化合物的累积量。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其中产物流中烯烃与链烷烃的平均体积比为大于或等于0.01。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其中产物流中C2与C3产物体积比为大于或等于0.1至小于或等于2.7。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其中惰性气体流被引入到反应区中。10.一种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烃的方法,包括:将包含至少一种含氧化合物的进料流引入反应区;将氢气流引入反应区;使所述进料流和所述氢气流与所述反应区中的催化剂同时接触,其中所述催化剂包含具有8-MR至10-MR通路的固体微孔酸组分,其中反应区中的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L·S·尼斯肯斯,A·C·森迪克西,P·E·格罗内迪克,A·马雷克,
申请(专利权)人: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