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存和释放电能的系统和工艺。
技术介绍
当前,70%以上的碳排放来自煤炭的燃烧,然后由多到少依次来自石油、天然气、水泥等行业,这不仅带来了全球的温室效应和极端天气频发问题,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另外,由于上网的瓶颈,我国风能、太阳能严重制约着风电、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同时水力发电项目在丰水期发电量充足,但由于耗电总量在一定时期内较为固定,造成了丰水期电能大量损失以及设备、线网的损耗。碳排放引起的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问题都促使人们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91412.89MW,2013年我国弃风电量超过150亿千瓦时,经济损失大约为75亿元。我国优质风电资源集中区的所在地电力消纳能力不足,而且远离用电负荷中心。电网规划和建设与新能源发展衔接不够已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瓶颈。在太阳能发电方面,2013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600万kW,全年发电量达80亿千瓦时,而同期国内太阳能实际需求量约45-60亿千瓦时;到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安装容量将达到3500万kW,到时太阳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存和释放电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含碳氧化合物净化系统、造气系统、甲烷化系统、甲烷化系统的蒸汽取热系统、蒸汽透平系统(35)、产品分离系统、产品储存系统和燃气发电系统;所述含碳氧化合物净化系统的含碳氧化合物出口以及所述造气系统的氢气出口均与所述甲烷化系统的反应物入口连通;所述甲烷化系统的产品出口与所述产品分离系统的产品入口连通;所述产品分离系统的工艺冷凝液出口与所述造气系统的净水装置(40)入口连通,且与所述蒸汽取热系统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产品分离系统的产品出口与所述产品储存系统的产品入口连通,所述产品储存系统的第一产品出口与所述燃气发电系统的燃气入口连通;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存和释放电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含碳氧化合物净化系统、造气系统、甲烷化系统、甲烷化系统的蒸汽取热系统、蒸汽透平系统(35)、产品分离系统、产品储存系统和燃气发电系统;所述含碳氧化合物净化系统的含碳氧化合物出口以及所述造气系统的氢气出口均与所述甲烷化系统的反应物入口连通;所述甲烷化系统的产品出口与所述产品分离系统的产品入口连通;所述产品分离系统的工艺冷凝液出口与所述造气系统的净水装置(40)入口连通,且与所述蒸汽取热系统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产品分离系统的产品出口与所述产品储存系统的产品入口连通,所述产品储存系统的第一产品出口与所述燃气发电系统的燃气入口连通;所述产品储存系统设置有将产品送入天然气管网的天然气管网出口;所述蒸汽取热系统的蒸汽出口与蒸汽透平系统(35)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蒸汽透平系统(35)的冷凝液出口与所述产品分离系统的工艺冷凝液出口连通;所述产品储存系统的第二产品出口与所述蒸汽透平系统(35)的产品入口连通,所述蒸汽透平系统(35)设置有送出液化天然气的液化天然气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氧化合物净化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水解反应器(32)、精脱硫反应器(31)和脱氧、脱硝反应器(30)。3.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气系统还包括锰盐溶液电解槽(21)、锰稀酸反应装置(42)、氢气压缩机(34)以及交直流整流装置(41);所述锰盐溶液电解槽(21)的金属锰出口与所述锰稀酸反应装置(42)的金属锰入口连通,所述锰盐溶液电解槽(21)的锰盐溶液入口与所述锰稀酸反应装置(42)的锰盐溶液出口连通;所述锰稀酸反应装置(42)的氢气出口与氢气储罐(46)氢气入口连通;所述氢气储罐(46)的氢气出口与所述氢气压缩机(34)的氢气入口连通;所述氢气压缩机(34)的氢气出口为所述造气系统的氢气出口;所述交直流整流装置(41)设置有电流入口和电流出口,所述电流出口与所述锰盐溶液电解槽(21)的电流输入端连通;所述净水装置(40)的出口与所述锰盐溶液电解槽(21)的入水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烷化系统包括串联和/或并联的2-4台甲烷化反应器。5.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烷化系统包括串并联连接的1#甲烷化反应器(28)和2#甲烷化反应器(29)。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烷化反应器为具有高传热性能的热管固定床反应器和/或具有导流锥移热的径向床反应器。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戴文松,王子宗,蒋荣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