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774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汲水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隔离板将电机体隔离在密闭的电机腔中,并在泵叶轮腔和电机腔中分别设置相互吸引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基于这两个磁体,在电机体启动后,可以将电机体的力矩耦合到泵叶轮上,实现了通过电磁耦合的方式来传递力矩的目的,避免了电机体和泵叶轮之间直接通过轴连接而对电机体的防水结构造成的磨损,从而避免了电机体因进水而被烧毁,大大提高了整个汲水工作的效率。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汲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汲水装置。
技术介绍
汲水装置是用于将水从深井中抽取出来的重要动力装置,例如,电动汲水装置,在该电动汲水装置的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电动汲水装置潜入水下。因此,为了防止将该电动汲水装置中的电机因进水而被烧毁,对该电动汲水装置中电机结构的防水性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常用的汲水装置包括外壳体、泵叶轮、驱动轴以及电机体,其中,泵叶轮、驱动轴和电机体位于外壳体的内腔中,该外壳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电机体通过驱动轴与泵叶轮相连,且该电机体的外围具有防水结构。当该电机体启动后,与该电机体相连的驱动轴带动泵叶轮转动,进而使得进入该外壳体内腔中的水经出水口被汲出。基于上述汲水装置,电机体与泵叶轮通过驱动轴连接在一起,在汲水过程中,驱动轴的连续高速运转易导致电机体的防水结构遭到磨损,使得电机体因进水而被烧毁,进而降低了整个汲水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汲水装置,能够解决电机易进水而被烧毁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了一种汲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壳体;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且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固定在一起,所述隔离板将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分隔为泵叶轮腔和电机腔,与所述泵叶轮腔对应的外壳体的部分具有多个进水口和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电机腔为密闭腔体;泵叶轮结构,所述泵叶轮结构位于所述泵叶轮腔内,所述泵叶轮结构包括泵叶轮、第一磁体和第一连接轴,所述泵叶轮位于所述泵叶轮腔中远离所述隔离板的区域,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泵叶轮腔中靠近所述隔离板的区域,所述第一连接轴用于连接所述泵叶轮和所述第一磁体;电机结构,所述电机结构位于所述电机腔内,所述电机结构包括电机体、第二磁体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电机体位于所述电机腔中远离所述隔离板的区域,所述第二磁体位于所述电机腔中靠近所述隔离板的区域,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吸引,用于将所述第二磁体上的力矩耦合到所述第一磁体上,所述第二连接轴用于连接所述电机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离板为防磁板。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离板靠近所述泵叶轮腔的一侧具有耐腐蚀涂层。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离板的厚度为20mm至30mm。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为强磁体。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壳体的外壁和内壁均具有耐腐蚀涂层。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进水口的内侧具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用于对进入所述泵叶轮腔的水进行过滤。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进水口均匀分布在与所述泵叶轮腔对应的所述外壳体的侧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进水口的尺寸相同。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进水口的口径为2mm至8mm。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隔离板将电机体隔离在密闭的电机腔中,并在泵叶轮腔和电机腔中分别设置相互吸引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基于这两个磁体,在电机体启动后,可以将电机体的力矩耦合到泵叶轮上,实现了通过电磁耦合的方式来传递力矩的目的,避免了电机体和泵叶轮之间直接通过轴连接而对电机体的防水结构造成的磨损,从而避免了电机体因进水而被烧毁,大大提高了整个汲水工作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汲水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汲水装置,如图1所示,该汲水装置包括:外壳体1;隔离板2,该隔离板2位于该外壳体1的内腔,且与该外壳体1的内壁固定在一起,该隔离板2将该外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泵叶轮腔和电机腔,与该泵叶轮腔对应的外壳体1的部分具有多个进水口11和至少一个出水口12,该电机腔为密闭腔体;泵叶轮结构3,该泵叶轮结构3位于该泵叶轮腔内,该泵叶轮结构3包括泵叶轮31、第一磁体32和第一连接轴33,该泵叶轮31位于该泵叶轮腔中远离该隔离板2的区域,该第一磁体32位于该泵叶轮腔中靠近该隔离板2的区域,该第一连接轴33用于连接该泵叶轮31和该第一磁体32;电机结构4,该电机结构4位于该电机腔内,该电机结构4包括电机体41、第二磁体42和第二连接轴43,该电机体41位于该电机腔中远离该隔离板2的区域,该第二磁体42位于该电机腔中靠近该隔离板2的区域,该第二磁体42与该第一磁体32相互吸引,用于将该第二磁体42上的力矩耦合到该第一磁体32上,该第二连接轴43用于连接该电机体41和该第二磁体4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隔离板2将电机体41隔离在密闭的电机腔中,并在泵叶轮腔和电机腔中分别设置相互吸引的第一磁体32和第二磁体42,基于这两个磁体,在电机体41启动后,可以将电机体41的力矩耦合到泵叶轮31上,实现了通过电磁耦合的方式来传递力矩的目的,避免了电机体41和泵叶轮31之间直接通过轴连接而对电机体41的防水结构造成的磨损,从而避免了电机体41因进水而被烧毁,大大提高了整个汲水工作的效率。下面针对该汲水装置的各部分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详述:(一)外壳体1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壳体1可以形成腔体,该腔体用于放置及固定该汲水装置的其他结构,该外壳体1对整个装置的其他结构起了保护作用。在汲水过程中,将该外壳体1潜入水中,该外壳体1可以辅助整个汲水工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外壳体1可以为防磁体,该防磁体可以避免对该装置中的第一磁体32和第二磁体42等磁体结构造成干扰,该防磁体可以由耐腐蚀耐磨损的聚合物制成,当然,该防磁体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只要不对上述磁体结构造成干扰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该外壳体1的内壁和外壁均可以具有耐腐蚀涂层,该耐腐蚀涂层可以减缓水中可能含有的腐蚀性物质对外壳体1的损伤,且,该耐腐蚀性涂层可以为防磁性涂层。当然,该外壳体1的内壁和外壁也可以具有其他涂层,只要不对其他结构造成干扰且能够使外壳体1更加不易受损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二)隔离板2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本技术实施例中,隔离板2位于上述外壳体1的内腔,且隔离板2与外壳体1的内壁固定在一起,以将外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泵叶轮腔和电机腔。例如,该隔离板2可以与外壳体1的内壁粘接在一起。当然,隔离板2与外壳体1的内壁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一起,只要使得上述泵叶轮腔和电机腔为完全分隔的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其中,上述泵叶轮腔为与外界相通的腔体,上述电机腔为密闭腔体。具体地,与该泵叶轮腔对应的外壳体1的部分具有多个进水口11和至少一个出水口12,该多个进水口11和至少一个出水口12使得该泵叶轮腔与外界相通。也即是,在汲水过程中,水可以从该多个进水口11进入该泵叶轮腔,该泵叶轮腔中的水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出水口12排出,从而达到汲水的目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多个进水口11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泵叶轮腔对应的外壳体1的侧面,该多个进水口11可以包括多组进水口11。如图1所示,可以围绕外壳体1的侧面均匀的设置三组进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外壳体(1);隔离板(2),所述隔离板(2)位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腔,且与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固定在一起,所述隔离板(2)将所述外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泵叶轮腔和电机腔,与所述泵叶轮腔对应的外壳体(1)的部分具有多个进水口(11)和至少一个出水口(12),所述电机腔为密闭腔体;泵叶轮结构(3),所述泵叶轮结构(3)位于所述泵叶轮腔内,所述泵叶轮结构(3)包括泵叶轮(31)、第一磁体(32)和第一连接轴(33),所述泵叶轮(31)位于所述泵叶轮腔中远离所述隔离板(2)的区域,所述第一磁体(32)位于所述泵叶轮腔中靠近所述隔离板(2)的区域,所述第一连接轴(33)用于连接所述泵叶轮(31)和所述第一磁体(32);电机结构(4),所述电机结构(4)位于所述电机腔内,所述电机结构(4)包括电机体(41)、第二磁体(42)和第二连接轴(43),所述电机体(41)位于所述电机腔中远离所述隔离板(2)的区域,所述第二磁体(42)位于所述电机腔中靠近所述隔离板(2)的区域,所述第二磁体(42)与所述第一磁体(32)相互吸引,用于将所述第二磁体(42)上的力矩耦合到所述第一磁体(32)上,所述第二连接轴(43)用于连接所述电机体(41)和所述第二磁体(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外壳体(1);隔离板(2),所述隔离板(2)位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腔,且与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固定在一起,所述隔离板(2)将所述外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泵叶轮腔和电机腔,与所述泵叶轮腔对应的外壳体(1)的部分具有多个进水口(11)和至少一个出水口(12),所述电机腔为密闭腔体;泵叶轮结构(3),所述泵叶轮结构(3)位于所述泵叶轮腔内,所述泵叶轮结构(3)包括泵叶轮(31)、第一磁体(32)和第一连接轴(33),所述泵叶轮(31)位于所述泵叶轮腔中远离所述隔离板(2)的区域,所述第一磁体(32)位于所述泵叶轮腔中靠近所述隔离板(2)的区域,所述第一连接轴(33)用于连接所述泵叶轮(31)和所述第一磁体(32);电机结构(4),所述电机结构(4)位于所述电机腔内,所述电机结构(4)包括电机体(41)、第二磁体(42)和第二连接轴(43),所述电机体(41)位于所述电机腔中远离所述隔离板(2)的区域,所述第二磁体(42)位于所述电机腔中靠近所述隔离板(2)的区域,所述第二磁体(42)与所述第一磁体(32)相互吸引,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起张冰郭娟徐青松段文杰王金彪张琦沈建军孙书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