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24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涉及物体起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至少两个吊耳和至少两个承压板,吊耳安装在横梁两端并置于横梁顶面,承压板安装在横梁上并均布在横梁顶面,承压板包括固连部和承压部,固连部与横梁连接,承压部底部与固连部固定连接,承压部顶部设有与钢筒混凝土顶管的管内壁相配合的弧形面。通过外部拉绳拉动吊耳,同时通过吊耳带动横梁进行升降动作,横梁带动其上的承压板和承压板上的钢筒混凝土顶管升降,从而实现了钢筒混凝土顶管的吊装,通过承压板贴合管壁内部,使得吊装受力更为均匀,增加了钢筒混凝土吊装的稳定性。

Steel tube concrete pipe jacking flat pole 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
本技术涉及物体起重
,尤其涉及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
技术介绍
随着大口径钢筒混凝土顶管在城市非开挖工程中的使用,也需要解决管道快速、便捷、安全的吊装方式。以往大口径钢筒混凝土管道采用两根钢丝绳或吊带兜身吊,但在非开挖顶管施工时,管道应放置在轨道上,再通过轨道输送将管道输送至安装位置。若采用传统吊装方法,钢丝绳或吊带在通过轨道输送后无法取出。普通钢筋混凝土顶管可在管道外壁两侧设置吊装孔,用门式吊具或钢丝吊栓进行吊装,而钢筒混凝土顶管由于在混凝土钢筋笼中间设置一层止水的钢筒体,所以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在无法在钢筒混凝土顶管外壁设置吊装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保证在非开挖工程中的钢筒混凝土顶管的吊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包括横梁、至少两个吊耳和至少两个承压板,吊耳安装在横梁两端并置于横梁顶面,承压板安装在横梁上并均布在横梁顶面,承压板包括固连部和承压部,固连部与横梁连接,承压部底部与固连部固定连接,承压部顶部设有与钢筒混凝土顶管的管内壁相配合的弧形面。通过外部拉绳拉动吊耳,同时通过吊耳带动横梁进行升降动作,横梁带动其上的承压板和承压板上的钢筒混凝土顶管升降,从而实现了钢筒混凝土顶管的吊装,通过承压板贴合管壁内部,使得吊装受力更为均匀,增加了钢筒混凝土吊装的稳定性。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吊耳上设有吊孔。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还包括至少两个导轮,导轮安装在横梁两端并置于横梁底面。通过导轮的设置,使得横梁在进入管道内部的时候避免了横梁与管道的硬性摩擦,减少了进入管道所需要的力,从而加快了横梁进入管道的效率。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轮成对设置,导轮分别对应设置于横梁两侧。通过导轮在横梁两侧的成对设置,使得横梁在进入管道内部的时候移动更稳定顺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部拉绳拉动吊耳,同时通过吊耳带动横梁进行升降动作,横梁带动其上的承压板和承压板上的钢筒混凝土顶管升降,从而实现了钢筒混凝土顶管的吊装,通过承压板贴合管壁内部,使得吊装受力更为均匀,增加了钢筒混凝土吊装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所揭示的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装载钢筒混凝土顶管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所揭示的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所揭示的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另一种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主视图。附图标记:1横梁、2吊耳、3承压板、4固连部、5承压部、6吊孔、7导轮、8钢筒混凝土顶管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在现在的工程施工中,随着大口径钢筒混凝土顶管在城市非开挖工程中的使用,也需要解决管道快速、便捷、安全的吊装方式。以往大口径钢筒混凝土管道采用两根钢丝绳或吊带兜身吊,但在非开挖顶管施工时,管道应放置在轨道上,再通过轨道输送将管道输送至安装位置。若采用传统吊装方法,钢丝绳或吊带在通过轨道输送后无法取出。普通钢筋混凝土顶管可在管道外壁两侧设置吊装孔,用门式吊具或钢丝吊栓进行吊装,而钢筒混凝土顶管由于在混凝土钢筋笼中间设置一层止水的钢筒体,所以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在无法设置在钢筒混凝土顶管外壁设置吊装孔。为了能够保证在非开挖工程中的钢筒混凝土顶管的吊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技术方案如下:下面根据图1至图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包括横梁1、至少两个吊耳2和至少两个承压板3,吊耳2安装在横梁1两端并置于横梁1顶面,承压板3安装在横梁1上并均布在横梁1顶面,承压板3包括固连部4和承压部5,固连部4与横梁1连接,承压部5底部与固连部4固定连接,承压部5顶部设有与钢筒混凝土顶管8的管内壁相配合的弧形面。通过外部拉绳拉动吊耳2,同时通过吊耳2带动横梁1进行升降动作,横梁1带动其上的承压板3和承压板3上的钢筒混凝土顶管8升降,从而实现了钢筒混凝土顶管8的吊装,通过承压板3贴合管壁内部,使得吊装受力更为均匀,增加了钢筒混凝土吊装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缸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采用了两个吊耳2和一个横梁1,但是安装在横梁1上的承压板3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变换,当需要尽量减少吊具的重量时可以使用如图1的具有两个承压板3的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在保证吊装的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减少整个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的重量,而在更需要吊装稳定性的时候,可以如图3所示,安装六个承压板3,这样虽然增加了一定的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的重量,但是大大提升了钢筒混凝土顶管8在吊装时候的稳定性按照常规的设置,吊耳2上设有吊孔6,这样在牵引的时候外部的牵引绳索就能够在吊孔6上进行固定安装。为了使得横梁1在进入管道内部的时候避免横梁1与管道的硬性摩擦,减少进入管道所需要的力,从而加快横梁1进入管道的效率,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还包括至少两个导轮7,导轮7安装在横梁1两端并置于横梁1底面。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实施例中,导轮7都是成对设置,导轮7分别对应设置于横梁1两侧。通过导轮7在横梁1两侧的成对设置,使得横梁1在进入管道内部的时候移动更稳定顺畅。综上所述,本技术中通过外部拉绳拉动吊耳2,同时通过吊耳2带动横梁1进行升降动作,横梁1带动其上的承压板3和承压板3上的钢筒混凝土顶管8升降,从而实现了钢筒混凝土顶管8的吊装,通过承压板3贴合管壁内部,使得吊装受力更为均匀,增加了钢筒混凝土吊装的稳定性。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不代表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一端”、“另一端”仅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当被描述的对象的绝对位置关系改变后,则该想对应的位置关系也相应的改变。“侧面”表示的是长方体中除了上下顶面左右端面的剩余的两个面,另外文中所讲的“至少两个”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至少两个吊耳(2)和至少两个承压板(3),所述吊耳(2)安装在所述横梁(1)两端并置于所述横梁(1)顶面,所述承压板(3)安装在所述横梁(1)上并均布在横梁(1)顶面,所述承压板(3)包括固连部(4)和承压部(5),所述固连部(4)与所述横梁(1)连接,所述承压部(5)底部与所述固连部(4)固定连接,所述承压部(5)顶部设有与钢筒混凝土顶管的管内壁相配合的弧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筒混凝土顶管扁担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至少两个吊耳(2)和至少两个承压板(3),所述吊耳(2)安装在所述横梁(1)两端并置于所述横梁(1)顶面,所述承压板(3)安装在所述横梁(1)上并均布在横梁(1)顶面,所述承压板(3)包括固连部(4)和承压部(5),所述固连部(4)与所述横梁(1)连接,所述承压部(5)底部与所述固连部(4)固定连接,所述承压部(5)顶部设有与钢筒混凝土顶管的管内壁相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悦人陶哲峰朱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毅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