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15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设置于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基座上、并位于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上的托料盘旁侧,导料机构包括至少三个用于对托料盘上电子元器件进行导正的导正部,导正部包括用于对电子元器件的径向内侧面进行干涉的内侧导正部、及用于对电子元器件的径向外侧面进行干涉的外侧导正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点式纠偏的结构,对电子元器件内侧面和外侧面进行分别导向纠偏,纠偏效果稳定且纠偏行程较短。调节座的设计能对导正头的高度位置及径向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各种规格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导正头为可拆卸式的,可以更换针对性更强的导正头从而适应特殊电子元器件的纠偏使用。

A Material Guide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Tes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属于特定导料结构的

技术介绍
电子元器件在出厂前需要进行表面检测,从而将尺寸存在偏差或表面存在破损、裂纹、露铜、锈面的不良品分拣出来。而一般的检测设备包括落料机构、托料盘、检测机构、分拣机构等,落料机构承载电子元器件并持续的向托料盘导出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落在托料盘上,受到托料盘的旋转驱动,经过检测机构检测后进入分拣机构区域进行分拣卸料。由于电子元器件在落料时,其存在一定地弹跳,因此会导致电子元器件存在位置偏差,而检测机构的摄像有一定有效区域,很容易造成电子元器件脱离检测轨道。另外,电子元器件在检测机构中成像也存在偏移,不利于尺寸检测分析。现有技术中,采用一导片进行导向,单一的导片纠偏效果较差,而为了提高纠偏效果,一般会设置较长的导片,占用空间较大,需要的导正行程较长,而且较长的行程还容易对电子元器件产生不必要的磨损。另外,传统的导片为固定式的,其针对性较差,不具备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电子元器件导料机构占用空间大要求行程长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基座上、并位于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上的托料盘旁侧,所述导料机构包括至少三个用于对托料盘上电子元器件进行导正的导正部,所述导正部包括用于对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径向内侧面进行干涉的内侧导正部、及用于对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径向外侧面进行干涉的外侧导正部。优选地,所述内侧导正部与所述外侧导正部的数量相同、或者所述外侧导正部的数量比所述内侧导正部的数量多一个,并且内侧导正部与外侧导正部相间隔排列。优选地,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沿所述托料盘旋转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外侧导正部、内侧导正部、及第二外侧导正部。优选地,所述导正部包括导正头和用于调节导正头径向位移、升降位移的调节座。优选地,所述调节座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立座,所述立座上设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上设有径向伸缩悬架,所述导正头固定于所述径向伸缩悬架的伸缩端底部。优选地,所述导正头与所述径向伸缩悬架的伸缩端之间为可拆卸配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采用多点式纠偏的结构,对电子元器件内侧面和外侧面进行分别导向纠偏,纠偏效果稳定且纠偏行程较短。2.调节座的设计能对导正头的高度位置及径向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各种规格电子元器件的需求。3.导正头为可拆卸式的,可以更换针对性更强的导正头从而适应特殊电子元器件的纠偏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导料机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如图1至图3所示,其设置于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基座1上、并位于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上的托料盘2旁侧,对落在托料盘2上的电子元器件3进行位置矫正。导料机构包括至少三个用于对托料盘2上电子元器件3进行导正的导正部4。具体地,导正部4包括用于对电子元器件3的径向内侧面31进行干涉的内侧导正部41、及用于对电子元器件3的径向外侧面32进行干涉的外侧导正部42。实现原理说明,电子元器件3落在托料盘2上时,其存在一定地跳动,导致电子元器件3的位置存在一定地偏移,本案通过对电子元器件3进行内侧和外侧分别导正,使得电子元器件3位置得到有效矫正,经过检测位时易于检测尺寸。对本案进行细化说明,内侧导正部41与外侧导正部42的数量相同、或者外侧导正部42的数量比内侧导正部42的数量多一个,并且内侧导正部41与外侧导正部42相间隔排列。也就是说,对电子元器件3的径向外侧面32至少导正两侧,如此能实现精确纠偏。具体实施例中,本案的导料机构包括沿托料盘2旋转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外侧导正部42、内侧导正部41、及第二外侧导正部42。落至托料盘2上的电子元器件3首先经过第一外侧导正部进行导正,该部导正会存在一个较大的内偏转,然后再进行内侧导正,此导正为外偏转,转幅小于上步骤的内偏转,最后再进行一个较小幅度的内偏转调整,从而实现精确调整。即第一外侧导正部的导正倾斜度大于内侧导正部的导正倾斜度,内侧导正部的导正倾斜度大于第二外侧导正部的导正倾斜度。具体通过导正部的导正面倾斜度设计。优选实施例中,导正部4包括导正头5和用于调节导正头5径向位移、升降位移的调节座6。即通过该调节座6能调节导正头5的径向位移、及升降位移,从而使导正头5位置与各规格电子元器件3相匹配。具体地,调节座6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立座61,立座61上设有升降滑块62,升降滑块62上设有径向伸缩悬架63,导正头5固定于径向伸缩悬架63的伸缩端底部。通过升降滑块62可调节导正头5的高度位置,通过径向伸缩悬架63可以调节导正头5的径向位置,从而实现导正头5与电子元器件3侧面的匹配。最后,导正头5与径向伸缩悬架63的伸缩端之间为可拆卸配接,可以根据电子元器件3侧面的形态选择适用的导正头5,更细化了说,导正头5的导面并非全部是平面设计,针对存具备导接片的面,可以选择存在避让凹槽的导正头5。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技术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采用多点式纠偏的结构,对电子元器件内侧面和外侧面进行分别导向纠偏,纠偏效果稳定且纠偏行程较短。调节座的设计能对导正头的高度位置及径向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各种规格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导正头为可拆卸式的,可以更换针对性更强的导正头从而适应特殊电子元器件的纠偏使用。以上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基座上、并位于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上的托料盘旁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包括至少三个用于对托料盘上电子元器件进行导正的导正部,所述导正部包括用于对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径向内侧面进行干涉的内侧导正部、及用于对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径向外侧面进行干涉的外侧导正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基座上、并位于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上的托料盘旁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包括至少三个用于对托料盘上电子元器件进行导正的导正部,所述导正部包括用于对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径向内侧面进行干涉的内侧导正部、及用于对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径向外侧面进行干涉的外侧导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导正部与所述外侧导正部的数量相同、或者所述外侧导正部的数量比所述内侧导正部的数量多一个,并且内侧导正部与外侧导正部相间隔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设备的导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何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泽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