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河道岸坡监测的模块化多波束测深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978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河道岸坡监测的模块化多波束测深移动平台,包括船体稳定模块、测深搭载模块、动力搭载模块、浮力模块、安全防护模块、连接孔、姿态传感器固定孔、动力搭载板、真空浮力仓、固定连接杆、船体法兰盘、换能器法兰盘、换能器连接杆、连接杆耳朵眼、加固稳定板、连接螺丝、真空浮力仓承台和真空仓封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组装、运输、安装方便快捷,多波束测深设备间位置固定,不需对安装偏差进行二次校准,倾斜安装换能器,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广泛应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内陆水体的浅水区水深测量,特别是岸坡附近的浅水区测量。

A modular multi-beam sounding mobile platform for river bank slope monito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河道岸坡监测的模块化多波束测深移动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波束测深移动平台,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河道岸坡监测的模块化多波束测深移动平台,属于水深测量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水深测量设备主要用于海洋、江河、湖泊、库区、水网区域等水下测量或勘察工作。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对水下地形测量也提出了点云数据的需求,为此,多波束测深技术应运而生,但多波速系统设备众多,换能器较为笨重,对安装工艺要求较高,一般需要现场租赁船舶,提前2-3天购买钢管、请人焊接等来完成多波速设备的安装工作,成本较高,而且安装完毕后需对安装偏差进行校准,求取校准参数过程较为繁琐,容易出现误差,影响测深结果。此外,在内河特别是长江河道,岸坡附近由于水深较浅,船体难以靠近,故相应水深也难以获取。多波速设备虽然可以扫测,但正常的安装方式依然难以解决岸坡附近浅水区水深获取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河道岸坡监测的模块化多波束测深移动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河道岸坡监测的模块化多波束测深移动平台,使得安装和拆卸多波束设备方便,实现随测随组装、拖运便捷、多波束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河道岸坡监测的模块化多波束测深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稳定模块(A)、测深搭载模块(B)、动力搭载模块(C)、浮力模块(D)和安全防护模块(E),且所述船体稳定模块(A)、测深搭载模块(B)、动力搭载模块(C)通过刚性连接成整体,且所述船体稳定模块(A)、测深搭载模块(B)、动力搭载模块(C)的底部安装有浮力模块(D),且所述船体稳定模块(A)、测深搭载模块(B)、动力搭载模块(C)的侧壁安装有安全防护模块(E),其中,所述浮力模块(D)为真空浮力仓(4),且所述真空浮力仓(4)上安装有真空浮力仓承台(12),且所述真空浮力仓承台(12)通过连接孔(1)固定船体内部,且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河道岸坡监测的模块化多波束测深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稳定模块(A)、测深搭载模块(B)、动力搭载模块(C)、浮力模块(D)和安全防护模块(E),且所述船体稳定模块(A)、测深搭载模块(B)、动力搭载模块(C)通过刚性连接成整体,且所述船体稳定模块(A)、测深搭载模块(B)、动力搭载模块(C)的底部安装有浮力模块(D),且所述船体稳定模块(A)、测深搭载模块(B)、动力搭载模块(C)的侧壁安装有安全防护模块(E),其中,所述浮力模块(D)为真空浮力仓(4),且所述真空浮力仓(4)上安装有真空浮力仓承台(12),且所述真空浮力仓承台(12)通过连接孔(1)固定船体内部,且所述真空浮力仓承台(12)通过连接螺丝(11)将浮力模块(D)和各个模块刚性连接;测深搭载模块(B)包括船体法兰盘(6),且所述船体法兰盘(6)连接船体和换能器连接杆(8),且换能器法兰盘(7)连接多波束换能器和换能器连接杆(8),且固定连接杆(5)、连接杆耳朵眼(9)上安装有换能器连接杆(8),姿态传感器固定孔(2)上固定安装有姿态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潮毛北平彭全胜罗兴魏猛戴永洪冯传勇李军魏凌飞郭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