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窑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825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制作并且提高自身生产效率的烧结窑具。为了解决该问题,烧结窑具具有:框体,其在中央侧具有形成为圆弧状的多个中空部;多个架桥部,其从框体连续地形成并且架设在框体的中空部中,在中空部中相互交叉;支承部,其与框体的下表面一体成形,支承框体;以及承托部,其形成于框体的上表面,在层叠有多个框体的情况下,承托在铅直方向上位于上方的框体的所述支承部,框体与架桥部一体成形,支承部形成为宽度随着远离框体的下表面而变小的倾斜状,承托部是从框体的上表面凹陷规定深度的坑且形成为能够载置支承部的形状,在作为承托部的坑的侧壁中,框体不形成外周侧的侧壁而形成有内周侧的侧壁。

Sintering Kiln Furni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结窑具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80037136.8、申请日为2014.02.25、专利技术名称为“烧结窑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结窑具。
技术介绍
以往,在制造陶瓷制品等的过程中,包含使用窑炉对被烧结物进行烧结的烧结工序。在该烧结工序中,例如将被烧结物载置于烧结窑具,在窑炉内进行烧结。作为上述的烧结窑具,提出有如下的窑具:其具备在侧面穿设有孔的4个支柱和多个连接棒,将连接棒插入到支柱的孔中形成架子(rack)形状,并将承烧板(setter)载置在连接棒上制作而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登记第31606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上述的烧结窑具,由于是通过组装各个结构部件来制作的,所以需要较高的组装精度,并且组装作业也很繁杂,因而在烧结窑具本身的生产效率方面有改善的空间。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自身生产效率的烧结窑具。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烧结窑具具有框体和多个架桥部。框体在中央侧具有中空部。多个架桥部架设在上述框体的上述中空部中,在上述中空部中相互交叉。此外,上述框体与上述架桥部一体成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提高烧结窑具本身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烧结窑具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多个烧结窑具中的一个取出来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图2所示的基座的俯视图。图3B是图3A所示的基座的仰视图。图3C是图3A所示的基座的左视图。图3D是图3A所示的基座的主视图。图4A是用于说明具有多孔质陶瓷的承烧板的截面示意图。图4B是用于说明具有多孔质陶瓷的承烧板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用于说明平均气孔径和气孔径的偏差的测量方法的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烧结窑具的基座的变形例的、基座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烧结窑具的基座的变形例的、基座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烧结窑具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烧结窑具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烧结窑具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烧结窑具10基座11框体12a、12b、12c、12d架桥部13支承部14中空部15交叉部位16承托部17通风槽20承烧板21、22气孔30a、30b、30c突起部31a、31b、31c缺口部40、42凹部41、43凸部50a、50b、50c限制部A被烧结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烧结窑具的实施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烧结窑具的立体图。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规定了相互正交的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并且设Z轴正方向为铅直向上方向。如图1所示,烧结窑具1是具有基座10和承烧板20的陶瓷材质的烧结窑具,将被烧结物A载置于承烧板20的上表面20a。而且,上述的烧结窑具1例如以堆叠多层的状态配置在未图示的窑炉内,对被烧结物A进行烧结。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堆叠多层的烧结窑具1,不过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1层。此外,在图1中将烧结窑具1堆叠了3层,不过这只是例示,也可以是2层或4层以上。然而,烧结窑具如果是通过组装多个结构部分而制作的情况,则可能导致烧结窑具本身的生产效率下降。详细而言,例如在将多个连接棒安装于4个支柱而形成架子形状并将承烧板载置在连接棒上来制作烧结窑具的情况下,从防止支柱等晃动以及承烧板的稳定性等观点来说,需要较高的组装精度。此外,上述的支柱和连接棒的组装作业也繁杂,其结果是可能导致烧结窑具本身的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烧结窑具1中,采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结构。以下,对该烧结窑具1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将图1所示的多个烧结窑具1中的一个取出来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图2所示的基座10的俯视图。此外,图3B是图3A所示的基座10的仰视图,图3C是图3A所示的基座10的左视图,图3D是图3A所示的基座10的主视图。如图2详细所示,烧结窑具1的基座10具有框体11、多个(例如2个)架桥部12a、12b、以及多个(例如4个)支承部13。另外,上述的框体11、架桥部12a、12b和支承部13一体成形,在后文中将对此详细说明。如图3A所示,框体11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矩形,在中央侧具有中空部14。具体而言,在框体11中上表面11a一侧的空间和下表面11b一侧的空间通过中空部14而连通。此外,如图3C、图3D所示,框体11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比较薄,呈薄板状。这样,由于框体11具有中空部14并且呈薄板状,所以能够使框体11以及烧结窑具1本身轻量化。框体11在俯视时的各条边与X轴方向或Y轴方向平行。具体而言,在图3A的纸面中左侧的边11L和右侧的边11R与Y轴方向平行,上侧的边11U和下侧的边11D与X轴方向平行。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等语句并不一定需要数学上严密的精度,容许实质上的公差和误差等。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框体11如上所述形成为大致矩形,不过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正方形或三角形等多边形或圆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架桥部12a、12b分别从框体11开始连续地形成,并且以架设在框体11的中空部14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架桥部12a以连接框体11的边11L的中点附近与边11R的中点附近的方式配置,其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此外,架桥部12b以连接框体11的边11U的中点附近与边11D的中点附近的方式配置,其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架桥部12a、12b通过如上所述地配置,形成十字形,在框体11的中空部14相互交叉、换言之在俯视时的框体11的中心部分相互交叉。另外,在图中用符号15表示上述的架桥部12a与架桥部12b交叉的部位,并且以下将其称为“交叉部位15”。此外,在烧结窑具1中,如后所述是为了防止使用时在烧结工序中承烧板20产生变形、以及被烧结物A产生变形而配置架桥部12a、12b的。在承烧板20产生变形的情况下,由架桥部12a、12b支承中央部能够进一步抑制变形,所以优选将架桥部12a、12b配置在中央部,因此更优选架桥部12a、12b配置成十字形。此外,架桥部12a和架桥部12b为Z轴方向上的厚度与框体11大致相同的薄板状。此外,架桥部12a的上表面12a1、架桥部12b的上表面12b1和框体11的上表面11a是连续的平坦面,与XY平面平行。由此,在承烧板20载置在架桥部12a、12b的上表面12a1、12b1和框体11的上表面11a的情况下,承烧板20不会晃动,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承烧板20。另外,由于架桥部12a和架桥部12b如上所述地配置,所以框体11的中空部14被划分成多个(具体而言例如是4个)。在图中,用符号14a、14b、14c、14d表示被架桥部12a、12b划分的中空部14。如图3A等所示,在框体11和架桥部12a、12b中,与中空部14a、14b、14c、14d的角部分相接的部位形成为圆弧状。换言之,多个中空部14a、14b、14c、14d分别形成为在俯视时角部是朝向外侧突出的弯曲的大致矩形。由此,例如在制作烧结窑具1的过程(成形时等)、使用烧结窑具1的过程中,能够缓和应力(机械应力或热应力)局部集中的问题,由此能够抑制产生裂纹等。从烧结窑具1的轻量化以及后述的热风的移动、脱粘合剂的效率化这些方面考虑,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结窑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其在中央侧具有形成为圆弧状的多个中空部;多个架桥部,其从所述框体连续地形成并且架设在所述框体的所述中空部中,在所述中空部中相互交叉;支承部,其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一体成形,支承所述框体;以及承托部,其形成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在层叠有多个所述框体的情况下,承托在铅直方向上位于上方的所述框体的所述支承部,所述框体与所述架桥部一体成形,所述支承部形成为宽度随着远离所述框体的下表面而变小的倾斜状,所述承托部是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凹陷规定深度的坑,且形成为能够载置所述支承部的形状,在作为所述承托部的所述坑的侧壁中,所述框体不形成外周侧的侧壁而形成有内周侧的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16 JP 2013-1478651.一种烧结窑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其在中央侧具有形成为圆弧状的多个中空部;多个架桥部,其从所述框体连续地形成并且架设在所述框体的所述中空部中,在所述中空部中相互交叉;支承部,其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一体成形,支承所述框体;以及承托部,其形成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在层叠有多个所述框体的情况下,承托在铅直方向上位于上方的所述框体的所述支承部,所述框体与所述架桥部一体成形,所述支承部形成为宽度随着远离所述框体的下表面而变小的倾斜状,所述承托部是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凹陷规定深度的坑,且形成为能够载置所述支承部的形状,在作为所述承托部的所述坑的侧壁中,所述框体不形成外周侧的侧壁而形成有内周侧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部以在俯视时角部朝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由此形成为所述圆弧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架桥部的宽度均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在俯视时形成为矩形,所述多个架桥部以长度方向处在所述框体的对角线上的方式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和所述架桥部由耐火材料成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窑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承烧板,其载置在所述框体和所述架桥部的上表面上,在所述框体和所述架桥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上表面形成有突起部,并且在所述承烧板的外周形成有与所述突起部对应的缺口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窑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承烧板,其载置在所述框体和所述架桥部的上表面上,在所述框体和所述架桥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部而在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川清志打田龙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