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维度冲压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70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多维度冲压注塑机,钟形机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上、中、下三个工作区;下压机构和吹气盒设置在上工作区,顶升机构设置在中、下工作区;下压气缸设置在上顶板上,下压气缸工作端与下压拉伸杆一端固定连接,拉伸杆另一端穿过上顶板与下模连接;上模下表面与中顶板连接;顶升气缸固定设置在下顶板下表面,顶升气缸工作端与顶升拉伸杆一端连接,顶升拉伸杆另一端贯穿下顶板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设置在中工作区;打孔装置设置在中下工作区内;打孔装置设置打孔杆和固定块,固定块设置在中顶板下表面,凸台与上模固定连接;打孔杆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另一端依次穿过贯孔、中顶板、上模、下模且向上工作区延伸。

A New Multidimensional Stamping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维度冲压注塑机
本技术属于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维度冲压注塑机。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医学的发展,医疗机械大量应用,原有冲孔技术不成熟,注塑在人为拔取时易产生破裂、刺破等现象,不良率较高,且操作难度较大,生产效率低下,给医疗生产带来不便;现有技术存在漏洞,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多维度冲压注塑机,解决的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多维度冲压注塑机,设有冲孔机构和钟形机架,所述冲孔机构固定于所述钟形机架上;所述钟形机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上、中、下三个工作区;所述冲孔机构包括下压机构、顶升机构和吹气盒;所述下压机构和吹气盒设置在上工作区,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中、下工作区;所述下压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下压气缸、下压拉伸杆、下模和上模;所述下压气缸固定设置在上工作区的上顶板上,下压气缸的工作端与下压拉伸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压拉伸杆的另一端穿过上顶板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下模与上模呈贴合状态,所述上模下表面与中工作区的中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机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顶升气缸、连接板和一对打孔装置,所述顶升气缸固定设置在下工作区的下顶板下表面,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中工作区,一对打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顶升气缸的工作端与顶升拉伸杆一端固定连接,顶升拉伸杆的另一端贯穿下顶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打孔装置设置在中下工作区内,两个打孔装置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表面左右两端、且所述两个打孔装置结构一致;所述打孔装置设置若干打孔杆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中顶板下表面,固定块设置贯穿孔、且所述贯穿孔数量与打孔杆数量一致,固定块内部设置凸台,凸台与上模固定连接;打孔杆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另一端依次穿过贯孔、中顶板、上模、下模且向上工作区延伸。优选地,所述下压机构还设置固定导柱,所述固定导柱设置导套,所述导套固定连接在下模上,防止下压结构移动时下模晃动导致打孔杆错位。优选地,所述下模设置凹槽、且凹槽数量与打孔装置一致,所述凹槽还设置孔道、且孔道数量与打孔杆数量一致。优选地,所述凸台结构设置若干废料舱、且废料舱数量与打孔杆数量一致,所述打孔杆穿过凸台结构边缘,向上工作区延伸。优选地,所述顶升机构还设置下限柱,所述下限柱一端设置在下顶板底部,另一端穿过下顶板向上延伸至中工作区,与连接板的底部留有限位间隙。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有益效果是:该设备通过上下机械加紧,冲针动作,钟形上的注塑残留屑自然掉落;避免人工拔时产生破裂、刺破等现象,降低不良率;提高效率,是人工操作速度的2-3倍;此操作简单,易加工,效率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凸台结构示意图;以下图例所示:1、上工作区;2、中工作区;3、下工作区;4、下压气缸;5、下模;6、上模;7、连接板;8、顶升气缸;9、固定导柱;10、吹气盒;11、下限柱;12、下压拉伸柱;13、固定块;14、打孔杆;15、顶升拉伸杆;16、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新型多维度冲压注塑机,设有冲孔机构和钟形机架,所述冲孔机构固定于所述钟形机架上;所述钟形机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上工作区1、中工作区2和下工作区3;所述冲孔机构包括下压机构、顶升机构和吹气盒10;所述下压机构和吹气盒10设置在上工作区,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中工作区2和下工作区3;所述下压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下压气缸4、下压拉伸杆12、下模5和上模6;所述下压气缸4固定设置在上工作区1的上顶板上,下压气缸4的工作端与下压拉伸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压拉伸杆12的另一端穿过上顶板与下模5固定连接;所述下模5与上模6呈贴合状态,所述上模6下表面与中工作区2的中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机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顶升气缸8、连接板7和一对打孔装置,所述顶升气缸8固定设置在下工作区3的下顶板下表面,所述连接板7设置在中工作区2,一对打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7的两端;所述顶升气缸8的工作端与顶升拉伸15一端固定连接,顶升拉伸杆15的另一端贯穿下顶板与所述连接板7固定连接;所述打孔装置设置在中工作区2和上工作区1内,两个打孔装置固定设置在连接板7上表面左右两端、且所述两个打孔装置结构一致;所述打孔装置设置若干打孔杆14和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设置在中顶板下表面,固定块13设置贯穿孔、且所述贯穿孔数量与打孔杆14数量一致,固定块13内部设置凸台16,凸台16与上模6固定连接;打孔杆14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7上,另一端依次穿过贯孔、中顶板、上模6、下模5且向上工作区1延伸。优选地,所述下压机构还设置固定导柱9,所述固定导柱9设置导套,所述导套固定连接在下模5上,防止下压结构移动时下模5晃动导致打孔杆14错位。优选地,所述下模5设置凹槽、且凹槽数量与打孔装置一致,所述凹槽还设置孔道、且孔道数量与打孔杆14数量一致,进一步,凹槽用于在打孔的过程中,废屑落入到凹槽内,便于吹气盒将废屑吹走,防止打孔杆再次打孔时,废屑落入孔道内,损坏打孔杆。优选地,所述凸台16结构设置若干废料舱、且废料舱数量与打孔杆14数量一致,所述打孔杆14穿过凸台16结构边缘,向上工作区延伸,在打孔作业时,废屑落入到废料舱内,防止废屑在与产品接触发生摩擦,产生划痕、磨损等现象。优选地,所述顶升机构还设置下限柱11,所述下限柱11一端设置在下顶板底部,另一端穿过下顶板向上延伸至中工作区2、且与连接板7的底部留有限位间隙。工作原理:该新型冲孔机通过下压气缸4的下压拉伸杆12带动下模5向上升起,将产品放到上模6的上表面;下压气缸4工作,推动下模5向下,使下模5将产品压紧;顶升气缸8工作,使顶升拉伸杆15带动连接板7和打孔杆14同步上升,打孔杆依次贯穿固定块13、中顶板、上模6、产品、下模5,完成对产品的打孔作业;上模6下模5之间为穿孔区域,下模5上模6夹紧产品;吹气盒10设置在穿孔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维度冲压注塑机,其特征在于,设有冲孔机构和钟形机架,所述冲孔机构固定于所述钟形机架上;所述钟形机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上、中、下三个工作区;所述冲孔机构包括下压机构、顶升机构和吹气盒;所述下压机构和吹气盒设置在上工作区,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中、下工作区;所述下压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下压气缸、下压拉伸杆、下模和上模;所述下压气缸固定设置在上工作区的上顶板上,下压气缸的工作端与下压拉伸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压拉伸杆的另一端穿过上顶板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下模与上模呈贴合状态,所述上模下表面与中工作区的中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机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顶升气缸、连接板和一对打孔装置,所述顶升气缸固定设置在下工作区的下顶板下表面,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中工作区,一对打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顶升气缸的工作端与顶升拉伸杆一端固定连接,顶升拉伸杆的另一端贯穿下顶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打孔装置设置在中下工作区内,两个打孔装置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表面左右两端、且所述两个打孔装置结构一致;所述打孔装置设置若干打孔杆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中顶板下表面,固定块设置贯穿孔、且所述贯穿孔数量与打孔杆数量一致,固定块内部设置凸台,凸台与上模固定连接;打孔杆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另一端依次穿过贯孔、中顶板、上模、下模且向上工作区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维度冲压注塑机,其特征在于,设有冲孔机构和钟形机架,所述冲孔机构固定于所述钟形机架上;所述钟形机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上、中、下三个工作区;所述冲孔机构包括下压机构、顶升机构和吹气盒;所述下压机构和吹气盒设置在上工作区,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中、下工作区;所述下压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下压气缸、下压拉伸杆、下模和上模;所述下压气缸固定设置在上工作区的上顶板上,下压气缸的工作端与下压拉伸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压拉伸杆的另一端穿过上顶板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下模与上模呈贴合状态,所述上模下表面与中工作区的中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机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顶升气缸、连接板和一对打孔装置,所述顶升气缸固定设置在下工作区的下顶板下表面,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中工作区,一对打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顶升气缸的工作端与顶升拉伸杆一端固定连接,顶升拉伸杆的另一端贯穿下顶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打孔装置设置在中下工作区内,两个打孔装置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表面左右两端、且所述两个打孔装置结构一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招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浩顿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