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700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包括泵壳,泵壳内安装有主转轴、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位于主转轴的两侧,主转轴上安装有挡板主转子,第一副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叶片转子,第二副转轴上安装有第二叶片转子,第一叶片转子和第二叶片转子在旋转的过程中始终与泵壳的内壁接触,同时也与挡板主转子的外周壁接触。本申请中泵叶片与挡板均为固定连接的,使得耐用性和抗污染性比通用叶片泵好;另外,将用于相互作用并传递扭矩的齿轮放在了非输送液体腔,并可注入润滑液,从而增加了其机械性能;在传动旋转咬合过程中产生较小的相互摩擦,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泵叶片轮只有两个叶片,脉动频率和波动都小于通用叶片泵和齿轮泵。

A Rotary Baffle Double Blade Wheel Volum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输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
技术介绍
容积齿轮泵是一种利用泵缸内压力的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但实际工作情况很不理想,由于管道较粗,容积泵与罐有一定距离,每次需要提前开机将空气排出,待管道内的真空度达到一定限度后才能把液体抽出。径向力不平衡、流动脉动大、噪声大、效率低,零件的互换性差,磨损后不易修复,不能做变量泵用。并有漏油、困油、受力不均匀的现象。但实际工作情况很不理想,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间槽组成了许多固定的密封工作腔,只能用作定量泵;不锈钢齿轮不耐磨,不宜输送腐蚀性介质,且输送介质流量较小;因为齿侧和齿顶的泄漏会降低泵的效率,不宜输送粘度很小的介质;当输送高粘度介质时,齿轮泵流量及压力脉动大、噪声大,在输送重油等介质时,困油现象使泵工作时产生振动和噪声,产生气穴,影响泵的工作平稳性和寿命。叶片泵是转子槽内的叶片与泵壳(定子环)相接触,将吸入的液体由进油侧压向排油侧的泵。但实际工作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空气和吸入真空度过大;吸油能力差,粘度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漏泄严重,对油液污染较敏感;叶片受离心力外伸,所以转速不能太低,叶片在转子槽内滑动时受接触应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和限制,其压力和转速难以提高;并且定量泵的定子曲线面,加工有难度,且加工精度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解决常规泵中的耐用性差和抗污染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内安装有主转轴、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所述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位于所述主转轴的两侧,所述主转轴上安装有挡板主转子,所述第一副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叶片转子,所述第二副转轴上安安装有第二叶片转子,所述第一叶片转子和所述第二叶片转子在旋转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泵壳的内壁接触,同时也与所述挡板主转子的外周壁接触;所述泵壳的封盖上开设有右进液口、右出液口、左进液口以及左出液口,其中所述右进液口和所述右出液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叶片转子的一侧,所述左进液口和所述左出液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叶片转子的一侧。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泵壳的外侧,所述主转轴、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对称安装在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且通过啮合方式传动。再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主转子为凹凸型非圆机构,且其外周侧对称开设有弧形凹槽。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叶片转子的外周壁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凹槽深度适配的第一叶片。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叶片转子的外周壁上也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凹槽深度适配的第二叶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中泵叶片与挡板均为固定连接的,使得耐用性和抗污染性比通用叶片泵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泵与通用齿轮泵相比,将用于相互作用并传递扭矩的齿轮放在了非输送液体腔,并可注入润滑液,从而增加了其机械性能;叶片转子与挡板主转子在旋转咬合过程中产生较小的相互摩擦,其耐用性更优,而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泵叶片轮只有两个叶片,脉动频率和波动都小于通用叶片泵和齿轮泵,同时叶片转子与挡板主转子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可适用于输送腐蚀性液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的内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的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的内部传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叶片转子;2.挡板主转子;3.第二叶片转子;4.第一叶片;5.弧形凹槽;6.第二叶片;7.泵壳;8.右进液口;9.右出液口;10.左出液口;11.左进液口;12.第一从动齿轮;13.主动齿轮;14.第二从动齿轮;15.封盖。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包括泵壳7,所述泵壳7内安装有主转轴、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所述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位于所述主转轴的两侧,所述主转轴上安装有挡板主转子2,所述第一副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叶片转子1,所述第二副转轴上安装有第二叶片转子3,所述第一叶片转子1和所述第二叶片转子3在旋转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泵壳7的内壁接触,同时也与所述挡板主转子2的外周壁接触;所述泵壳7的封盖15上开设有右进液口8、右出液口9、左出液口10以及左进液口11,其中所述右进液口8和所述右出液口9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叶片转子1的一侧,所述左出液口10和所述左进液口11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叶片转子3的一侧。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泵壳7的外侧,所述主转轴、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13、第一从动齿轮12和第二从动齿轮1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2和第二从动齿轮14对称安装在所述主动齿轮13的两侧且通过啮合方式传动,本专利技术的泵将用于相互作用并传递扭矩的齿轮放在了非输送液体腔,可注入润滑液,增加了其机械性能。所述挡板主转子2为凹凸型非圆机构,且其外周侧对称开设有弧形凹槽5,所述第一叶片转子1的外周壁上对称设计为与所述弧形凹槽5深度适配的第一叶片4,所述第二叶片转子3的外周壁上也对称设计为与所述弧形凹槽5深度适配的第二叶片6,其中旋转时,挡板主转子2上的弧形凹槽5内圆弧部分与第一叶片转子1上第一叶片外凸部分相互咬合,挡在挡板轮与叶片轮咬合旋转时,挡板主转子2起着阻挡隔离液体的作用,叶片轮的一个叶片与挡板轮之间的容积增大,形成负压强,将液体吸入泵内;另一个叶片与挡板轮之间的容积减小,形成正压,将吸入的液体通过出液口排出。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7),所述泵壳(7)内安装有主转轴、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所述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位于所述主转轴的两侧,所述主转轴上安装有挡板主转子(2),所述第一副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叶片转子(1),所述第二副转轴上安装有第二叶片转子(3),所述第一叶片转子(1)和所述第二叶片转子(3)在旋转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泵壳(7)的内壁接触,同时也与所述挡板主转子(2)的外周壁接触;所述泵壳(7)的封盖(15)上开设有右进液口(8)、右出液口(9)、左出液口(10)以及左进液口(11),其中所述右进液口(8)和所述右出液口(9)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叶片转子(1)的一侧,所述左出液口(10)和所述左进液口(11)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叶片转子(3)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挡板双叶片轮容积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7),所述泵壳(7)内安装有主转轴、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所述第一副转轴和第二副转轴位于所述主转轴的两侧,所述主转轴上安装有挡板主转子(2),所述第一副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叶片转子(1),所述第二副转轴上安装有第二叶片转子(3),所述第一叶片转子(1)和所述第二叶片转子(3)在旋转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泵壳(7)的内壁接触,同时也与所述挡板主转子(2)的外周壁接触;所述泵壳(7)的封盖(15)上开设有右进液口(8)、右出液口(9)、左出液口(10)以及左进液口(11),其中所述右进液口(8)和所述右出液口(9)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叶片转子(1)的一侧,所述左出液口(10)和所述左进液口(11)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叶片转子(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康凯袁洪波程曼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