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655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悬吊系统、升降系统、配重车、轨道以及拖车,升降系统采用滑轮、钢丝、卷扬机组成且布置在配重车上,而悬吊系统通过卡扣卡在配重车上的外侧工字钢上,利用升降系统可以控制悬吊系统的升降高度。拖车则连接在配重车上,当一个施工段完成后,利用拖车可以快速的将模板车移动到下一个施工段。

Movable Simple Concrete Guardrail Formwork Vehicl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护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作为市政道路中的很重要的功能性结构物,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行人及来往车辆的安全度,一般会在桥梁两侧搭设护栏。当悬空的桥梁即桥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较大时,如何快速、安全的搭设护栏外侧模板成为一个难点。由于护栏的外侧面与桥梁侧面处于同一直线,因而护栏的模板需要搭设在桥梁侧面,目前一般会利用刚材在桥梁侧面搭建模板承力点,如往桥梁侧面打入锚杆,然后在锚杆上架设支撑平台。当桥梁高度较高时,需要做好足够的安全措施,避免施工失误造成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目前一般在施工人员上绑扎安全绳,然后从桥梁侧面下放,悬挂施工,这种方法无法给施工人员提供支撑点,导致施工效率较低。因此,目前拟寻求一种可提供施工支撑点的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及其制作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以上缺陷的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及其制作方法。为了实现以上任一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悬吊系统、升降系统、配重车、轨道(1)以及拖车(2)组成的;所述的悬吊系统是由钩型杆(3)、斜撑杆(4)、挂篮(5)、连接板(26)组成的,钩型杆(3)一端连接于升降系统的工字钢(6)上,钩型杆(3)上部设有拉杆(7),钩型杆(3)下部设有两个斜撑杆(4),斜撑杆(4)两段固定在钩型杆(3)中的连接板(26)上,外侧的斜撑杆(4)用于挂篮(5)的稳定,内侧的斜撑杆(4)和上部的拉杆(7)用于连接到升降系统上,钩型杆(3)底端与挂篮(5)相应位置处均设有相同孔径的螺栓孔(25),挂篮(5)放置在钩型杆(3)的底端上,并通过螺帽(28)和螺栓(15)与钩型杆(3)连成一体;所述的升降系统是由工字钢(6)、卡扣系统、钢绳(8)、滑轮(9)以及卷扬机(10)组成的,升降系统通过卡扣系统与配重车连接,滑轮(9)和卷扬机(10)设置在配重车中;卡扣系统是由滚轴(11)和一对带有圆孔(12)的槽钢(13)组成的,滚轴(11)两段设有小穿孔(14),滚轴(11)可穿越槽钢(13)中的圆孔(12),通过滚轴(11)中的小穿孔(14)设置穿孔卡具,将卡扣系统固定在升降系统的工字钢(6)与配重车上外侧工字钢(16)之间,使升降系统连同悬吊系统可沿着配重车上外侧工字钢(16)的上下移动;所述的穿孔卡具是由带孔卡轴(31)和穿孔卡杆(32)组成的;所述的配重车是由两榀工字钢框架通过底部连接系统和中上部纵向稳固杆系统连接形成的,工字钢框架下部设置滚轮(17),工字钢框架外侧工字钢(16)的高度高于内侧工字钢(18)放入高度,外侧工字钢(16)与内侧工字钢(18)通过两个横向斜杆(27)和一个底部横杆(29)连接固定的,底部连接系统是由底部纵杆(19)和斜杆(20)组成的,中上部纵向稳固杆系统是由中部纵杆(21)、竖杆(22)和斜杆(20)组成的;在配重车内侧工字钢(18)一侧放置配重物(23),配重车一侧设置拖杆(30),并在拖车(2)的牵引下沿着设置在箱型桥梁(24)上的轨道(1)上行走。前述的一种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悬吊系统预制。在工字钢(6)上连接钩型杆(3),钩型杆(3)一端连接于升降系统的工字钢(6)上,钩型杆(3)上部设有拉杆(7),钩型杆(3)下部设有两个斜撑杆(4),斜撑杆(4)两段固定在钩型杆(3)中的连接板(26)上,外侧的斜撑杆(4)用于挂篮(5)的稳定,内侧的斜撑杆(4)和上部的拉杆(7)用于连接到升降系统上,钩型杆(3)底端与挂篮(5)相应位置处均设有相同孔径的螺栓孔(25),挂篮(5)放置在钩型杆(3)的底端上,并通过螺帽(28)和螺栓(15)与钩型杆(3)连成一体。(2)、固定挂篮(5)。通过螺帽(28)和螺栓(15)将挂篮(5)固定在钩型杆(3)上。(3)、配重车组拼。配重车底板采用底部纵杆(19)和斜杆(20)焊接而成,随后在底板上架设外侧工字钢(16)与内侧工字钢(18),其中外侧工字钢(16)的高度高于内侧工字钢(18),然后通过两个横向斜杆(27)和一个底部横杆(29)将两者固定在一起;而相邻两个外侧工字钢(16)及相邻的内侧工字钢(18)采用中部纵杆(21)、竖杆(22)和斜杆(20)拼接在一起。然后在配重车上放置配重物(23);另外的需在配重车底部安装轮子。(4)、升降系统安装。在外侧工字钢(16)上安装两个定滑轮(9),而在配重车底部安装一个定滑轮(9),并用钢绳(8)将三个滑轮(9)连接在一起,钢绳(8)一端连接在卷扬机(10)上,另一端用来连接悬吊系统。(5)、悬吊系统及配重车组合。利用卡扣系统将悬吊系统的工字钢(6)与配重车上外侧工字钢(16)组合在一起。(6)轨道(1)铺设。在桥面板上铺设轨道(1),然后利用拖车(2)将配重车拖上轨道。(7)模板安装。控制卷扬机(10),将挂篮(5)下放到合适位置,接着施工人员绑上安全绳,并进入挂篮(5)中,以挂篮(5)为支点,进行箱梁侧壁的护栏模板安装。当一处模板安装完成后,启动拖车(2),将配重车移动到下一个施工段。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箱梁外侧提供挂篮作为施工平台,使桥梁混凝土护栏外侧的模板可以顺利安装。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模板车可以通过控制卷扬机来控制挂篮的升降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的正视图。图2是基于图1中的悬吊系统的正视图。图3是基于图1中的挂篮的正视图。图4是基于图1中的配重车的正视图。图5是基于图4中的相邻两个外侧工字钢连接的结构图。图6是基于图4中的相邻两个内侧工字钢连接的结构图。图7是图4的俯视图。图8是卡扣结构示意图(a:带圆孔槽钢;b:滚轴插入槽钢圆孔;c:用穿孔卡具固定;d:穿孔卡具示意图)。图9是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俯视图。其中:1—轨道;2—拖车;3—钩型杆;4—斜撑杆;5—挂篮;6—工字钢;7—拉杆;8—钢绳;9—滑轮;10—卷扬机;11—滚轴;12—圆孔;13—槽钢;14—小穿孔;15—螺栓;16—外侧工字钢;17—滚轮;18—内侧工字钢;19—底部纵杆;20-斜杆;21-中部纵杆;22-竖杆;23—配重物;24—箱型桥梁;25—螺栓孔;26—连接板;27—横向斜杆;28—螺帽;29—底部横杆;30—拖杆;31—带孔卡轴;32—穿孔卡杆;33—护栏外侧模板;34—护栏内侧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悬吊系统预制:在工字钢(6)上连接钩型杆(3),钩型杆(3)一端连接于工字钢(6)上,钩型杆(3)上部设有拉杆(7),钩型杆(3)下部设有至少两个斜撑杆(4),斜撑杆(4)两段固定在钩型杆(3)中的连接板(26)上,外侧的斜撑杆(4)用于挂篮(5)的稳定,内侧的斜撑杆(4)和上部的拉杆(7)连接到工字钢(6)上,挂篮(5)放置且固定在钩型杆(3)的底端上;(2)固定挂篮(5):通过螺帽(28)和螺栓(15)将挂篮(5)固定在钩型杆(3)上;(3)配重车组拼:配重车底板采用底部纵杆(19)和斜杆(20)焊接而成,在底板上架设外侧工字钢(16)与内侧工字钢(18),其中外侧工字钢(16)的高度高于内侧工字钢(18),然后通过两个横向斜杆(27)和一个底部横杆(29)将两者固定在一起;相邻两个外侧工字钢(16)及相邻的内侧工字钢(18)采用中部纵杆(21)、竖杆(22)和斜杆(20)拼接在一起。(4)升降系统安装:在外侧工字钢(16)上安装至少两个定滑轮(9),在配重车底部安装至少一个定滑轮(9),并用钢绳(8)将滑轮(9)连接在一起,钢绳(8)一端连接在卷扬机(10)上,另一端用来连接悬吊系统;(5)悬吊系统及配重车组合:利用卡扣系统将悬吊系统的工字钢(6)与配重车上外侧工字钢(16)组合在一起;(6)轨道(1)铺设:在桥面板上铺设轨道(1),然后利用拖车(2)将配重车拖上轨道(1);(7)模板安装:控制卷扬机(10),将挂篮(5)下放到合适位置,施工人员以挂篮(5)为支点,进行箱梁侧壁的护栏模板的安装,当一处模板安装完成后,启动拖车(2),将配重车移动到下一个施工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简易混凝土护栏模板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悬吊系统预制:在工字钢(6)上连接钩型杆(3),钩型杆(3)一端连接于工字钢(6)上,钩型杆(3)上部设有拉杆(7),钩型杆(3)下部设有至少两个斜撑杆(4),斜撑杆(4)两段固定在钩型杆(3)中的连接板(26)上,外侧的斜撑杆(4)用于挂篮(5)的稳定,内侧的斜撑杆(4)和上部的拉杆(7)连接到工字钢(6)上,挂篮(5)放置且固定在钩型杆(3)的底端上;(2)固定挂篮(5):通过螺帽(28)和螺栓(15)将挂篮(5)固定在钩型杆(3)上;(3)配重车组拼:配重车底板采用底部纵杆(19)和斜杆(20)焊接而成,在底板上架设外侧工字钢(16)与内侧工字钢(18),其中外侧工字钢(16)的高度高于内侧工字钢(18),然后通过两个横向斜杆(27)和一个底部横杆(29)将两者固定在一起;相邻两个外侧工字钢(16)及相邻的内侧工字钢(18)采用中部纵杆(21)、竖杆(22)和斜杆(20)拼接在一起。(4)升降系统安装:在外侧工字钢(16)上安装至少两个定滑轮(9),在配重车底部安装至少一个定滑轮(9),并用钢绳(8)将滑轮(9)连接在一起,钢绳(8)一端连接在卷扬机(10)上,另一端用来连接悬吊系统;(5)悬吊系统及配重车组合:利用卡扣系统将悬吊系统的工字钢(6)与配重车上外侧工字钢(16)组合在一起;(6)轨道(1)铺设:在桥面板上铺设轨道(1),然后利用拖车(2)将配重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亚会
申请(专利权)人: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