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改变ppc启动子的细菌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氨基酸发酵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及其衍生的方法和应用,和可以用在这些方法和应用中的细菌等。
技术介绍
通过产L-赖氨酸的细菌(如,埃希氏菌属的大肠杆菌和棒杆菌属的杆状细菌)发酵来生产L-赖氨酸已经得到了产业化应用。这些细菌,可以是从自然界分离的细菌,也可以是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改造获得的细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现有文献中有报道p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lase)基因、其调控元件及其编码蛋白的增加、减少或突变等用于氨基酸(包括L-赖氨酸)生产中,例如,WO0100844A2、WO2005058945A2、EP0358940A1和JP1998165180A等,然而,突变后的调控元件的性质是难以预料的,相应地,其对L-赖氨酸生产的影响也难以预料,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对ppc基因及其调控元件的突变对L-赖氨酸生产的影响的新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少,表明研究人员对是否有新的ppc基因及其调控元件的突变来改善L-赖氨酸生产的兴趣已经 ...
【技术保护点】
1.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或者提高L‑赖氨酸的发酵量的方法,其包括:(1)改造谷氨酸棒杆菌染色体上野生型的ppc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使该启动子区域缺失一个或几个核苷酸,优选在ppc基因的第‑1位缺失一个核苷酸;和,(2)用步骤(1)改造而得到的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L‑赖氨酸。
【技术特征摘要】
1.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或者提高L-赖氨酸的发酵量的方法,其包括:(1)改造谷氨酸棒杆菌染色体上野生型的ppc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使该启动子区域缺失一个或几个核苷酸,优选在ppc基因的第-1位缺失一个核苷酸;和,(2)用步骤(1)改造而得到的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L-赖氨酸。2.改造获得的谷氨酸棒杆菌在发酵生产L-赖氨酸或者提高L-赖氨酸的发酵量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改造获得是改造谷氨酸棒杆菌染色体上野生型的ppc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使该启动子区域缺失一个或几个核苷酸,优选在ppc基因的第-1位缺失一个核苷酸,而获得。3.改造谷氨酸棒杆菌的方法,其包括改造谷氨酸棒杆菌染色体上野生型的ppc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使该启动子区域缺失一个或几个核苷酸,优选在ppc基因的第-1位缺失一个核苷酸。4.权利要求1-3之任一所述的方法或应用,其中,野生型的ppc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的第2761-3360位的互补序列所示。5.权利要求1-3之任一所述的方法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刚,周晓群,魏爱英,苏厚波,马风勇,赵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