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44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属于拉铸设备领域,包括丝杆,其从右向左依次穿过第三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第三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的外部设有外壳,第三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设有定位套,第一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其还包括压紧机构,压紧机构抵在第一轴承的外侧;压紧机构包括涨紧套和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包括具有螺纹结构的紧固部和存放涨紧套的存储部,其中,紧固部通过螺纹结构与丝杆配合,涨紧套套设在丝杆上,且该涨紧套套设的丝杆部分为光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丝杆螺母与涨紧套配合以及将丝杆上易损坏螺牙车除再利用涨紧套与丝杆的抱紧作用,有效避免了丝杆螺牙磨损、丝杆窜动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A Compression Device for Drawing and Casting Machine Screw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拉铸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螺母在进行拉铸工作过程中,其与丝杆之间是采用螺纹配合的,但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其两者的螺纹配合极易导致螺牙磨损,丝杆发生窜动,尼龙螺母座下沉,最终导致拉铸机无法正常拉铸,影响生产;另一方面若将压紧螺母和螺母座整体拆卸,将丝杆吊出以修复其上的螺纹,但此修复周期又太长,且维修费用成本较高,因此如何解决拉铸过程中螺牙的磨损已成为目前亟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6678818,申请日:2014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防下沉的熔炼拉铸丝杆,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防下沉的熔炼拉铸丝杆,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它包括主传动轴、主动伞齿轮、转动机构、混凝土平台、丝杆螺母和底座,转动机构包括拉铸丝杆、丝杆座、被动伞齿轮、开合卡圈、定位套、调心轴承和平面轴承,拉铸丝杆穿过丝杆座、开合卡圈、调心轴承和平面轴承并且其末端与底座通过承载轴承转动连接;开合卡圈外径固定有定位套,丝杆座固定在开合卡圈上,轴承套固定在混凝土平台上;拉铸丝杆介于混凝土平台与底座之间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该技术能降低拉铸丝杆与承载轴承和丝杆螺母的相对受力,从而降低承载轴承和丝杆螺母内螺纹的磨损,避免拉铸机构丝杆长期使用后因螺纹磨损严重经常性下沉,导致伞齿等部件损坏的现象发生,但是该改进方案并不适合本申请的拉铸机丝杆的下沉。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拉铸机拉铸过程中丝杆螺牙易磨损、丝杆易窜动等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丝杆螺母与涨紧套配合以及将丝杆上易损坏螺牙车除再利用涨紧套与丝杆的抱紧作用,有效避免了丝杆螺牙磨损、丝杆窜动的问题,且此结构简单,成本低。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包括丝杆,所述丝杆从右向左依次穿过第三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的外部设有外壳,其中,所述第三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设有定位套,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其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抵在第一轴承的外侧;上述压紧机构包括涨紧套和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包括具有螺纹结构的紧固部和存放上述涨紧套的存储部,其中,所述紧固部通过螺纹结构与丝杆配合,所述涨紧套套设在丝杆上,且该涨紧套套设的丝杆部分为光杆。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涨紧套与丝杆螺母过盈配合。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紧固部上具有螺纹结构部分的长度为10~20mm。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涨紧套的型号为Z5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其中,通过在丝杆螺母上车出尺寸与涨紧套外形结构相同的存储部以存放涨紧套,并在丝杆上其螺牙易损坏的部分将此部分螺牙车除,利用涨紧套抱紧丝杆上车除螺牙的部分,以有效地避免丝杆的窜动,本技术通过上述改进不仅克服了丝杆螺牙易磨损、丝杆易窜动的问题,而且此改进又不影响其他部件的尺寸配合,操作简单,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维修频率,进而极大地降低生产及维修成本,降低工人的劳动量,保证生产的顺利运行。(2)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其中,涨紧套与丝杆螺母过盈配合,通过涨紧套与丝杆螺母的过盈配合,有效保证了丝杆螺母与涨紧套配合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拉铸工作的稳定性。(3)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丝杆螺母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01、丝杆;02、压紧机构;021、丝杆螺母;0211、紧固部;0222、存储部;022、涨紧套;03、外壳;04、第一轴承;05、第二轴承;06、定位套;07、第三轴承;08、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包括丝杆01,该丝杆01从右向左依次穿过第三轴承07、第二轴承05、第一轴承04,且第三轴承07、第二轴承05、第一轴承04的外部设有外壳03,其中,第三轴承07与第二轴承05之间设有定位套06,第一轴承04设置在轴承座08上,且第三轴承07、第二轴承05、第一轴承04均与丝杆01转动连接,压紧装置其还包括压紧机构02,此压紧机构02抵在第一轴承04的外侧;上述压紧机构02包括涨紧套022和丝杆螺母021,丝杆螺母021包括具有螺纹结构的紧固部0211和存放上述涨紧套022的存储部0222,且涨紧套022与丝杆螺母021过盈配合,通过涨紧套022与丝杆螺母021过盈配合,有效保证了丝杆螺母021与涨紧套022配合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拉铸工作的稳定性。其中,紧固部0211通过螺纹结构与丝杆01配合,此紧固部0211上具有螺纹结构部分的长度为10~20mm,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紧固部0211上具有螺纹结构部分的长度为15mm。涨紧套022套设在丝杆01上,且该涨紧套022套设的丝杆01部分为光杆,需要说明的是:此涨紧套022套设的丝杆01部分螺牙易损坏,故将此处螺牙车除,以成为涨紧套022套设的光杆部分。此涨紧套022的型号为Z5型,本实施例中选用外形结构简单的Z5型涨紧套022,不仅满足了涨紧套022工作时的抱紧力,而且此外形结构的简单使得在丝杆螺母021上车出存储部0222时更加方便简单、且成本低。本实施例的重点之处在于克服丝杆01螺牙易磨损、丝杆01易窜动等问题的,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在丝杆螺母021上车出尺寸与涨紧套022外形结构相同的存储部0222以存放涨紧套022,并在丝杆01上其螺牙易损坏的部分将此部分螺牙车除,利用涨紧套022抱紧丝杆01上车除螺牙的部分,以有效地避免丝杆01的窜动,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改进不仅克服了丝杆01螺牙易磨损、丝杆01易窜动的问题,而且此改进又不影响其他部件的尺寸配合,操作简单,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维修频率,进而极大地降低生产及维修成本,降低工人的劳动量,保证生产的顺利运行。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压紧机构02的装配步骤为:首先将涨紧套022套设在丝杆01上的光杆部分(即丝杆01上其螺牙易损坏的部分),然后拧紧涨紧套022上的螺栓,此时涨紧套022内孔缩小,外圆扩张,使得涨紧套022能有效抱紧丝杆01,随后再将加工后的丝杆螺母021套在涨紧套022外,以完成压紧机构02的装配。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包括丝杆(01),所述丝杆(01)从右向左依次穿过第三轴承(07)、第二轴承(05)、第一轴承(04),所述第三轴承(07)、第二轴承(05)、第一轴承(04)的外部设有外壳(03),其中,所述第三轴承(07)与第二轴承(05)之间设有定位套(06),所述第一轴承(04)设置在轴承座(08)上,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压紧机构(02),所述压紧机构(02)抵在第一轴承(04)的外侧;上述压紧机构(02)包括涨紧套(022)和丝杆螺母(021),所述丝杆螺母(021)包括具有螺纹结构的紧固部(0211)和存放上述涨紧套(022)的存储部(0222),其中,所述紧固部(0211)通过螺纹结构与丝杆(01)配合,所述涨紧套(022)套设在丝杆(01)上,且该涨紧套(022)套设的丝杆(01)部分为光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拉铸机丝杆的压紧装置,包括丝杆(01),所述丝杆(01)从右向左依次穿过第三轴承(07)、第二轴承(05)、第一轴承(04),所述第三轴承(07)、第二轴承(05)、第一轴承(04)的外部设有外壳(03),其中,所述第三轴承(07)与第二轴承(05)之间设有定位套(06),所述第一轴承(04)设置在轴承座(08)上,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压紧机构(02),所述压紧机构(02)抵在第一轴承(04)的外侧;上述压紧机构(02)包括涨紧套(022)和丝杆螺母(021),所述丝杆螺母(021)包括具有螺纹结构的紧固部(0211)和存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钢马子超刘建新刘明忠莫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