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76303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称取有机肥,调节有机肥C/N为25~30:1,并调节有机肥中Ca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Disease-Resistant Microbial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菌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中最为严重的毁灭性病害,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cubeuse)侵染引起。该病一旦发生,常导致整株绝收,对香蕉的产量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由于病菌大量分布在土壤中,施用到土壤中的杀菌剂大部分尚未触及病菌已被土壤稀释分散,并且化学药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很短,很难起到持续控病的作用。因此,单纯依靠杀菌剂防治香蕉枯萎病,很难取得效果,导致目前该病尚处于“无药可治”的状态。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同时长期使用化学药剂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防治效果下降甚至防治失败。因此,选择采用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无疑是一项值得探索和研究的有效途径。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好、绿色环保、适合大量推广的抗病微生物菌肥。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一种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得到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效果好、绿色环保的抗病微生物菌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称取有机肥,调节有机肥C/N为25~30:1,并调节有机肥中Ca2+含量为5~7%;(2)向步骤(1)调节C/N以及Ca2+含量的有机肥中接种哈茨木霉,接种量为有机肥质量的15~20%,发酵,即得抗病微生物菌肥。优选的是,步骤(1)中采用糯米粉调节有机肥C/N为25~30:1。优选的是,步骤(1)中采用硫酸钙(CaSO4)调节有机肥中Ca2+含量为5~7%。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肥成分为有机质40.1%、有机碳22.9%、水分21.21%、N1.4%、P2O51.32%、KCl1.35%、S0.27%、Ca2.32%、Fe14.76%、Cu6.38×10-3%、Zn0.05%、Mg0.01%,C/N16.35,pH7.0。优选的是,步骤(2)中哈茨木霉制成孢子悬浮液之后再进行接种,即将哈茨木霉菌株接入PSA平板(PSA培养基:新鲜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15g、水1L,pH自然),28℃培养7d,每皿加入10mL无菌水,用灭菌接种环将孢子轻轻刮下,收集后得到浓度为1.28×108CFU/mL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置4℃冰箱备用。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的发酵为28℃发酵14d。如上所述制备得到的抗病微生物菌肥在防治香蕉枯萎病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应用具体操作为将上所述制备得到的抗病微生物菌肥与蛭石充分混匀,与叶片数为5~6片、长势一致的香蕉幼苗一起移栽,每隔2~3d淋水1次,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所得抗药微生物菌肥可促进香蕉生长,并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抗药微生物菌肥的配方经过优化后,除了给香蕉提供了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之外,还给哈茨木霉生长提供了更全面的营养,使得木霉在有机肥中快速地繁殖,并产生大量刺激香蕉生长的酶和代谢产物,从而促进香蕉的生长,哈茨木霉菌株对香蕉生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中采用的糯米粉为市售:全碳57.8%,全氮1.38%;哈茨木霉菌株,市售所得;有机肥购自南宁桂裕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例1一种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称取有机肥,采用糯米粉调节有机肥C/N为25:1,并采用硫酸钙(CaSO4)调节有机肥中Ca2+含量为7%;(2)将哈茨木霉菌株接入PSA平板(PSA培养基:新鲜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15g、水1L,pH自然),28℃培养7d,每皿加入10mL无菌水,用灭菌接种环将孢子轻轻刮下,收集后得到浓度为1.28×108CFU/mL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置4℃冰箱备用,向步骤(1)调节C/N以及Ca2+含量的有机肥中接种备用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接种量为15%,28℃发酵14d,即得抗病微生物菌肥;其中,有机肥成分为有机质40.1%、有机碳22.9%、水分21.21%、N1.4%、P2O51.32%、KCl1.35%、S0.27%、Ca2.32%、Fe14.76%、Cu6.38×10-3%、Zn0.05%、Mg0.01%,C/N16.35,pH7.0。实施例2一种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称取有机肥,采用糯米粉调节有机肥C/N为27:1,并采用硫酸钙(CaSO4)调节有机肥中Ca2+含量为6%;(2)将哈茨木霉菌株接入PSA平板(PSA培养基:新鲜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15g、水1L,pH自然),28℃培养7d,每皿加入10mL无菌水,用灭菌接种环将孢子轻轻刮下,收集后得到浓度为1.28×108CFU/mL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置4℃冰箱备用,向步骤(1)调节C/N以及Ca2+含量的有机肥中接种备用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接种量为17%,28℃发酵14d,即得抗病微生物菌肥;其中,有机肥成分为有机质40.1%、有机碳22.9%、水分21.21%、N1.4%、P2O51.32%、KCl1.35%、S0.27%、Ca2.32%、Fe14.76%、Cu6.38×10-3%、Zn0.05%、Mg0.01%,C/N16.35,pH7.0。实施例3一种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称取有机肥,采用糯米粉调节有机肥C/N为30:1,并采用硫酸钙(CaSO4)调节有机肥中Ca2+含量为5%;(2)将哈茨木霉菌株接入PSA平板(PSA培养基:新鲜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15g、水1L,pH自然),28℃培养7d,每皿加入10mL无菌水,用灭菌接种环将孢子轻轻刮下,收集后得到浓度为1.28×108CFU/mL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置4℃冰箱备用,向步骤(1)调节C/N以及Ca2+含量的有机肥中接种备用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接种量为20%,28℃发酵14d,即得抗病微生物菌肥;其中,有机肥成分为有机质40.1%、有机碳22.9%、水分21.21%、N1.4%、P2O51.32%、KCl1.35%、S0.27%、Ca2.32%、Fe14.76%、Cu6.38×10-3%、Zn0.05%、Mg0.01%,C/N16.35,pH7.0。应用采用上述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抗病微生物菌肥以及各对比处理在防治香蕉枯萎病中的应用:设置6个处理:(1)200g原始有机肥(原始有机肥即有机肥,有机肥成分为有机质40.1%、有机碳22.9%、水分21.21%、N1.4%、P2O51.32%、KCl1.35%、S0.27%、Ca2.32%、Fe14.76%、Cu6.38×10-3%、Zn0.05%、Mg0.01%,C/N16.35,pH7.0);(2)200g优化有机肥(按照优化配方制备的有机肥:调节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称取有机肥,调节有机肥C/N为25~30:1,并调节有机肥中C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称取有机肥,调节有机肥C/N为25~30:1,并调节有机肥中Ca2+含量为5~7%;(2)向步骤(1)调节C/N以及Ca2+含量的有机肥中接种哈茨木霉,接种量为15~20%,发酵,即得抗病微生物菌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糯米粉调节有机肥C/N为25~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硫酸钙调节有机肥中Ca2+含量为5~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肥成分为有机质40.1%、有机碳22.9%、水分21.21%、N1.4%、P2O51.32%、KCl1.35%、S0.27%、Ca2.32%、Fe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婵娟付岗杨迪潘连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