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28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该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

Machined Sand Concrete Material for High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施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砼材料也成为道路、大坝以及桥梁等工程的首选材料。随着砼材料高性能化的提出,砼材料耐久性已经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砼材料的耐久性是指砼材料结构对气候、化学腐蚀、物理作用或任何其它破坏过程的抵抗能力,也可以说砼材料结构在规定使用年限内,在各种环境条件作用下,不需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性、使用性和外观性。现有技术中的砼材料的耐久性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良好耐久性能的砼材料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工程用砼材料耐久性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该工程用砼材料不易腐蚀、开裂,耐久性良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00-374、粉煤灰93-150、机制砂675-715、粗骨料1012-1072、拌合水154-165、减水剂6.42-7.5。进一步地,所述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00、粉煤灰128、机制砂715、粗骨料1072、拌合水154、减水剂6.42。进一步地,所述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03、粉煤灰130、机制砂711、粗骨料1066、拌合水156、减水剂6.5。进一步地,所述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50、粉煤灰150、机制砂675、粗骨料1012、拌合水165、减水剂7.5。进一步地,所述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74、粉煤灰93、机制砂706、粗骨料1059、拌合水154、减水剂7。进一步地,所述机制砂的细度模数为2.8。进一步地,所述粗骨料的直径介于5-31.5mm。进一步地,所述粗骨料由5-10mm碎石、10-20mm碎石和16-31.5mm碎石配制而成,所述5-10mm碎石、所述10-20mm碎石和所述16-31.5mm碎石的质量比为2:5:3。进一步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采用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机制砂,该机制砂由石灰岩、花岗岩、片麻岩、玄武岩、建筑废渣、尾矿、再生骨料等加工而成,选料范围广,大部分地区可以就地取材,对于在建工程不仅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粗骨料、机制砂与粉煤灰配合使用,利用各组分粒径的不同,在砼材料胶凝材料中实现填充,减小各组分颗粒之间的空隙,从而减小砼材料总孔隙率,改善孔结构,使砼材料更加密实,显著提高了砼材料的抗渗性、抗腐蚀性和强度。同时与粉煤灰和减水剂配合使用,能够改善孔结构,增加密实度,提高了砼材料的抗渗性,且抑制裂纹的引发和扩展。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该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00-374、粉煤灰93-150、机制砂675-715、粗骨料1012-1072、拌合水154-165、减水剂6.42-7.5。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采用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机制砂,该机制砂由石灰岩、花岗岩、片麻岩、玄武岩、建筑废渣、尾矿、再生骨料等加工而成,选料范围广,大部分地区可以就地取材,对于在建工程不仅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加入粗骨料、机制砂与粉煤灰配合使用,利用各组分粒径的不同,在砼材料胶凝材料中实现填充,减小各组分颗粒之间的空隙,从而减小砼材料总孔隙率,改善孔结构,使砼材料更加密实,显著提高了砼材料的抗渗性、抗腐蚀性和强度。同时与粉煤灰和减水剂配合使用,能够改善孔结构,增加密实度,提高了砼材料的抗渗性,且抑制裂纹的引发和扩展。进一步地,所述机制砂的细度模数为2.8。进一步地,所述粗骨料的直径介于5-31.5mm。进一步地,所述粗骨料由5-10mm碎石、10-20mm碎石和16-31.5mm碎石配制而成,所述5-10mm碎石、所述10-20mm碎石和所述16-31.5mm碎石的质量比为2:5:3。进一步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聚羧酸减水剂能提高砼材料的粘聚力,使得砼材料的早期抗冻性能增强,防止砼材料坍落度损失而不引起明显缓凝,低掺量下发挥较高的塑化效果,流动性保持性好,对砼材料抗渗、抗裂效果增强显著,能降低砼材料收缩,同时加入聚羧酸减水剂能够用更多的粉煤灰代替水泥,降低施工成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通过改变不同原料的添加量提供了以下四种产品:产品一: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00、粉煤灰128、机制砂715、粗骨料1072、拌合水154、减水剂6.42。该产品水胶比为0.36,砂率为40%,适用于水沟、盖板、锚杆防护、桩身、承台、桥台、桥墩、挡土墙、锚固桩、桩板、锚梁及锚墩等施工。产品二: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03、粉煤灰130、机制砂711、粗骨料1066、拌合水156、减水剂6.5。该产品水胶比为0.36,砂率为40%,适用于二衬施工。产品三: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50、粉煤灰150、机制砂675、粗骨料1012、拌合水165、减水剂7.5。该产品水胶比为0.33,砂率为40%,适用于桩身施工。产品四: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74、粉煤灰93、机制砂706、粗骨料1059、拌合水154、减水剂7。该产品水胶比为0.33,砂率为40%,适用于墩身、桥面附属工程等施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分别对产品一、产品二、产品三以及产品四的塌落度、泌水率、含气量、电通量以及抗压强度进行了测试,测得的数据如表1所示:表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分别对产品一、产品二产品三以及产品四中的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和三氧化硫含量进行了检测,测得的数据如表2所示:表2根据表1和表2可知,四种产品均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保水性和抗冻性,且碱含量低,能够有效防止碱骨料反应,不易开裂、腐蚀,耐久性良好。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00-374、粉煤灰93-150、机制砂675-715、粗骨料1012-1072、拌合水154-165、减水剂6.42-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00、粉煤灰128、机制砂715、粗骨料1072、拌合水154、减水剂6.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03、粉煤灰130、机制砂711、粗骨料1066、拌合水156、减水剂6.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工程用机制砂砼材料的重量配比按照kg/m3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50、粉煤灰150、机制砂675、粗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张金锋谢永录原旭峰陈理郭志超王可心周涛李务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