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96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包括底座、万向轮、支架、平台、气缸、床架、床身、护栏、束缚带、魔术贴母面、魔术贴公面、扣环、固定槽、固定杆、滚轮、床头、活动侧撑、插杆、插孔、轨道槽、定位孔和定位销,底座底部四角设有万向轮,底座顶部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平台,平台顶部两侧均设有一组气缸,每组包含两只气缸,气缸与平台固定连接,气缸顶部设有床架,利用多个床身循环利用,病人术前准备和手术过程分离,使得手术室利用率大大提高,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手术床可根据手术需求调整病人合适的侧躺角度,使得手术部位充分暴露,便于医生及时准确的对手术部位操作,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A portable operating bed for otorhinolaryng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
技术介绍
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手术床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必要的工具,是安置病人让医生更方便提供手术环境最重要的工具。手术流程为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处理三个阶段,病人术前准备和手术过程都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室利用效率低,病人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医疗资源也不能充分利用。耳鼻喉科医生进行手术时病人平躺,没有合适的角度,造成手术时间延长,手术效果不佳,术后并发症增加,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包括底座、万向轮、支架、平台、气缸、床架、床身、护栏、束缚带、魔术贴母面、魔术贴公面、扣环、固定槽、固定杆、滚轮、床头、活动侧撑、插杆、插孔、轨道槽、定位孔和定位销,底座底部四角设有万向轮,底座顶部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平台,平台顶部两侧均设有一组气缸,每组包含两只气缸,气缸与平台固定连接,气缸顶部设有床架,气缸与床架活动铰接,床架侧面设有两个固定杆,固定杆与床架活动铰接,固定杆可绕活动铰接处旋转,固定杆一端设有圆柱凸起,床架顶部开有三个轨道槽,每个轨道槽中都设有一组滚轮,每组包含两只滚轮,滚轮顶部设有床身,滚轮与床身固定连接,床身顶部两侧均设有一组护栏,床身与固定杆对应的一侧开有两个固定槽,固定槽为圆弧形且固定杆上的圆柱凸起可以旋转滑入,床身固定槽的一侧依次设有三个扣环,床身顶部设有与扣环对应的三根束缚带,束缚带一端依次设有魔术贴公面和魔术贴母面,束缚带魔术贴公面的一端穿入扣环中,束缚带另一端固定在床身另一侧,床身另一侧设有两个定位销,床架与定位销对应的位置开有定位孔,床身右侧设有床头,床头一端与床身活动铰接,床头另一端设有两组插孔,每组插孔中均插有一对插杆,每队插杆顶部设有活动侧撑。进一步,所述万向轮设有锁死装置,使得手术床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固定。进一步,所述气缸有管道和阀门连接气源。进一步,所述床身、护栏、床头和活动侧撑表面均覆盖有弹性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多个床身循环利用,病人术前准备和手术过程分离,使得手术室利用率大大提高,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手术床可根据手术需求调整病人合适的侧躺角度,使得手术部位充分暴露,便于医生及时准确的对手术部位操作,减少手术时间,保证更好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附图说明图1为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的右视图。图3为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中移动床身的俯视图。图4为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中床架的俯视图。图5位图3中V部放大图。图6位图1中A部放大图。图7位图3中B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7,一种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包括底座1、万向轮2、支架3、平台4、气缸5、床架6、床身7、护栏8、束缚带9、魔术贴母面10、魔术贴公面11、扣环12、固定槽13、固定杆14、滚轮18、床头15、活动侧撑16、插杆17、插孔19、轨道槽20、定位孔21和定位销22,底座1底部四角设有万向轮2,底座1顶部设有支架3,支架3顶部设有平台4,平台4顶部两侧均设有一组气缸5,每组包含两只气缸5,气缸5与平台4固定连接,气缸5顶部设有床架6,气缸5与床架6活动铰接,床架6侧面设有两个固定杆14,固定杆14与床架6活动铰接,固定杆14可绕活动铰接处旋转,固定杆14一端设有圆柱凸起,床架6顶部开有三个轨道槽20,每个轨道槽20中都设有一组滚轮18,每组包含两只滚轮18,滚轮18顶部设有床身7,滚轮18与床身7固定连接,床身7顶部两侧均设有一组护栏8,床身7与固定杆14对应的一侧开有两个固定槽13,固定槽13为圆弧形且固定杆14上的圆柱凸起可以旋转滑入,床身7固定槽13的一侧依次设有三个扣环12,床身7顶部设有与扣环12对应的三根束缚带9,束缚带9一端依次设有魔术贴公面11和魔术贴母面10,束缚带9魔术贴公面11的一端穿入扣环12中,束缚带9另一端固定在床身7另一侧,床身7另一侧设有两个定位销22,床架6与定位销22对应的位置开有定位孔21,床身7右侧设有床头15,床头15一端与床身7活动铰接,床头15另一端设有两组插孔19,每组插孔19中均插有一对插杆17,每对插杆17顶部设有活动侧撑16。进一步,所述万向轮2设有锁死装置,使得手术床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固定。进一步,所述气缸5有管道和阀门连接气源。进一步,所述床身7、护栏8、床头15和活动侧撑16表面均覆盖有弹性橡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病人躺在床身7上,用束缚带9进行固定,调整好床头15角度,根据手术需要插入对应的活动侧撑16,待手术室准备完成后由担架车推入手术室,床身7与床架6对准后,通过滚轮18在轨道槽20内滚动,将床身7推入床架6上,床身7上的定位销22与床架6上的定位孔21对准插入到位,然后移走担架车,旋转固定杆14至固定槽13预定位置,完成床身7固定,调整两组气缸5使得床身7达到合适的高度和角度,即可进行手术。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万向轮、支架、平台、气缸、床架、床身、护栏、束缚带、魔术贴母面、魔术贴公面、扣环、固定槽、固定杆、滚轮、床头、活动侧撑、插杆、插孔、轨道槽、定位孔和定位销,底座底部四角设有万向轮,底座顶部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平台,平台顶部两侧均设有一组气缸,每组包含两只气缸,气缸与平台固定连接,气缸顶部设有床架,气缸与床架活动铰接,床架侧面设有两个固定杆,固定杆与床架活动铰接,固定杆可绕活动铰接处旋转,固定杆一端设有圆柱凸起,床架顶部开有三个轨道槽,每个轨道槽中都设有一组滚轮,每组包含两只滚轮,滚轮顶部设有床身,滚轮与床身固定连接,床身顶部两侧均设有一组护栏,床身与固定杆对应的一侧开有两个固定槽,固定槽为圆弧形且固定杆上的圆柱凸起可以旋转滑入,床身固定槽的一侧依次设有三个扣环,床身顶部设有与扣环对应的三根束缚带,束缚带一端依次设有魔术贴公面和魔术贴母面,束缚带魔术贴公面的一端穿入扣环中,束缚带另一端固定在床身另一侧,床身另一侧设有两个定位销,床架与定位销对应的位置开有定位孔,床身右侧设有床头,床头一端与床身活动铰接,床头另一端设有两组插孔,每组插孔中均插有一对插杆,每对插杆顶部设有活动侧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用方便移动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万向轮、支架、平台、气缸、床架、床身、护栏、束缚带、魔术贴母面、魔术贴公面、扣环、固定槽、固定杆、滚轮、床头、活动侧撑、插杆、插孔、轨道槽、定位孔和定位销,底座底部四角设有万向轮,底座顶部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平台,平台顶部两侧均设有一组气缸,每组包含两只气缸,气缸与平台固定连接,气缸顶部设有床架,气缸与床架活动铰接,床架侧面设有两个固定杆,固定杆与床架活动铰接,固定杆可绕活动铰接处旋转,固定杆一端设有圆柱凸起,床架顶部开有三个轨道槽,每个轨道槽中都设有一组滚轮,每组包含两只滚轮,滚轮顶部设有床身,滚轮与床身固定连接,床身顶部两侧均设有一组护栏,床身与固定杆对应的一侧开有两个固定槽,固定槽为圆弧形且固定杆上的圆柱凸起可以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李雄高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